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3-3-11 09: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天爱玛丽 于 2023-3-11 09:36 编辑
感谢您参与讨论,您这个改法算是神来之笔,解决了我说的其中一个问题,
怎么说呢?这个板子还是放弃吧,看问题不能只关注走线是否简洁,简洁也不代表没毛病,这句话没毛病吧.
我前面那楼总结的时候,斟酌过用词,说过有没有那对小电解是两种电路.
一个功放电路,电源的处理直接决定了品质的好坏,芯片前后级供电在内部连接在了一起.所以电源的退藕尤其关键.数据手册着重的大篇幅讲解这个问题.您看看两条电源线的等效电阻有多大,目测得有10m欧吧,其在芯片内部对前级的耦合有多严重?可想而知音质会恶化到什么程度.这大概前级电路使用了不少恒流源的缘故.
我也是借鉴了很多优秀的布局,决定采用了将那对小电解和小薄膜放在在芯片左侧的做法.它将电源退耦路径降到最短,计算路径长度是算从退耦点起电源线加地线的总长度,对比下这两种方式,这个走线简洁的线路的电源退藕路径要长出好几倍来,您这里用词"上百公里",您是爽了,作为楼主都要吐血,讨论问题不是侃大山,列出详尽的分析来,矿坛可是高手云集之地,有没有道理都会分辨.
您说的千手观音,是一点接地.啥时候成为缺点了.而这个简洁线路,地线存在6,7个口字回路,能保证各回路的路径吗?低频信号不走直线,期间有多少大小电流的交叠都无从分析.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