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苏南小衢

隔壁兔公子的法国EL84推挽求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4 20: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南小衢 于 2024-3-14 20:07 编辑
茹祥臣 发表于 2024-3-14 09:34
不好意思,我太心急,说错话了。主要还是想看看大家是如何分析的。


   茹师你这个6P14推挽绕过吗?绕过的话感受如何?我觉得橘子是酸是甜只有自己尝了才知道,况且自己说甜别人觉得酸也是正常的。所以我明天准备先改良一下兔公子的试试,打算初级2600匝,次级88匝,仍旧7K。还有如果你对这个书本上6p14的感觉好,那我接下来也准备绕一个,来比较一下再定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4 21: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茹祥臣 于 2024-3-14 21:55 编辑
苏南小衢 发表于 2024-3-14 20:06
茹师你这个6P14推挽绕过吗?绕过的话感受如何?我觉得橘子是酸是甜只有自己尝了才知道,况且自己说 ...


书本上面这个只是6P14的通用阻抗,上面只是对这个推挽牛的计算方法,在这里应该是不适合兔公子电路的。

我的建议是还按照阻抗7K来制作,我个人对原厂牛的理解是采用正方形截面积的EI84(国内型号EI86),一方面是磁力线更合理(这是我猜的,不一定准),另一方面是合理使用大截面积的铁芯,一定是想避开不合理的线性区域。就是在较小的匝数下,尽量获得设计可以达到的电感量。在一方面,初级使用裸线0.12的漆包线,单层可以绕250匝,这样1000匝也才4层(不垫绝缘材料0.6mm,也就是说,初级与次级,初级与初级,稍微垫点绝缘材料,分布电容可以比较有利的控制),肯定对耦合是有利的(结构上,漏感更小,次级3层,初级对次级的分布电容也小)。再加上精心设计的初级并联方式,这样两臂直流电阻更加平衡。(我使用裸线0.15,最后两臂的直流差异也只有几欧)。再就是寻找磁感应强度比较大的优质铁芯,EI铁芯如果太难寻找,不妨试一下ED铁芯。

以上是我对这款输出牛的猜想,未必对,因为我现在理论知识比较匮乏,没有找到合理的理论支持。

关于垫纸,我的看法是初级与次级之间的垫纸不要低于0.1mm,我发的那个波形,垫的是0.15。个人经验是垫0.1的纸容易产生振铃,垫纸厚一点,分布电容小一些,漏感此时结构占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如果类似MM2绕法,最内层与最外层对次级的垫纸要小于中间两层对那两个次级的垫纸厚度,这个说法是高人传授的,应该不会错。并联线圈的匝数一定不能错,最好有CNC绕线机,圈数精确到0.1匝)

如果你想等一段时间,我已经购买了ED86*40铁芯(可以使用EI86*40的骨架),准备按原厂数据绕一下试试看。因为实在找不到ED86*30铁芯,近日还购买了两套CD16*32*40铁芯,这个可能会过一段时间测试。我这几天也在看CD和ED牛的相关书籍,能理解多少算多少吧。
IMG_20240314_211810.jpg
垫纸厚度参考.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4 22:30: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老师们讨论音频牛,蒙蒙然不敢置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4 22:33: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做普通牛易,做好牛难,做顶尖牛难上加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4 22:38: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仅凭几个简易公式,“设计计算”音频牛是天方夜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5 07:24: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超人胆 发表于 2024-3-14 09:53
就说一点,81楼输出牛的绕制示意图次级串连,不就是造成现在的方波吗?R2,100K是干嘛的,……。

R2 100K好像在资料里见过。忘了哪个资料。好像与负反馈有关。你查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5 07: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南小衢 于 2024-3-15 08:05 编辑
老胆LAODAN 发表于 2024-3-14 22:38
仅凭几个简易公式,“设计计算”音频牛是天方夜谭!


    DIY嘛,本意就是学习,模仿,玩,是一种自娱自乐的形式,岂能与专业杀手相提并论?所以我觉得不应该有长吁短叹的地方,想必“有名气的”在麦景图等国际水平面前未必不存在差距,而麦景图等也未必是理论和实物的最完美组合,否则技术应该是可以到达终点了。反观人间群生芸芸,有文盲亦有爱迪生等,是个客观存在。当然出类拔萃者也是比比皆是,就象老师您,就是我非常崇拜的高人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5 08: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5 08: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zhke 发表于 2024-3-15 07:24
R2 100K好像在资料里见过。忘了哪个资料。好像与负反馈有关。你查查。

R2是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4=560K是反馈电阻,这一级12AX7的电压增益就是5.6倍。相当于一个前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5 08:35: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胆LAODAN 于 2024-3-15 09:29 编辑
苏南小衢 发表于 2024-3-15 07:59
DIY嘛,本意就是学习,模仿,玩,是一种自娱自乐的形式,岂能与专业杀手相提并论?所以我觉得不应 ...


岂敢岂敢!见笑见笑!我也是业余,是一把烙铁,一块万用表的业余爱好者,且常出错,有时甚至是基础原理性的大错,仅是爱好,喜欢玩!业余嘛,本来就是玩,专业的高端对我们业余来说永远是个谜,我以为别太较真,太较真了很累,不值得!谨此建议,不喜勿听,弃之如敝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5 09: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并好后两臂电阻相差不大,但是单臂的并联两组电阻差异是不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5 11: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刀尖踢踏舞 发表于 2024-3-15 09:18
虽然并好后两臂电阻相差不大,但是单臂的并联两组电阻差异是不小的。

   是的,就象二只大小各异电阻并联后的值,将双臂阻值不平衡的矛盾转移到了单臂內。反正自己玩,试试听听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5 11: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茹祥臣 发表于 2024-3-13 10:53
这是别人制作的完整版电路图和原作者的测试图,我对这种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看不出来具体是在什么频率下测试 ...

看电路好象是AB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6 10: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严格来说这个电路是B类,A类仅占整机功率1/10都不到。由于B类的传输效率高,所以变压器用得比较小,但小后会影响低频,所以第一级用了低通电路。
       现在推挽机大都不分类,把A类的牛用于B类,把B类的牛用于A类,怎么会有好结果。
       瞎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6 11: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南小衢 于 2024-3-16 12:15 编辑
茹祥臣 发表于 2024-3-14 21:14
书本上面这个只是6P14的通用阻抗,上面只是对这个推挽牛的计算方法,在这里应该是不适合兔公子电路的。 ...


  学无止境,小白就是麻烦多!
   昨天化一天时间重新绕了一只兔公子结构的牛,用66×38铁芯,初级0.15mm2600匝,次级0.5mm88匝,超线性260抽头,初次仍用0.05电缆纸一层,目的是想改善低频段效果。今天上机试听,问题来了:开机5-6左右分钟正常,接下来便出现自激声,又象交流声,而且是左右声道都有,大为不解,8Ω端换线仍如此!P1P2对调还是这样,怪哉,换回前几天绕的同款(即初级2000匝的)一切正常,两牛交换上机三次,都是这个情况。茹师帮我分析分析究竟什么情况? 我实在不会了,谢谢!
  说明一下,左右声道次级不相联,都是悬空各归各的。
fae57197d2002a5397ed82e5e65469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1 02: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