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感冒 发表于 2025-4-2 08:34:19

ldscool 发表于 2025-4-2 00:35
晚上比白天还忙,刚回到家,今天就不开测了,看来无法画到其他老师那种漂亮的线路图了,直接上图吧。




一比并绕的牛是世上最简单而性能又最好的牛,并不神秘,此原理源自麦景图的双线并绕让部分分布电容失效的原理。

重感冒 发表于 2025-4-2 08:40:13

五大联赛 发表于 2025-4-2 07:17
九W不错了,固偏还是自偏?自偏可能到不了九W(上下对称要不削顶)

楼主的线路是固偏的,我说的9w,是极限位置,理论层面的,实质没有反馈的情况下,还到不了9W,或者说到了也是失真很大的,你没看到底部电流接近零时的特性曲线弯曲到什么样了吗,不过这个不是我要讨论的核心问题。

重感冒 发表于 2025-4-2 08:53:00

本帖最后由 重感冒 于 2025-4-2 09:18 编辑

whmks 发表于 2025-4-1 22:01
先简单说一说,假设栅极负压80V,当上升的信号达到80V(真正的不到80V就会变),屏极交流峰峰值电 ...

不要用峰峰值概念来分析这些问题,峰峰值是来两个极限点一起算的,而在不对称的输出中,每个半波都要独立领出来分析。比如负半波只有72ma可用,而正半波零栅点90ma可用,同在3.5k上,72ma和90ma所感生的电压是不一样的,正负半波各自输出功率也不一样。这是开环的明显的不对称波,但这个可以通过前级的失真抵消法可以得到抑制。而加入大环负反馈后,也只能保证正负9w的对称输出,之后负波幅削顶,正半波可以继续增长,就跟丛总的仿真图波形一样,负削顶,正没事。

ssffzz1 发表于 2025-4-2 08:55:09

ldscool 发表于 2025-4-2 00:35
晚上比白天还忙,刚回到家,今天就不开测了,看来无法画到其他老师那种漂亮的线路图了,直接上图吧。




你好,感谢分享。我想知道如下几个数据:

1、我想知道固偏这部分的具体电路。

1、电源内阻不宜太大,300B的偏压提供的内阻也不宜大。




2、我想知道最大输出16W的时候,300B栅极的直流电压,交流波形。



非常感谢!!

ssffzz1 发表于 2025-4-2 08:59:42

重感冒 发表于 2025-4-2 08:53
不要用峰峰值概念来分析这些问题,峰峰值是来两个极限点一起算的,而在不对称的输出中,每个半波都要独立 ...

你看我楼上 184楼。是不是要到,16W输出的时候,栅极的直流电压,交流信号的情况。你和w坛友的疑问就有答案了。我们还是等等楼主的数据把。


我觉着你的计算方法是对的,但是现在显然和实际情况不一样。这里面的原因,我觉着靠理论分析计算,还不够严谨。需要实测的数据来看看。

重感冒 发表于 2025-4-2 09:10:02

本帖最后由 重感冒 于 2025-4-2 09:12 编辑

ssffzz1 发表于 2025-4-2 08:59
你看我楼上 184楼。是不是要到,16W输出的时候,栅极的直流电压,交流信号的情况。你和w坛友的疑问就有 ...

理论层我不应该有错,因为这是按照最正常的教科书的分析套路,72ma的中点不可能能变,如果变了A类的基础理论都得修改,这个中点变动的概念,从电子管发明到现在都没人发现和提出。现实的滑动甲类还的人为加入辅助线路才能获得,所以原理上不支持300B中点漂移一说,现实中也由滑动甲类侧证要中点漂移得而外花功夫。自然状态下的甲类中点不会自己跑的,前面我说了半个周期的运行轨迹,0-90-180,如果180时没信号,中点电流不回到72ma,那么应该在那里,停在80ma吗?这显然就是个笑话。

五大联赛 发表于 2025-4-2 09:25:26

本帖最后由 五大联赛 于 2025-4-2 09:49 编辑

重感冒 发表于 2025-4-2 08:40
楼主的线路是固偏的,我说的9w,是极限位置,理论层面的,实质没有反馈的情况下,还到不了9W,或者说到了 ...

不怕你们笑话,我的300B单端不削顶8W(1K),电位器再右转就开始削顶了,曙光茄子管。自己认定就是8W。根据自己的听音环境8W用不了。

ldscool 发表于 2025-4-2 09:40:28

ssffzz1 发表于 2025-4-2 08:59
你看我楼上 184楼。是不是要到,16W输出的时候,栅极的直流电压,交流信号的情况。你和w坛友的疑问就有 ...


这就是我实验时候栅极偏压的接法,可调电源输出直接夹在15U电容通过牛次级给300B供电

栅极波形我就没测过了,晚上回去测一下吧

重感冒 发表于 2025-4-2 09:41:32

本帖最后由 重感冒 于 2025-4-2 10:40 编辑

8w很正常啊.我的自偏压300不也是8w呀.你要提升要不就跟楼主的线路试试..,这里一张是普通的引用,一张是楼主的设定,按常规A类标准,就是9.5W。不安这个标准来,那就另算.

ssffzz1 发表于 2025-4-2 09:48:56

ldscool 发表于 2025-4-2 09:40
这就是我实验时候栅极偏压的接法,可调电源输出直接夹在15U电容通过牛次级给300B供电

栅极波形我 ...

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




用的可调电源,输出-97V的栅负压,然后并了一个15UF的电容。




那么我还有2个数据,方便的时候,帮忙看下。

就是16W输出的时候,300B栅极的直流负压,和交流信号波形。


ldscool 发表于 2025-4-2 09:49:27

重感冒 发表于 2025-4-2 08:34
一比并绕的牛是世上最简单而性能又最好的牛,并不神秘,此原理源自麦景图的双线并绕让部分分布电容失效的 ...

对压,听说没啥难度,有时间就自己绕嘛,花不了多少钱吧

ldscool 发表于 2025-4-2 09:51:08

本帖最后由 ldscool 于 2025-4-2 09:52 编辑

ssffzz1 发表于 2025-4-2 09:48
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




完全正确,这里多少V看你的300B特性,并不是97V一定就是72MA哦,固偏栅极偏压都要有一个退耦电容。
另外,这里不会有大家期待的滑动效果的,本身就是个稳压电源输出的电压

ssffzz1 发表于 2025-4-2 09:52:35

ldscool 发表于 2025-4-2 09:51
完全正确,这里多少V看你的300B特性,并不是97V一定就是72MA哦,固偏栅极偏压都要有一个退耦电容。

是的,是的。举个例子,能理解。


我等另外2组数据再看看。我觉着这个就能解答我们几个人的疑惑。

重感冒 发表于 2025-4-2 09:55:25

ldscool 发表于 2025-4-2 09:49
对压,听说没啥难度,有时间就自己绕嘛,花不了多少钱吧

这个结构直接乱绕就行,不必分层。

ldscool 发表于 2025-4-2 09:58:03

重感冒 发表于 2025-4-2 09:55
这个结构直接乱绕就行,不必分层。

这个我不懂啊,哥们也做一对试试,老早就想学了,教教我呗
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查看完整版本: 300B用传统方法到底能做多少W,我们一起实做并实测,看看能不能突破一般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