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3-14 21: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茹祥臣 于 2024-3-14 21:55 编辑
书本上面这个只是6P14的通用阻抗,上面只是对这个推挽牛的计算方法,在这里应该是不适合兔公子电路的。
我的建议是还按照阻抗7K来制作,我个人对原厂牛的理解是采用正方形截面积的EI84(国内型号EI86),一方面是磁力线更合理(这是我猜的,不一定准),另一方面是合理使用大截面积的铁芯,一定是想避开不合理的线性区域。就是在较小的匝数下,尽量获得设计可以达到的电感量。在一方面,初级使用裸线0.12的漆包线,单层可以绕250匝,这样1000匝也才4层(不垫绝缘材料0.6mm,也就是说,初级与次级,初级与初级,稍微垫点绝缘材料,分布电容可以比较有利的控制),肯定对耦合是有利的(结构上,漏感更小,次级3层,初级对次级的分布电容也小)。再加上精心设计的初级并联方式,这样两臂直流电阻更加平衡。(我使用裸线0.15,最后两臂的直流差异也只有几欧)。再就是寻找磁感应强度比较大的优质铁芯,EI铁芯如果太难寻找,不妨试一下ED铁芯。
以上是我对这款输出牛的猜想,未必对,因为我现在理论知识比较匮乏,没有找到合理的理论支持。
关于垫纸,我的看法是初级与次级之间的垫纸不要低于0.1mm,我发的那个波形,垫的是0.15。个人经验是垫0.1的纸容易产生振铃,垫纸厚一点,分布电容小一些,漏感此时结构占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如果类似MM2绕法,最内层与最外层对次级的垫纸要小于中间两层对那两个次级的垫纸厚度,这个说法是高人传授的,应该不会错。并联线圈的匝数一定不能错,最好有CNC绕线机,圈数精确到0.1匝)
如果你想等一段时间,我已经购买了ED86*40铁芯(可以使用EI86*40的骨架),准备按原厂数据绕一下试试看。因为实在找不到ED86*30铁芯,近日还购买了两套CD16*32*40铁芯,这个可能会过一段时间测试。我这几天也在看CD和ED牛的相关书籍,能理解多少算多少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