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whmks

讨论一下直热管交流点灯声音鲜活产生的原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1-7 12: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1秒 发表于 2024-1-6 23:09
非常有价值的测试实验!

你原来说的最贴近实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7 12: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超人胆 发表于 2024-1-7 06:31
小功率的胆机听感还可以与小功率的晶体管机相比美相抗衡,大功率的胆机与大功率的晶体管的听感根本比不了特 ...

这个说得对,我感觉也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7 12: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shiuyipyuen 发表于 2024-1-7 08:22
本人基本支持电子管区两位版主的论点.

但却为楼主提供完全不同的成因出发点,去修正楼主企图证实己经测量 ...

谢版主参与讨论,现在基本有以下几种看法。
一是不存在“鲜活”感,只有工频噪声引起的波动,经粗略测试,波动是存在的。
二是有“鲜活”感,并有质的区别,但也没有可信依据,仅靠听就很难使人信服。
三是半信半凝的就想了解产生“鲜活”感的根源是什么,是灯丝电压、电流波动还是阴极动态平衡造成,当然还有你提到的“颤动”一说。
      昨天发是图片还不直观,今天录了像就更明显地看到波动,当信号频率50Hz时看不出波动,高于的就出现波动(可惜发不了视频文件)。
另外,我没有任何企图,只想了解产生“鲜活”感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7 12: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erain 发表于 2024-1-7 11:41
对未知充满好奇,对意外感到惊喜,这是人类的普遍心理;听音乐时也不例外。一旦在熟悉的音乐中,发现往 ...

如以波动“托举”之说,那么波动“托举”要在音频范围内才能听到,不在这范围内就不会产生听感上的区别。如以这说法成立,高频点灯就不会听到“鲜活”感。如果用阴极电位交变一说,到有可能高频点灯有效,但要有相对可信的依据。
      波动“托举”是基波小于被“托举”波才有效,如工频点灯在信号50Hz时就看不出波动,大于的就有波动感。高频点灯的频率至少100K,远远高于音频信号。你可以做一个测试看看是不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7 12: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调试4P1S推挽机,交流点灯有轻微的交流声,输入交流信号,能看到50周的交流干扰信号调制于输出信号上,输出信号产生了幅度的轻微变化,其实就如同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载波信号一样,只不过被调制幅度比较小而已,输出信号发生轻微抖动,主要表现在中高频段,入耳后给听者感觉就是鲜活灵动 ,准备做个40K的交流灯丝电源试试感觉,比较一下,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7 13:27: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jzz123 发表于 2024-1-7 12:54
正在调试4P1S推挽机,交流点灯有轻微的交流声,输入交流信号,能看到50周的交流干扰信号调制于输出信号上, ...

就算不做测试推测应该都知道是这种现象,还有就是多匝数、大感量的西电牛的铃振,黑胶唱片超轻量MC唱头的过摆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7 13:33: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AVID1668 发表于 2024-1-7 13:27
就算不做测试推测应该都知道是这种现象,还有就是多匝数、大感量的西电牛的铃振,黑胶唱片超轻量MC唱头的 ...

高保真的激光唱针黑胶唱机技术很早就有了,但一直不受发烧友的欢迎,只是作为音乐资料库保存珍贵唱片资料用,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MC唱针过摆时的极轻微颤动导致的“载波”形态,而形成的“鲜活”听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7 13:34: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hmks 发表于 2024-1-7 12:39
如以波动“托举”之说,那么波动“托举”要在音频范围内才能听到,不在这范围内就不会产生听感上的区别 ...

对,高频交流点灯只是对于灯丝有力,相比较直流点灯而言。高频交流其实含有丰富高频的谐波,靠几个开关管根本就做不到市电交流的纯净。高频交流很有可能还含有听域内的谐波成份,只是普通仪器监测不到而已。
交流点灯产生所谓的鲜活感,其实也就是产生一种失真,而有人觉得这种失真陶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7 13: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whmks 发表于 2024-1-7 12:39
如以波动“托举”之说,那么波动“托举”要在音频范围内才能听到,不在这范围内就不会产生听感上的区别 ...

只针对楼主本人做个试探性回复。

之前我在某轩群发的第一个电路是2A3单端,大家都觉得声音很不错,很多人照图做了胆机。那个电路的长处其实只是基于一点,就是交流灯丝声音的“鲜活”,但“鲜活”这个词我也是第一次使用,因为实际上并非是鲜活。

早十几年前,我在玩MONO唱头的时候,从AN定的套牛,焊的这台2A3,用来推动12寸风根励磁,发现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就是稍微离远聆听的话声像飘忽不定,声像不在音箱的正对面,而是围绕在音箱周围,感觉声音从音箱里流淌出来了,声音不够凝聚。当时觉得是唱机唱头的问题,费了很大周章,最后无意间换了一台AN的成品机MEISHU,用一个声道来推,发现声音就凝聚了,但也就没那么灵动,声音完全回到音箱里,甚至喇叭里,较为死板。MEISHU用的直流灯丝300B。

当时为了解开这个迷题,买了不少仪器设备。最终验证测试其实很简单,功放接电阻负载,大容量高精度的数字示波器(比如512M存储深度),一个通道接原信号(方波),另一个通道接灯丝端电压,再一个通道接电阻负载,机器稳定工作后录制一周期完整波形,用示波器附带的计算功能,或者用专业的电脑软件进行计算,能得出非常相近的结论。说相近是因为单端胆机输出的信号,本身相位随频率偏移比较大,如果测量屏极电压较为准确。

所以我个人的结论,是交流灯丝的交流电供电,改变了音频信号的相位,使整体音频信号的一部分(取决于音频信号的幅度与灯丝电压幅度的比值),以每秒钟50圈的角速度,让声音相位围绕音箱往复旋转,把音频信号从标量信号变为矢量信号,信号本身从二维特征变为三维特征,这种旋转有点类似80年代流行的“伪立体声”,那时候立体声音源有限,就有用RC、LC把一个通路分解为LR两通路相差90度,听起来声音就明显比单声道好听,声音有很强的空间感,但是因为LR声音自相关性过强,声音是比较空洞的,缺乏张力和动态。

但把这个单端做成两个立体声声道,声音本身恢复了相对稳定的音场和动态,但是听起来感觉音箱消失了,声音来自四面八方的墙面反射声,其实是弥漫而不是鲜活。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我定制了一台变频正弦波电源,可以改变不同的供电频率,从20HZ-20KHZ测试不同频率下实际听音效果。

基于这个理论,与贵族之声经过探讨,推出了这一批2.5V的300B,截至目前反响正面,声音的弥漫感令人着迷,因为功率大的原因,不会像2A3那么空。

以上只是个人不成熟的看法,希望有更多朋友进行测试和探讨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7 13:46: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丢丢 发表于 2024-1-7 13:37
只针对楼主本人做个试探性回复。

之前我在某轩群发的第一个电路是2A3单端,大家都觉得声音很不错,很 ...

听起来声音就明显比单声道好听,声音有很强的空间感,但是因为LR声音自相关性过强,声音是比较空洞的,缺乏张力和动态。
——这个跟很多老烧对此的听感总结刚好相反,交流点灯声底密度高,声音厚些,主要是高频的细节丰富,即所谓的“鲜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7 14: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有鲜活感的都是直热管,和直热灯丝的结构有关,把旁热管的灯丝和阴极短路,看看还有鲜活感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7 14:08: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旁热管一样可以有鲜活感,这些都是调音技术,常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吊灯丝的直热整流管,在供电系统引入“载波”效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7 14: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DAVID1668 发表于 2024-1-7 13:46
听起来声音就明显比单声道好听,声音有很强的空间感,但是因为LR声音自相关性过强,声音是比较空洞的,缺 ...

你没看懂这句话,结合上文,这句话是描述RC、LC相移制造的“伪立体声”,而不是说的交流灯丝供电的胆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7 14:11: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AVID1668 发表于 2024-1-7 14:08
旁热管一样可以有鲜活感,这些都是调音技术,常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吊灯丝的直热整流管,在供电系统引入 ...

而使用单个300B的半波整流供电电路,据日本发烧友的经验体会,密度和鲜活度犹其突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7 14: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交流灯丝供电下,所谓的载波效应,是矢量调制中,在确定矢量角度下,模在二维信号波形上的投影,是不断变化的矢量信号中的某一个静态截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17 17: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