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苏南小衢

关于输出牛初次级间垫纸的体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17 09: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超人胆 发表于 2024-2-17 09:08
电感量要大,一是铁芯大二是匝数多,这超20H,铁芯己知就是匝数多,不过要看表是多少HZ去测的,频率不 ...

苏兄的电感电容表,应该是120Hz,有示波器,测一下就知道了。

根据初级420欧的电阻值,EI66*33铁心,我推过初级匝数应该在3780匝左右。
乐潘EI66-33参数.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7 09: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茹祥臣 于 2024-2-17 09:36 编辑
苏南小衢 发表于 2024-2-17 09:26
刚才看了表的说明书,没有注明测试频率的。仅说“此表不能用于测量电感的品质因素,同一电感量存在不同的 ...


论坛有人评论过超人兄的“王”字输出牛绕法,大意是让他单测一臂与次级的漏感。而不是双臂对次级漏感。这个超人兄最有发言权。

测量电感,还可以使用传统的方法。

还有“大孔景元”对输出牛电感量测量的方法,我认为是可行的。
电感量测量.gif
直流测量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7 09: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zfjct 于 2024-2-17 09:39 编辑

输出牛3+2或4+3绕法都是减小漏感,但会增加分布电容。漏感的缺点是降低高音频输出,分布电容的缺点是旁路高音频(相当于在初级并联了1/2容量的分布电容),相对而言漏感的衰减高音频作用大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7 09: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7 09: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zzfjct 发表于 2024-2-17 09:32
输出牛3+2或4+3绕法都是减小漏感,但会增加分布电容。漏感的缺点是降低高音频输出,分布电容的缺点是旁路高 ...

漏感的缺点是降低高音频输出,分布电容的缺点是旁路高音频(相当于在初级并联了1/2容量的分布电容),相对而言漏感的衰减高音频作用大得多。


“分布电容的缺点是旁路高音频”,请教一下,这个旁路高音频,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7 10: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7 10:31: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汉江水 于 2024-2-17 10:33 编辑

漏感和分布电容都会使高频衰减,有的以漏感为主,有的以分布电容为主,具体情况与变压器初级阻抗有关,而不是与电源电压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7 10: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7 10: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欢迎用实做后结果发帖,经大家讨论后就能基本形成共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7 11: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17 11: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超人胆 发表于 2024-2-17 10:10
分层越多漏感越小,但分布电容越大,漏感越大降低高频输出,分布电容大也是降低高频输出的,你分析的有 ...

   说得有道理,难怪我8.27nF(漏感1.9mH)的分布电容与3.02nF(漏感2.5mH)分布分电容的两只牛,在听感上觉得无差异。这是否说明了对于小机,我指6P14, 15 ,6P1, EL84, 4P1S, PCL86等之类机, 较低B+的胆机来说,虽然分布电容与漏感是判断高品质牛的两项重要指标,是保证高频频响前提,但在实际听感中,只要此二个数值不是在极大的情况下,并不影响实际听感,也就是说有影响,但不是很严重,所以不必刻意追求指标,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宽慰和舒坦。当然能够尽力做得越小越好,并且首选控制漏感优于控制分布电容。
  问你王字架的事,源于我一般绕次级只重视线径,对于紧密度,是否刚好绕满二层并不注重,这次8.27nF牛的次级我是有意注意这二个方面,基本尽力做到了,且不论分布电容,就漏感来说,做到了前所未有的1.9mH,所以我想,当使用王字骨架时,人为地在骨架中间留出了一道缝隙,与紧密度背道而驰,这是否为增加漏感值呢?
  说得不对之处,望老师们轻拍,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7 11: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茹祥臣 于 2024-2-17 11:35 编辑
whmks 发表于 2024-2-17 10:50
相当欢迎用实做后结果发帖,经大家讨论后就能基本形成共识。


这是最近绕的一对10K:8推挽牛,铁芯是EI66*33,是按照图上的绕法绕的,前两张图片是严格按照图上接法绕的。后面两张图片,由于是先绕,绕好以后发现第三层初级需要反绕,没办法只好把按下面进,上面出。按理来说,两臂直流电阻不应该相等的,实际上阻值完全一样。第二个牛严格按照图上绕法和接线,测试图片的前两张就是这样的波形,两臂电阻有正常的差异,看两臂的波形变化不匀称。


不知道是绕的问题,还是接法问题,容易解释这种现象不容易。或者这种失真,叫什么失真,交越失真?

测试方法就是普通的裸测,初级每壁串5.1K电阻,次级接8欧电阻。
mmexport1702526133876.png
IMG_20240217_110738.jpg
IMG_20240217_111437.jpg
IMG_20240217_110513.jpg
IMG_20240217_11055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7 11: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7 12: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7 12: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茹祥臣 发表于 2024-2-17 11:31
这是最近绕的一对10K:8推挽牛,铁芯是EI66*33,是按照图上的绕法绕的,前两张图片是严格按照图上接法绕 ...

有没有电桥或电感表,如有就能很方便地知道接法是否正确。按图看好象次级有一组反接,是不是尾起始反绕?还是画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2 14: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