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3-14 22: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天爱玛丽 于 2024-3-14 22:43 编辑
聊一聊上面网友a0815在做的事情,共用同一组电源的前后级功放板,这个我之前做过几次类似的,因为效果不好,后来放弃了。接着这个机会,再分析下布线的注意点,后级不分析了,前面讲过很多,主要分析前级的地线处理。下面给出大概的原理图:
由于前后级是独立的闭环系统,所以存在各自的最佳参考点,图中一目了然,已用绿色粗线标记了出来。图的下面是常规的共电电源,其中电源地线已经连接在一起。棘手的问题是前后级的信号地怎么连接。我用虚线给出了三种方案,或许有更多的连接方案,大家可以参与讨论。
最常见的是第一种方案Line1,观察了有好些板子是这样处理的。首先要说一点,分析前级需要纳入负载一起考虑,后级的输入也属于前级负载的一部分。
所以前级电源的地线(黄色线条)也会成为前级负载回路的一部分,一般前级都是只放大一两倍的,Line1导致前级电源地线的干扰串入后级输入。表现是会听到“沙沙”或“丝丝”声。这个会被很多人误认为是白噪声,其实这是前级地线上存在的干扰。由于前级电源多采用稳压电源,电源调整管工作时产生的电流声就是类似的“沙沙”声。我有一次打板就犯了这个错误,后来跟通过分别供电进行比较时才发现的,很容易被当成白噪声。
第二种方案Line2,多见于“八爪鱼”接地方式,这种方式避免了Line1存在的“沙沙”声,但是会引入了后级的交流声,也就是前级输出与后级输入构成的信号环路经过了后级滤波地,容易被干扰到。这种方式我也做过实际板子,背景不如纯后级干净。
第三种方案Line3,是理想的连接方式吗?前后级保证了各自反馈回路不受干扰,前级输出与后级输入构成的信号环路也没有经过干扰地线。似乎很完美。不过这种方式在实际布线中有时难以做到,元件布局和封装大小都有制约。
下面再看看前后级分开单独供电的原理图,同样使用Line3方案,布局会容易处理很多。由于是独立源,前级输入到后级输入的所有弱信号回路都可以避开电源干扰。
这些目前都是纸上谈兵,以后做一个实验板验证一下,看看比较三种连接方式的表现如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