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HQPOS

自制带光点频标的扫频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9 13: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用这个思路,俺觉得:提高频标频率(比如说475KHz),然后计数器的最低位(输出的是差拍频率)去触发单稳态电路复位,当差拍频率小于设定值时(比如说10KHz)单稳态电路输出。然后利用其前沿产生一个频标脉冲,这样的话,延时就很小(10KHz时只有0.1m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9 13: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所说的方法的前提是单稳态电路的延时时间要准!保证在设定的差拍频率下刚好能能翻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9 13: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需要好好思考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23: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86#的扫频电路,其中锯齿波部份我一直用搭棚焊的。最终得到的幅频曲线一直是有一点左右摆动的,一直想知道摆动的原因。今天终于发现,只要将锯齿波的频率精确地调整到50Hz,则最终的幅频曲线就是稳定的。这两天打算换用电池供电看看,希望最终能确定摆动到底是来源于电源滤波还是别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13: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用12节旧的5号电池串联给86楼的扫频部份电路进行供电(大约15伏),发现得到的幅频曲线非常稳定。证明原来的曲线晃动是由于滤波不良造成的。这样一来,对86#电路就更有信心了,只要再加强滤波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16: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扫频电路的电源电路放在这里,供参考。
①当C1为100μF、C2为3.3μF以及C3为100μF时,幅频曲线晃动;
②当C1为100μF、C2为470μF以及C3为100+330μF时曲线基本不晃动;
③最后使用的电容参数:C1为2200+100μF,C2为470μF,C3为100+330μF。效果比较满意。
扫频电路电源部份.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16: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还发现,102#得到的针状频标,当扫频锯齿波频率超过21Hz时会消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08: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QPOS 于 2010-8-24 16:45 发表
今天还发现,102#得到的针状频标,当扫频锯齿波频率超过21Hz时会消失。

感觉是否是整形电路的延时造成的?------不管针状是在前沿还是后沿产生的,如果整型后的宽度太宽,那么频标的实际位置和实际频率并不对应,如果宽度太宽那么误差就大,假如这时候的扫速又快,那么由于这个延时频标是否会跑到外面去了?还有种可能是,扫速快了以后,滤波器输出的幅度小了,也许这时候整形不出方波了(幅度低于整形电路的门槛)。具体是怎样,还是楼主自己查查,俺只是猜想,嘻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08: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种情况会是这样:随着扫描速度的提高,可以看见频标逐渐偏离,最后消失。
第二种情况会是这样:随着扫描频率的提高,频标位置不动,而频标是在高于某个频率后突然消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09: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9# qzlbwang 的帖子

觉得你分析的都有道理,坛友小鲔鱼在27#贴上来的文章里也说到频标会发生滞后的现象。回头我再仔细“研究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0: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关于扫频速度,本来也没打算用很高,打算就用18Hz好了,发现较高的扫频速度确实稳定好看,但也可以使幅频曲线变形(向右测倾斜)。这方面,《业余无线电测量仪》中第352页有描述:
    ……
    如前所述,扫频仪的扫速不能过快,否则会产生测量误差。要使扫频仪的测量结果与静态测量的结果尽可能一致,应该尽量见地扫描速度。但是,为了不使显示的曲线产生过大的闪耀,扫速也不能太慢。一般选为15Hz以上。
    一般扫频仪为了简化电路,直接利用50Hz市电信号作为扫频信号。当测试要求较高时,这个频率还嫌太高。特别是在测量窄带通电路时,最好选用15Hz~35Hz的低频率线性锯齿波作为调制信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09: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观察了465KHz下的菱形频标,发现它占的位置真的很宽,检测点不好确定。决定暂时放弃处理菱形频标,专心地去完善35KHz左右的差频点,只要将①号电路的第二个三极管做成纯混频电路,按理说也可以得到移动的频标。
465KHz的菱形频标.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0: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qzlbwang 于 2010-8-25 08:50 发表
第一种情况会是这样:随着扫描速度的提高,可以看见频标逐渐偏离,最后消失。
第二种情况会是这样:随着扫描频率的提高,频标位置不动,而频标是在高于某个频率后突然消失。

我仔细看了,是第一种情况。随着扫频速度的增加,频标逐渐右移,最后消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7 11: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4# HQPOS 的帖子

那就调整整形电路的翻转电平,使脉冲宽度足够窄,但不丢脉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1: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qzlbwang 于 2010-8-27 11:44 发表
那就调整整形电路的翻转电平,使脉冲宽度足够窄,但不丢脉冲。

好!这个回头再试试看。
    今天还探测了选频放大并检波之后的波形,好像选出了两个波峰,我注意到起作用的是第一个波峰,右边那个是怎么产生的呢?如何消除呢?还有,感觉左边那个波峰也不是很理想似的。
    补充说明一下,这个是选频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

[ 本帖最后由 HQPOS 于 2010-8-27 21:28 编辑 ]
选频输出、检波后的波形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7 15: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