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6-3 18: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直接回答你的问题之前,且听我在酝酿这个线路之前的选管过程。
设计一个功放线路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建立末级管子的最佳状态,设计最佳工作点,建立外部条件,充分发挥出管子的潜力。其他的周边如推动级、电源形式,都要服务于这个核心。
就6N7P单端来讲,屏压250V没问题,难就难在栅极电流的提供上。根据设计的工作点,半拉管子最大需要25MA的瞬时电流,并管则需要50MA左右。传统方式是牛推动,这个牛应该是降压牛,要做好,成本不低,且存在固定的线包直流电阻,在出现栅流时会产生一定的压降,失真指标不易保证。所以从一开始就被否决了。
那么选什么样的推动电子管呢?我也首先想到了6N6,此外还有别的管子,,,就说6N6吧,半边的最大阴极电流45MA,勉强能对付,老化一段时间可能会捉襟见肘。再说电压管,6N7P需要起码正负20V的推动电压,以输入0.5V获得满功率计算,需要40倍的放大量,加上推动级的损耗,这个放大倍数放到50倍吧,选用高U三极管刚刚好,但已经没有给负反馈留下什么余地了。到此已基本上回答了你的问题,你的那套管子组合,从技术指标上看似有束手束脚的感觉。对吧。再从外观的搭配上看,这是玩管人的习惯,做机出来好看与否很重要。如果用1个6N2,1个6N6推两个6N7P,做出来前面一高一矮推两个胖墩墩,不好看吧?1个6N2,2个6N6推两个6N7P,这样到是比较好看,可以对称排列,推动指标也能达到。但灵敏度还是差一截。为了提高灵敏度,6N2换做两个五级管吧?1个6N6,推两个胖墩墩。这样也可以对称布局。总算能说得过去。但是,玩胆人还有一个坏毛病,就是成本上的核算。两年前的行情,一个6N7P4元,一个6N6是8元,一个6N2是5元。用这么“豪华”的阵容去推一个无人问津的冷门管子,我是有点于心不忍。所以我才选定了当时3元一个的6F1,施以雕虫小技,及解决了增益问题,又搞定了电流问题。两小推两大,3元推4元,符合多数人的审美和心理承受。还有就是,这种结构如果将来移殖到推挽电路,还是4小推4大,很美不是?如果用您建议的组合,6小推4大?牌面有点乱。
至于你说的多一组电源的问题,我不是说了么,这个电源可以省去,直接用一组高压就行了。我的电牛既然绕了这个绕组,才用上的,可以降低整机功耗。
下面回答你第三个问题。其实我在首贴就已经说明了,由于6N7P的栅极要正负电压驱动,如果阴极接地,那么栅负压咋提供?是不是需要一组负电源?为了简化掉这组电源,才需要把阴极垫高,串电阻并电容。同时栅极增加下拉电阻,这样才能保证栅极在围绕静态的栅极电位(17+4=21V)上下摆动获得正负20V的驱动电压。再回头看看你贴出来的电路,阴极是直接入地,这样很好,省电。但栅极咋办?怎样取得负压?你不得准备一组负电源么?没有负电源仅靠前面一个三极管的阴极,你急死他他也出不来负压啊?再说了,设计这个电路之前,我也少不了网上找找类似的资料,这是必修的功课。这类电路也见了几种,总是或多或少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尤其是你这个电路,一眼就看出来末级管子半边不工作,怎么能出来满功率呢?难怪原作者当年也纳闷于最大不失真功率没有达到理想。
不知我说清楚了没有,欢迎继续讨论。 |
评分
-
3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