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6-2 11: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upeter 于 2022-6-2 11:40 编辑
我一向不善于对听感这种主观感受进行文字性描述,更倾向于从技术角度对影响管子发声走向的参数进行描述。这里尊老哥之令,简略说明一点个人看法。
首先从规模上,6N7P内部并管后,总屏耗是12W,这正好跟6P1相当,跟6P3P的20W相比还是差一些距离。所以还是拿来跟6P1相比比较恰如其分,在音量上两者相当,6N7P略强。
其次是从最影响听感的失真度来比,6P1单端末级失真度最大达到7%,而6N7P单端末级的失真度很低,粗略估计低于1-2%,两者即使都加上负反馈进一步压低失真,后者的最终结果也远远优于前者。所以6N7P的声音更加耐听,往醇厚的方向上更近了一步,更加接近一些左派直热三极管的声音表现。
再次是从内阻上相比,6P1的内阻42K,即使考虑加上负反馈降到20K,阻尼系数也低于0.25。再看6N7P,单管内阻10K左右,并管是5K,加上负反馈以后内阻降为低于2.5K,阻尼系数达到2以上。单就这方面看,6N7P并联单端对喇叭的控制力要高出许多,对音箱的适应性更好。实际的听感感觉低音更加浑厚和有力。
顺便说一下,我这对儿小牛用的是山东潍坊66小牛,原设计是用于6P1、6P14的,用到这里属于代用,漏感可能会有点大。如果有动手能力自己饶牛,建议绕制三极管专用牛,起码76往上,声效会更有提高。
当然,6P1作为纯左派管子,装制简单,线路成熟,非常适合新手入门。6N7P单端则线路稍显复杂,对技术稍微有点要求。但多一份投入则有多一份收获,能给胆机爱好者提供多一份玩法,也是在下发帖的原意。如果这个线路玩出经验,那下一步,6N7的哥哥、姐姐们(811、805、211、、、、)是不是也能照方抓药??这些留给玩家们无限畅想吧。 |
评分
-
4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