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精度的问题,是这样的,严格说这个叫做不确定度,由 A 类不确定度【仪表自身的不稳定因素】和 B 类不确定度【仪表和公认基准的偏差】构成。在仪表给出的指标中,A 类不确定度就是 of range%(of count)部分,B 类不确定度就是 of reading% 部分。
of range%(of count)部分是和积分周期设置(NPLC)有关的,因为速度越快(NPLC 越小)噪声越大,所以仪表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越大,这是不可消除的不确定度(A 类不确定度)
of reading% 部分是仪表测量结果和公称基准的偏差,仪表商假定以无误差的公称基准校准该仪器(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由于 A 类不确定度存在导致校准后的仪器和公称基准是有偏差的(24h 指标);校准后随着仪器的使用,仪器内部器件逐渐老化,和最初的校准状态相比也产生和时间相关的偏差,因此仪器商还给出 30d、90d、180d、1y 甚至 2y 指标(不一定都给出),意即仪器从出厂校准后就不再被合格的计量体系周期校准的情况下,依时间可能产生的最大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