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bg1bjf

DIY一台纯中波超外差锗管收音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5 09: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11: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zy_tu 发表于 2016-8-15 09:53
楼主对零件的布局软件运用很是灵活熟练,这个正是我等麻烦事,关于合理的问题建议模仿“联合设计”电路,那 ...

谢谢您的鼓励!正是因为担心元器件布局不合理,再漂亮的电路图也无法真正发挥出最佳效果,所以希望多花些精力在合理布局、布线方面。您提到的“联合设计”电路,不知是否是指“一九六七年面向工农兵全国联合设计收音机简况“,我看了一些70、80年代的收音机电路布局,很多也都大同小异,考虑当初比较多用的立式零件,单面布线,所以有可能为了布通线而牺牲一些合理性,而多层布线其实可以更有效消除线间电容,减少干扰,所以我更希望能在元件布局、工艺方面力求精益求精,关键器件仍用老零件,追究性能可以达到更高标准。

这次挑战得到了论坛中众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所以板子做出来后,我将无偿赠送给帮助过我的老师以示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7 21: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shiuyipyuen 发表于 2016-8-15 01:47
你现使用这组中周的编号,1.5V商品机曾全数使用hef150~300的管子都不曾出现问题,我也与西方的中周

对 ...

谢谢“总理”指教!这次使用的中周为TTF2-1, 2-2, 2-9, 振荡线圈为LTF2-3,这应该是超外差最典型的方案了,打算这次成功后,再试试TTF2-7和2-8的双调谐宽频带。AM带通的问题,我在电路中的一中放对地电阻处,并联了一个2L465的陶瓷振荡器,用来取代改位置的对地电容。目前理论知识还比较欠缺,Q值的计算以及等效电阻的计算,还需要边做边学边摸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7 21: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g1bjf 于 2016-8-17 21:42 编辑

经过近半个月的电路打磨、元器件布局、封装绘制与验证,终于完成了这一版的设计。向帮助过我的各位老师汇报一下目前的进展:

更新的电路图:

Art-radio-7GEs-update20160817.jpg

1. 一中放处增加了2L465陶瓷滤波器,与对地电阻并联取代电容;
2. 所有TTF2-?的中周引脚验证
3. 修正了一些明显的错误

问题:之前的电路参考的是4.5V供电方案,而我的设计是要使用3.7-4.2V。一些电阻的阻值还没有详细计算。

这是新的布局: 电路布局更新20160817.jpg

这是完整的布线图,所有走线尽量布在底层,顶层铺地(电源正): 布线图ALL.jpg

顶层的视图: 布线图TOP.jpg

头一次设计完整的超外差电路板,不合理之处难免,还请各位老师帮助指正。

明天再整体检查一遍,然后送交制作,估计一周时间就可以拿到板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8 08: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njian_KSLT 于 2016-8-18 08:59 编辑

绘图水平很高!看得出软件操作使用相当娴熟,向您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8 09:44: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很不简单,板子做成这样,非比寻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8 09: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jian_KSLT 发表于 2016-8-18 08:56
绘图水平很高!看得出软件操作使用相当娴熟,向您学习。

您过奖了。这里很多老师无论在无线电的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是我遥望而不可及的,我还要多多向您和各位老师学习才是。至于绘图,真不敢当水平二字,纯粹是兴趣使然,零碎时间练练专注,让专业人士见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8 09: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wjx591010 发表于 2016-8-18 09:44
楼主很不简单,板子做成这样,非比寻常

谢谢您的鼓励!还要多多向各位前辈和老师们学习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8 22: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DIY一台纯中波超外差锗管收音机

bg1bjf 发表于 2016-8-17 21:39
经过近半个月的电路打磨、元器件布局、封装绘制与验证,终于完成了这一版的设计。向帮助过我的各位老师汇报 ...

觉得上一版可变电容放侧边更合适,  为什么改在中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8 23: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2AP是检波。机器虽好但已没啥可听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9 02: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iuyipyuen 于 2016-8-19 02:48 编辑
bg1bjf 发表于 2016-8-17 21:39
经过近半个月的电路打磨、元器件布局、封装绘制与验证,终于完成了这一版的设计。向帮助过我的各位老师汇报 ...


给个评论 ; 还是没领悟到很多地方.总体摆位没按电路图流向.思路极凌乱.  一些高频禁区下竟还通检波

输出线   鉴于此.有个提议  ;  请您搜本区的几大金刚之一的 ;          suhonggui  老师傅的帖,他的印板电路,是典型.  

是模范,是初学布零件/电路走线的难得老师

这次排列,如果出来没事,不会振荡,亦打不上60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9 07: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shiuyipyuen 发表于 2016-8-19 02:43
给个评论 ; 还是没领悟到很多地方.总体摆位没按电路图流向.思路极凌乱.  一些高频禁区下竟还通检波

...

谢谢您直言不讳的指教!我对于超外差电路的理解还远未达到各位老师烂熟于心的娴熟,所以布线和零件排列定存在较大差距,久闻苏老的3p5堪称经典,一直是我学习的动力和难得老师。在下非电子专业,所从事工作也与电子毫无关系,但始终追求可以做到极致和完美。您指出的这些问题,我将仔细分析研读,这次先不急于制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9 07: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njian_KSLT 于 2016-8-19 08:07 编辑

看来学电子技术最好的方法便是向前辈学习,基本上是“照着走”也许会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9 07: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shiuyipyuen 发表于 2016-8-19 02:43
给个评论 ; 还是没领悟到很多地方.总体摆位没按电路图流向.思路极凌乱.  一些高频禁区下竟还通检波

...

您提到的“检波输出走线在高频下”,确实不当,我将检波输出的信号采用包地的方式,重新布局在了外围。另关于结构布局,之前看PCB图并不直观,我将结构简单整理了一下,还望您继续不吝赐教。

结构布局图:

布局结构图

布局结构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9 08: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jian_KSLT 发表于 2016-8-19 07:44
看来学电子技术最好的方法便是向前辈学习,基本上是“照着走”也许会事半功倍。

“照着走”是传统中国式教育的典型,照着走的人的确可以减少犯错误的机会,但也减少了用脑,减少了创新和创造性,西方教育在激发创造性方面确实值得我们借鉴,他们从小就培养探索意识和怀疑一切的习惯。向前辈们学电子技术固然重要,但更要融入自己的思考和动手尝试。自己想明白了,或者真正跌了跤,就更加验证了前辈们的经验不是,这个过程才是有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9 09: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