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9-12 11: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upeter 于 2018-9-12 11:24 编辑
下面就开始进入前级选管的话题了。
刚才说了,末级6P13P单端在这种设计下,需要一个起码9V的驱动电压(严格说是负半周9V,正半周5V),那前面选择什么样的管子来驱动呢?从需要的放大量来考虑吧。
一般现在的音源(CD,解码,电脑,手机)输出按照1V来算吧,经过电位器,我们的旋钮往往不会拧到最大位置,所以第一级管子的输入信号就低得多了,假入是0.4V。那我们需要前面一个推动级的放大倍数就是22倍。考虑到末级是多极管,内阻比较高,需要利用负反馈来改善阻尼,同时负反馈还对失真情况进行校正,那给负反馈再留些余地,那么我们起码需要30-40倍的放大量的推动级。
这个放大量级别的管子有好多可以备选,但是中U以下的三极管应该排除在外,高U的三极管6N2,6N9P,6G2,6G2P可以考虑,但是这些管子的线性,跟我们的需要相比,太好了,不合适。
我们现在不需要一个线性极好的三极管,我们需要一个线性不好的管子。
五级管基本上都可以,个别线性好的除外。考虑到跟6P13P外形比较匹配的,带底座的管子,非大八脚的五级管莫属。
贵的不行,6J8P一个能买6P13P两个,线性也相对优秀,不用。
以前用过6J4P推FU50三极接法单端,典型的跨导高,线性差的管子,还便宜。这次不需要那么高的输出电压,换个口味。
6K3P也行,线性差不多合适,价格相当。大家仿制时可以选择。
6A7P咋样?线性也是比较合适(猜的),价格比6P13P还要便宜,OK,就他了。
真的,2元管推3元管,,,你别打我,我真的听着呢。
补充内容 (2018-9-12 21:47):
更正:本帖引用数据有误:需要一个起码9V的驱动电压(严格说是负半周9V,正半周7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