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bg1bjf

DIY一台纯中波超外差锗管收音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5 05: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bg1bjf 发表于 2016-8-24 16:53
多谢提醒!几番“折腾”,收获很大!

举个例;老师要学生写红树林的动物生态,你中午饭时闭门写一篇,老师不打分,你根本没到红树林去,又写了

六篇,你以为其他人看你的红树林动物生态报告,能过关吗?DIY技巧是很到实地的东西.不容得浮、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13: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shiuyipyuen 发表于 2016-8-25 05:05
举个例;老师要学生写红树林的动物生态,你中午饭时闭门写一篇,老师不打分,你根本没到红树林去,又写了

六 ...

尽量尝试“慢下来”,昨晚按照您的提示、苏老师样例,以及我能找到的各位大师的布局图。对昨天的布局做了调整并连线。事先声明:

1、磁棒位置并不打算放在板子上,只是示意,实际将会把磁棒各线圈的走线采用就近接线的方式,直接焊接在各器件边上;
2、只是连线,并不算布线,连线为了检验各器件走线能否做到最短(除电源线外),以及思考电流流向能否达到最大化的合理性;


连线布局

连线布局


个人能力所限,可能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感觉这段时间看理论和听取经验远远大于动手实践,担心继续这样下去是否淡化了DIY的动手能力。目前布局中也许还会存在不少“不按照原理图摆放器件”的错误,确实专业知识和领悟力有限,仅有的一点经验(也许在一些老师们看来是错的)对我的设计思路的影响。但还是希望能适度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一些东西,寻求创新的乐趣。如果最后做出的东西在别人看来与某某老师或某某大师的作品相似度超过了80%,那实话实说,那就真不是我的兴趣所在了。个人认为,对于模拟电子,原理图与最终的作品,其传达的信息量或影响度不会超过50%,而剩余的50%是由实际制作工艺、器件选择、调试来决定,这也才是DIY发挥和比拼的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20: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连线后自我检验,除Q2基极与BZ2的连线,以及本振通过R29,D2的连线相对长些,仍然无法再继续优化外,其他与高频信号相关的线已尽力做到了短、粗,且将本振部分和混频部分做了包地屏蔽:

QQ截图2016082519522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6 10: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iuyipyuen 于 2016-8-26 10:25 编辑

第一次做板,这是相当不错的了.不能第一次就过严,这次的板是可以打优良分了.我说漏了个别 ; 如天线引线应刻在右上角固定罗丝孔旁.因这块板如果尽力调高增益,极可能有105DB那么高增益.那C2离检波组件远多2CM,对于如在1395KHZ这点可能出现哑点或啸叫,都有至关的成败影响.,
另 ; 天线线圈的接地点仍与检波级连接未有纠正,要改接双连那边的地,电气原因同上句.
而C8, C9,没放到C32, C31之下并不能现在下结论是错,要看实际机子有否自激,对人对不同意见应宽松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6 10: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频板的地与低频板的地连接在检波级与音量电位器附近,可使额外噪声降到最低,亦可使多级电源n型滤

波的纹波在地线电阻压降上易于处理.

IMG_099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9 23: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shiuyipyuen 老版主的帮助下,重新按照高、低频进行了布线。但之前的方板设计,虽然相比现在重新布线的第二版,存在诸多不合理,但由于两周前也提交了工厂制作,并且在周末拿到了制作好的板子,所以还是决定焊接出一版,即要检验电路图的合理性,又要验证所有封装的正确性。这一制作,果然发现很多问题,总结以下几点:

1、封装错误多处,幸好第二版还没有制版,否则又要返工;
2、电路图有几处错误,低放部分的元器件参数和接线不合理,导致低频自激,现已修改;
3、高频虽然布局/布线不合理,但由于采用了双面板顶层铺地,一定程度上降低不合理的高频阻抗并反而比低频更容易调试;

由于中周的引脚错误(把底视图当成了顶视图),本振只好装在了电路板背面,其他几个中周只是抽头位置错误,基本不影响工作。

本次制作,是我第一次完整制作超外差收音机,经过两天的调试,音质、灵敏度基本可以与DX9700相当,但低放部分感觉仍然有很大空间可以调整。这些经验和发现的错误,对我第二版在老版主的指导下重新布局和布线的板子更加提升了成功的把握。
709426108816217307.jpg

205589529092318133.jpg

142290947293353161.jpg

103190864081467253.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0 14: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弱弱的问一句;为什么不使用独立本振?中频放大器为何不使用“共射共基”级联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14: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灰狼 发表于 2016-8-30 14:05
弱弱的问一句;为什么不使用独立本振?中频放大器为何不使用“共射共基”级联方式?

一步步来,第一次做收音机,先找的最基本电路。计划V2完成之后,就开始学习并实验独立本振和共射共基的“超动态宽频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11: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shiuyipyuen 发表于 2016-8-26 10:45
高频板的地与低频板的地连接在检波级与音量电位器附近,可使额外噪声降到最低,亦可使多级电源n型滤

波的纹 ...

第一版的调试,收获了大量经验。重新调整了高、低部分的布局,并且更新了图纸。

第二版主要是要试验独立本振电路,同时为了提升灵敏度,由于采用的是老锗管(HFE较低),在1高放部分,用了两只锗管复合。其余部分基本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调整了阻容原件的参数:

第二版图纸

第二版图纸


完成布局和布线后的全图:

布局

布局


地线走线,对于高频部分的每一个单元,尽量用地线形成回路:

走地

走地


请各位老师帮忙挑挑错。感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6 00: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bg1bjf 发表于 2016-9-5 11:23
第一版的调试,收获了大量经验。重新调整了高、低部分的布局,并且更新了图纸。

第二版主要是要试验独 ...

这次几近完美了,但还有些问题 ;

       一 ; 低频部地线形成一个大的闭合圈,这一般都是不允许的,它会检拾到噪音杂波的磁场

      二 ; 中央的横水平地线应把高频电路和低频电路分开成两条独立地线,只在电位器附近作连接


补充内容 (2016-9-6 14:19):
三 ; 看得马虎,复看才注意到,低频板左右反过来,捡波讯号就近进入电位器,不必用一条长的隔离线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6 00: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DIY一台纯中波超外差锗管收音机

bg1bjf 发表于 2016-9-5 11:23
第一版的调试,收获了大量经验。重新调整了高、低部分的布局,并且更新了图纸。

第二版主要是要试验独 ...

共射共基输出阻抗相对高 ,标准中周可能不合适, 或改用双调谐中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6 10: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g1bjf 于 2016-9-6 10:47 编辑
shiuyipyuen 发表于 2016-9-6 00:50
这次几近完美了,但还有些问题 ;

       一 ; 低频部地线形成一个大的闭合圈,这一般都是不允许的,它会 ...


谢谢您的提示!以前做功放电路最基本的一点接地,怎么做收音机低放就给忘了,惭愧惭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6 10: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70后大叔 发表于 2016-9-6 00:53
共射共基输出阻抗相对高 ,标准中周可能不合适, 或改用双调谐中周

谢谢您的建议。确实也想过改成双调谐,而且很多商品机中也大都是共射共基配合双调谐用的。个人理解,双调谐在带宽范围控制上肯定更理想,可以为更宽的中频带提供放大增益。作为刚刚入门的初学者,想一步步来,先把最基本的电路做出来,理解吃透,再玩高级的。要彻底用双调谐,应该从混频级开始都用双调谐吧,只是一级恐怕也用处不大。所以想先这么试试看,对比之前最基本的已经做出来的7管机,从灵敏度、选择性和音质方面进行比较。争取把老锗管的功效发挥到极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6 15: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iuyipyuen 于 2016-9-6 15:40 编辑
bg1bjf 发表于 2016-9-6 10:46
谢谢您的建议。确实也想过改成双调谐,而且很多商品机中也大都是共射共基配合双调谐用的。个人理解,双调 ...


还是有问题;

   本振B极电源原理图上取错了点,应在几个二极管稳压电路中取得稳压源.

     考滤到中放放大倍数非同凡响,在R2/R36间应加一560欧退藕电阻。

     基于同样理由,Q4C极与一中周中点这线电源线应加一个2AP6串560欧电阻,形成三次AGC电路。以免一中放

强台时深度AGC电压使一中放管子进入削波失真区,这电路对弱台不会有影响,己测试过。

      也基于同样理由,第一低放管B/C极间加500PF电压负反馈电容,而低放推动管电压负反馈电容减为102.

如果仍有微啸叫声,C34, R24要作修改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6 15: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bg1bjf 发表于 2016-9-6 10:46
谢谢您的建议。确实也想过改成双调谐,而且很多商品机中也大都是共射共基配合双调谐用的。个人理解,双调 ...

用三只2CP不如用一只红色LED高亮。
一举两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9 21: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