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grandchen99

双调谐中周的利与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7 18: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双调谐的主要贡献是改善谐振曲线的矩形系数,在满足频响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证较好的选择性。

单调谐回路不管Q值大小,谐振曲线的矩形系数较差,选择性和频响始终是矛盾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7 18: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乙猪坛友说得好,双回路的LC,调试真的不象单回路的那么简单。没有扫频仪,想把双回路LC调整到位,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7 1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HQP 发表于 2017-11-27 18:39
军机用“集总”虑波器为哪般?怎么多的中周串在一起好像跟Q值无关,通频带小了声音生硬灵敏度(其实是分辨 ...

但不要忘了,有的军机是有高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7 18: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自制的能够扫中周的仪器,我是真的委喜欢双LC回路了。

场效应管中频放大器幅频曲线(T4发射极输入信号时) (2).jpg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7 19: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这个双回路的幅频曲线,是不是很完美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7 19: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这个单回路的LC幅频曲线,也很完美,我是特别爱看这曲线的。但如果看选择性指标,那是没办法与双回路的相比的。

场效应管中频放大器幅频曲线(T5基极输入20mVpp时) (2).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7 19: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单LC回路,双LC回路,只要调试到位,都好!但如果把两者进行比较,多用一个中周,性能也要更好一些才对吧?不然,宁肯不用中周了。非要说单的和双的哪个好时,那就一定要把自己的喜爱这一项加上去。比如我,有了制服双中周的利器以后,就喜欢上了双中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7 19: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randchen99 于 2017-11-27 19:14 编辑
求知无足 发表于 2017-11-27 18:48
使用双调节中周,确实象楼主所说,会降低灵敏度。因为,多一只中周,肯定多一个中周的插入损耗。


支持!想想吧,双调谐中周由于采用大的谐振电容,其单只的Q值本来就非常地低,再加上第一中周的次级线圈只有一到二匝(假定是电感耦合的双调谐中周),这么少的次级匝数,其本身的损耗本来就很大,1、2匝的传输又的能有多高?再则第二中周又是硬把输出再次压低到8匝,再加上第二中周的损耗,其损耗是可想而知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7 19: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grandchen99 发表于 2017-11-27 19:13
支持!想想吧,双调谐中周由于采用大的谐振电容,其单只的Q值本来就非常地低,再加上第一中周的次级线 ...

这个,好象是可以商榷。一只中周的磁芯上,匝数多Q就高?而匝数少Q就低?是测量的结果吗?我常用TTF-2中周磁芯来绕制465KHZ的中频变压器。我们知道,用这种磁芯绕制的中周,如果配合200P的电容时,需要用0.07的漆包线绕162匝,它的Q值通常在110左右。而用这种磁芯,配合510P的电容时,需要用0.08的漆包线绕102匝,它的Q值通常会在120左右。哪个的Q高点呢?
同样的磁芯,匝数多的电感量大,匝数少的电感量少,这个真。而Q值,则与匝数的多少,好象是并不成比例吧?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7 19: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grandchen99 发表于 2017-11-27 19:13
支持!想想吧,双调谐中周由于采用大的谐振电容,其单只的Q值本来就非常地低,再加上第一中周的次级线 ...

还有啊,朋友,你好象是对1匝线圈的传输系数有抵触啊?在那里,是不能用8匝的!别说是8匝,3匝都不能用。如果用3匝,你猜,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那两个谐振峰的距离,可是大大地偏离了需要值呢!,所以,在那里,只能是1匝或者多半匝什么的,很少见到2匝以上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7 19: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randchen99 于 2017-11-27 19:39 编辑
求知无足 发表于 2017-11-27 19:00
看这个双回路的幅频曲线,是不是很完美呀?


双调谐中周,其幅频特性的确是要好过单调谐中周,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其低放出来的声音的品质来说,也要好过单调谐中周。但如果你的机子是小型的便携机子,如果你的机子是用变压器输出的便携机子,我看用单调谐中周也很不错。说实在的,在我家的几款台式双调谐机子中(包括春雷、海燕等,还包括便携机春雷3P2等),虽然他们的音质有所改善以外,但他们的机器灵敏度,没有一款能超过单调谐中周的。有此看来,双调谐中周的插入损耗是是大的,光增加一级串激中放想能有单调谐中周那样的机器灵敏度是不可能的,至少要二级中放都用串激放大的形式来弥补其插入的损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7 19: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想吧,双调谐中周由于采用大的谐振电容,其单只的Q值本来就非常地低,再加上第一中周的次级线圈只有一到二匝(假定是电感耦合的双调谐中周),这么少的次级匝数,其本身的损耗本来就很大,1、2匝的传输又的能有多高?再则第二中周又是硬把输出再次压低到8匝,再加上第二中周的损耗,其损耗是可想而知的啊。
这段话,里面,有许多观点是可以再商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7 1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灵敏度,我想起了一个比较的方法,不知对不对。用两只双极性晶体管制作的常见收音机的两级中频放大器,中频放大器的前端的变频与后端检波,条件相同。也就是只考虑单双调谐的问题。对于单LC回路,这个简单,典型的是3只中周。那么,用2 只三极管和这3只中周,能制作出多高的稳定增益?假设吧,这个稳定增益60分贝吧。用双调谐LC回路,情况比较复杂些。先假设变频与中放之间,用双调谐吧,那就是用4只中周了。此时,这4只中周与2只三极管制作的中频放大器,能提供多高的增益呢?不客气地说,同样能制作出60分贝的稳定增益。那么,多用一只中周,增益为什么不下降呢?这就是双LC回路的损耗,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的吓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7 20: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说的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7 20: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收音机电路图发现双调谐一般都是大一点电容,在相同中周磁芯下,电容大,电感小,电感内阻小,意味着lc谐振电路q值高,和双调谐配合提高选择性而不影响带宽,但是双调谐放在放大器谐振阻抗小电压增益也小,得外围电路弥补,新人的理解,瞎掰一下,不知道对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9 08: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