|

楼主 |
发表于 2011-12-3 10: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jw01 于 2011-12-3 10:45 编辑
我不会再进行硬件改进了,除非有错误。
软件方面,软件方面也不打算改进了,除非有错误,才会改正的。
总体上说,我已基本上把这个硬件方案做到了极限。再改进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收益了。
最关心的是测量精度问题。这个表的精度标定为0.3%估计也没有太大问题。这几天气温变化得厉害,测试这个LCR表,精度没有失常。所以,用0.5%做为误差指标,是有不少余量的。
对于这个方案,做到1%精度很容易,再把精度提升到0.5%或0.3%却要多做不少工作。
坛友制作时,比较容易出错的,估计是那个20欧下臂的电阻。那个电阻直接用四位半的表筛选,有点力不从心。建议塔一个直流电桥,这样就可以准确测量了。基准电阻用100欧的(用四位半的表标定即可)
四位半万用表的电阻档精度,是可以达到0.1%度的,可以用它校准本表。手动档的万用表,要注意“调零”问题,即表笔短路后的归零情况。LCR表的精度,关键靠四位半万用表来标定。如果有高位表或AE电阻做为参考源,那更好。
如果精度要求不高,直接用三位半的表筛电阻即可,最后得到的精度约为1%,99%的应用中,使用1%精度是足够的。
20欧电阻,最好使用铜脚的。铁脚金属膜电阻,引脚本身有几十毫欧电阻,这会给电阻标定带来麻烦。
尽量在硬件级别使得LCR表精确,最好不要事后使用软件校准来补偿。
软件校准是保存在EEPROM中的,数据可靠性不一定很高,不小心人为更改或EEPROM数据丢失,还得重新校表,那很麻烦,所以建议一次性在电阻筛选上下功夫。今后若EEPROM数据异常,只须复位成初始数据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