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6-3 18: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randchen99 于 2024-6-3 19:05 编辑
我们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双调谐中周。双调谐中周,两只中周间主要有电容耦合和使用电感耦合。对于电容耦合的两只中周之间,主要是靠着7到10P的电容在两只中周间传输能量,而电感耦合的中周,在两只中周间主要是靠第一中周中的约2匝的圈数(约原来来的1/3匝数)来传递给第二只中周。在机器的其他零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用双调谐中周势必使其在中放中能量有所损失。根据有的专家的计算,在正常的情况下,每只中周的能量损失是3到5分贝。如果第一级用了双调谐,第二级又用了双调谐,多了两只中周,总能量损失约5至10分贝。表现出来的 1、是弱台声音变轻或是 2、灵敏度变低。当然,双调谐中周最后的结果是通频带展宽,声音好听。
海燕机子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海燕B333用的管子用得较少,音频少用了一级放大,所以前面用了单调谐,尽管厂家采取了很多措施,用了质量较好的零件,但还是觉得放大量不够。原设计想用三寸喇叭,最后还是用了2.5寸喇叭。整机感觉是灵敏度尚可,但音量较小,音质一般。
海燕B331机子改进了方法,改用双调谐中周,因为有了能量的损失,增加了一级低放。结果是声音变大了,喇叭也改大了,但只是声音大了一点,好听了一点,灵毓度并没有显著地提高。
春雷3P2机子,虽然用了双调谐,展扩了频带,有了能量的损失,但这个损失却可以从串激中放中补回来,所以这个机子既声音好听,又灵敏度高,大家都喜欢它。原来串激中放的最大总放大倍数是上下两管放大倍数的和,那为什么单只管子做不到呢?这是因为单只管子的极间电容的存在的原因,由于极间电容的存在,单只管子的放大倍数不可能做得很大,不然是要产生自激的!3P2机子的供电只用了4.5V,串激放大最佳的状态是每只管子的供电是电源电压的一半,这么低的电压下,但它却能轻轻松松地得到应有的中频放大量。对于普通收音机来说,机器的灵敏度主要是决定在高放和中放上。而对于没有高放的机子,那只有靠中放来提高机器的灵敏度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