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xjw01

0.3%精度LCR数字电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3 10: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晚上收到快递了,顺丰还不错。谢谢许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1: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jw01 于 2012-3-13 12:03 编辑

1、电感测量误差
很多带磁芯的电感,在不同电压下测得的电感量是不相同的。空芯线圈,高频低导磁率磁芯,这类线圈电感量与电压相关性较小。因此,这类线圈才能用于精度对比测试。
2、晶振不起振
25M以上的晶振,大多是泛音晶振。因此,我们买到的32MHz晶振,一般是三次泛音晶振。当电路没有匹配好,晶振可能振于基音,此时频率只有预期值的1/3。在下载程序时,ISP程序会提示当前晶振的振荡频率。
当晶振振荡于基音,电路无法正常工作,单片机速度降为1/3,响应迟钝,按下键时要按住较长时间才响应,开机时须等待8秒钟左右(正常3秒钟左右),1k欧档指示才会亮起来。要让它谐振在32MHz,先给晶振加上负载电容,即晶振两端分别对地接上5pF电容。然后在晶振两端并联合适的电阻,就会谐振在32MHz
有负载电容时,谐振时, 晶振表现为感抗,可以把晶振看作电感器L,它与负载电容谐振。之后,并联一个电阻,LC回路Q值下降。负载电容不变时,低频Q值下升快,因此基音更容易失振,使电路振于泛音。负载电容也不要超过5pF,以免负载过重,电路不起振。
用5K、10k、20k、50k、100k……电阻试验,我得到的结果是:5k不起振,10k,20k,50k振于32MHz,100k及以上振于32/3=10.7MHz
显然,取20k电阻并联于晶振最好。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晶振,此电路中采用的电阻是不同的。要自己试验
气温变化,也可能造成晶振工作频率不正确或停振。这可能是电阻没有匹配好或晶振有问题。如果停振,应加大电阻,如果振于基音,应减小电阻。如果通过调整电阻还是无法正常工作,则需要更换晶振。
3、如何把220pF的电容精确测量到0.1pF
由于表笔轻微移动,就可能造成表笔电容变化0.1pF,最终引起电容测量误差。
准备一个排针插座,被测电容焊在排针上。先用表笔夹住插座,测出开路电容。然后插入被测电容进行测量。两次测值之差就是电容的真值。测量期间,注意保持表笔间的距离不变。
4、如何防止EEPROM数据丢失。
用户数据flash EEPROM数据易丢失。经实验表明,数据丢失发生在异常上电、断电过程,如电源插头接触不良引起电压不稳时,容易造成数据丢失,而且一般是第一扇区数据丢失。因此,建议加一个电源开关,这样可以使上电、断电干脆、可靠。程序中应把数据写入第二或第三扇区,可以大大减小数据丢失的可能性,早期版本程序把数据写入第一扇区,容易引起数据丢失,因此请使用最新版的程序。最新程序还做了第二重保护,即EEPROM触发时,加入了触发条件,当电源易常时,内存数据丢失,触发条件将不满足,EEPROM被保护。
5、如何筛选R9——R16电阻
R9——R12四个2k电阻请使用阻值相同的。先筛选出4个相差在0.3%以内电阻。然后在这四个电阻中,取两个相差仅0.1%以内的电阻做为R9、R12,四个电阻温漂应小于50ppm/K且温漂一致。
R9——R12四个10k电阻请使用阻值相同的。先筛选出4个相差在0.3%以内电阻。然后在这四个电阻中,取两个相差仅0.1%以内的电阻做为R13、R16,四个电阻温漂应小于50ppm/K且温漂一致。
  Ra1至Ra4建议使用误差小于0.3%的电阻,温漂小于25ppm/K
  R20、R21的比值应为8:1,比值精度应筛选到0.3%以内,温漂小于25ppm/K
  R30、R29的比值应为2:1,比值精度应筛选到0.3%以内,温漂小于25ppm/K
6、如何测量电阻的温漂
本表要求使用温度系数优于50ppm/度的电阻,强烈建议使用优于25ppm/度的电阻。
在冬天,找个气温10至20度天气。用小温度计测出手指与气温之间的温差T。
然后测出电阻的阻值。用手指隔着塑料膜捏住电阻进行加热,测得电阻阻值的相对变化量dR。那么温度系数为dR/T
现在买到的2至4分钱的金属膜电阻,温度系数一般小于25ppm/度,达到50ppm/度的是少数,一般是小于10ppm/度。
如果手指温度不够,可以用热水烫手5分钟,活血后再做实验,建议穿上保暖衣服。
一整排电阻中,大部分温度系数差不多,但也可能出现个别特别差的。如,测得10个,可能9个优于10ppm/度,偏偏出现一个50ppm/度的。
如果觉得筛选与测量麻烦,建议直接购买0.1%的电阻。
7、感觉测电解电容不准
电解电容、瓷片电容、独石电容,实测值与标称值相差10%甚至50%都有可能的。因为,这些电容本身不是精密电容。涤纶电容、CBB电容,测值与标称值一般相差在10%以内。好一点的电容,一般相差2%以内。
电解电容的容量,用100Hz准确测定,二线法即可。1kHz容量会减小的。7.8kHz一般要用四线法才能准确测出容量。随频率升高,容量减小越多,说明电容频响不好。
8、电容精度有必要校准吗?
  不需要校准的。电阻校准了电容测量自动准确。验证电阻精度,至少要使用四位半的表,不能使用2000字的三位半的表。2000字的表,精度比本表低。因为,2000字的表,测量2xx读数的电阻,误差可能高达1%,验证不了本电桥。6000字的品牌表,电阻档精度一般也是比本表差,除非更换内部分压电阻。
9、如何选择量程
被测阻抗有两个参数,分别为电抗x和电阻r,串联测量时取x、r中最大的为主参数Z(并联时取x、r中最小的为主参数Z)。量程电阻记作R
所选量程满足0.8R<Z<8R时,就是就最佳量程。
如果找不到合适量程,可以选至0.1R<Z<10R
10、何时采用四线法
测量小电阻,为了准确到1毫欧,这时要采用四线法。3欧以上,通常使用二线法即可(即头尾两个端子),记得扣除短路残余值。
采用二线法,最多准确到5毫欧,而且要尽可能排除接触不良问题。
11、表笔长度要多长
建议总长度(包括夹子)不要超过15cm
用带屏蔽的开尔文四端夹子,长度也不要太长,建议小于40cm,且采用分布电容小的屏蔽线。
12、如何开路、短路清零
表笔开路按下C键做开路清零。
表笔短路按下C键做短路清零。
如果开路清零不满意,再按C键。清零后,可能出现超大电感残余与超小电容残余显示之间跳变。切换为并联模式,允许显示小量的负电容,因此不易出现超大感的显示。
如果短路清零不满意,再按C键。清零后,可能出现超大电容残余与超小电感残余显示之间跳变。切换为串联模式,允许显示小量的负电感,因此不易出现超大容的显示。
清零前,请等显示屏到相对稳定,一般需要两三秒钟。
开路、短路清零只对当前频率及当前量程有效,如,在7.8kHz 100k欧档清零,那么切换到其它档位之后(如频率或量程变更),那么无清零效果。
按下L键或重新开机则取消清零,开路、短路清零数据同时置零。
开路、短跳清零数据在程序内部是独立的,互不影响。因此,同一档位,可以同时做开路、短路清零两项工作。
13、如何精确测量NPO小电容
首先,建议使用7.8kHz档。
其二,建议进行开路清零。要使用插座,即表笔夹上小插座后进行开路清零
其三,然后插入被测电容即可得到正确读数。插入电容前后,要保持两表笔间的相对位置不变化。
14、频率不变,切换量程后电容测值相差较多,正常吗?
  如果两个量程都满足0.1R<Z<10R,那么,对于CBB、涤纶等电容,测值应相差0.4%以内才正常。独石电容(非NPO)、瓷片电容(非NPO)切换量程,测值超过0.4%是正常的,因为他们的容量与测量电压有关。
15、校准后,零点参数Z0与Z1约75左右,而Z0小于40,正常吗?
通常,Z1、Z2、Z2较为接近,如Z0=75、Z1=75、Z2=70,说明cd4053频响好。
此例中,如果Z2=40,说明CD4053频响稍差一点,但对相位精度影响不大。如果Z2=10,可能不行,易造成7.8kHz时相位精度不好,可能保不住D=0.003的精度指标。当然,以实测为准。
16、电感测量准确吗?
L、C、R测量,基本上是等精度的,都可以达到0.3%的指标。
大部分坛友手上没有标准电感器,所以此项工作不好验证。可以使用空心线圈与商品精密电桥进行对比测试,但有一些技巧。电感器的接线端子要固定好,不可使用软线。空心线圈周围不能有铁质材料,也不能有磁铁等东西,以免影响电感量。
17、电阻测试中,有时测量误差不连续,如测量2.000k电阻,得到2.000读数,一字不差,而测量5.000k电阻,却相差了8字,正常吗?
  是正常的,因为,两次测量中,程序自动判断量程,使用了不同的增益档位。
18、二线法测量1000uF电容,7.8kHz频率下,容量变大,这正常的吗?
  这是正常的。这是因为表笔串联电感及电容器内部的导体串联电感的影响变大,使得电容的视阻抗变小,表现出的电容量就变大了。
  四线法或短路清零法可以消除表笔电感的影响,但无法消除电容器内部导体电感的影响。
表笔并联电容,约每10cm有0.5至1pF,长度按单支笔计算
表笔串联电感,约每10cm有0.1uH,长度按回路线长计算,与线径、导线回路形状有一定关系
表笔电阻,约15至150毫欧,与线径、线长度紧密关联。
二线法的残余阻抗是比较大的,比如表笔电感0.2uH,那么7.8kHz时电抗是10mR。今测470uF电容,它的电抗将是-50mR左右。受表笔电感的影响,实测到的串联电抗将是10mR - 50mR = -40mR,也就是说,电抗测值将变小20%左右,所得容量会增加20%,因此,用二线法在7.8kHz测电解电容,容量会变大很多,甚至变大几倍或干脆变为电感。引脚细的电容,电容内部的导线电感更大,更容易变成电感,而不是电容。如果改用1kHz测量,那么该电容电抗约为400mR,表笔电抗约为1.2mR,显然,表笔电抗可以忽略。所以测电解,要使用100Hz、1kHz测容量,测电解ESR一般使用7.8kHz
19、电解电容的ESR测量应使用哪个频率
  三个频率下都可以测量。使用7.8kHz频率测出的ESR,更能反应电容器的质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jw01 于 2012-3-13 11:36 编辑

20、测量结果为3xxx至9xxx读数时,末字常有跳动,特别是9xxx时,末字跳得更多,正常吗?
  对于本表来说,这是正常的,末字的小量跳动,不影响精度。本表AD过采样噪声、DDS、相位发生器等全部集成在一个芯片,所以噪声大一些,但对精度影响不大。
  主量程内,读数为1xxx至3xxx,通常末字跳一字(高阻与低阻测量除外)。
21、用电阻与CBB/630V电容串联,测试相位精度,可以吗?
  可以的,但意义不大。因为,直接用CBB/630V电容验证相位,如果LCR表准了(显示为999),那么串联电阻测量,在误差许可范围内一定会得到预期值的。
  因此,只要电阻测量“阻值准”,电容测量“相位准”,那么这个LCR表就准了。前提是晶振频率要准确。
22、相位校准后,测量Q>1000的电容,得不到999要怎么办?
  如果测得损耗电阻是负数,而且显示的Q值是600左右,说明相位误差大了一些,建议适当微调R1X——R4X,通常微调1至2字即可,不可微调过多。
  如果损耗电阻是正数,而且显示的Q值是600左右,其实相位误差很小了,不用调整了。
23、用两个电容串、并联验证精度,可以吗?
  使用此法,要使用CBB或涤容等电容。涤纶电容还要求在同频率下测试。
  如,测得两个电容是C1与C2,那么并联后,测值应为C1+C2,串联后是C1*C2 / (C1+2),以此验证。
24、两个相同的高Q电容(Q>1000),并联或串联后Q值是多少。
  还是Q>1000
25、Q与D值的计算公式
  一个电抗元件,可以等效为两个串联集中参数X与R,写作Z = R + j X
  Q = | X / R |,习惯上只取正,所以取绝对值。
  D = | R / X |,习惯上只取正,所以取绝对值。
  一个电抗元件,也可以等效为两个并联集中参数X2与R2,写作1 / Z = 1 / R2 + j / X2
  Q = | R2 / X2 |,习惯上只取正,所以取绝对值。
  D = | X2 / R2 |,习惯上只取正,所以取绝对值。
  D与Q是互为倒数的。
25、什么是“串联法”与“并联法”
  一个电抗元件,可以等效为两个串联集中参数X与R,写作Z = R + j X
  取倒数后,就转为并联参数,即1 / Z = 1 / (R+jX) = (R-jX) / (R^2+X^2) = R / (R^2+X^2) – jX / (R^2+X^2)
  相当于并联电抗为X2 = (R^2+X^2) / X,并联电阻为R2 = (R^2+X^2) / R
  串联法与并联法,所得电抗不同,但得到的Q值是相同的。
  X2与R2还可以写为:
X2 = (R^2+X^2) / X = X [ (R/X)^2 + 1 ] = X ( D^2 + 1 )
R2 = (R^2+X^2) / R = R [ (X/R)^2 + 1 ] = X ( Q^2 + 1 )
26、涤纶电容的Q值大约是多少?
  容量小的,7.8kHz频率下,Q一般大于100,1kHz频率下,Q大于200也是正常的。
  容量大的,如1uF或2uF,Q值通常会小一点。
27、CBB/ 630V电容电容的Q值大约是多少?
  一般大于1000,我手上的CBB/630V 0.1uF、0.33uF、0.47uF电容,Q值大于1500
   0.47uF的,随频率升高,Q值下降,1kHz下Q>2500,7.8kHzQ>1300,这是因为,容量大的,引线及内部金属的串联电阻不可忽略,所以Q值随频率升高而下降。
   0.1uF的,在10kHz以下频率,Q值为常数。这时,损耗主要是介质损耗为主,金属串联损耗可以忽略,所以Q值保持不变。
28、高阻电阻测量使用串联法还是并联法
  建议使用并联法。LCD1602上的显示的标识符是“Zp”
29、低阻测量应使用串联法还是并联法
  须使用串联法。LCD1602上的显示的标识符是“Zs”
30、蜂鸣器太响怎么办?
  蜂鸣器响起时,比较大声,如果觉得不适,可以拆除或在发声孔贴上粘纸。
  每次按下按键,蜂鸣器电流会影响测量,所以要等蜂鸣停响几秒钟后测值才能稳定下来。
31、TL082的输出幅度要求及幅度调整
   正常情况下,100Hz输出峰值200mV,1kHz输出峰值180mV,7.8kHz输出峰值190mV
   采用电路图中的参数,100Hz与1kHz的输出幅度会自动达到上述值。7.8kHz档由于滤波电容误差,输出幅度可能会有一些误差。如果7.8kHz时幅度误差过大,调整C24电容的容量即可。
   幅度超过上述值10%,LCR不一定能够正常工作,偏小10%则没有问题。
32、为什么未进行零点校正LCR无法正常工作,测值严重异常。
  AD没有负值测量能力,而且存在零点门槛电压。为此OP07输出后加了直流偏置,以便准确测量鉴相器的输出。在直流偏置做用下,鉴相器输出为0时AD读数是75左右。检相器输出负电压时,AD读数则小于75,但AD永远不会读出负数结果。对于负电压,要再加上180度移相的方波进行鉴相,以便得到正电压输出,否则AD无法正确工作。由于AD得不到负数结果,所以程序无法判断是否要180度翻转。
  当我们进行了零点校准后,鉴相器输出负电压时,AD输出结果也会是负数,只是最负只到-75而已,但这已足够用来做相位判断了。
33、如何选择LCR表的电容
毫伏表信号通路中滤波相关的C5——C10、C25、C26,应采用容量不随信号电压变化的电容。涤纶、CBB电容即可。
C1——C4,应使用低漏电的电容,耐压大于63V。涤纶、CBB电容均可。
DDS滤波器电容应使用温漂小一点的电容,如涤纶电容。若采用独石电容,温漂可能会大一些,能否使用未测试。
C11——C13、C15——C17、C27,可使用独石电容,建议使用涤纶或CBB电容。
34、整机功耗是多少
  正5V耗电50—60mA,与LCD1602背光灯电流大小有关。负5V耗电小于50mA,继电器未动作时,小于20mA
35、如何选用变压器
  使用9V带抽头变压器。变压器空载电压比标称电压高1至2V。如9V变压器的空载电压可能是11V,如果变压器功率大,整流输出电压将偏大,7805会发热。因此,变压器功率大时建议使用8V变压器即可。当市电源电压是220V时,7805前端电压为9至10V比较合适,超过11就不大好。
  如果买不到带抽头的变压器,也可以使用无抽头的变压器。一端接在地线,另一端接在余下两端子中的任意一个即可。这种方法,整流电路变为半波整流,输出纹波变大,有必要用示波器看一下7805前端的最低电压,不得低于9V(220V)。
36、LCD1602与主板连接使用几条线
  电源线2条,1脚接地,2脚接电源+5V
  数据线4条,11、12、13、14脚
  控制线3条,第5脚是R/W控制线,因程序没有进行写数据操作,该脚可以直接在LCD1602的PCB板上接地,所以控制线实际只需接2条。
  所以,最少需要8条连接线。
37、串联模式下复阻抗的绝对误差是多少
  Z = R+jX,误差a = ( |R| + |X| ) / 300
  R的真值是:R-a < R+a,R按正值算
  X的真值是:X-a < X+a,X按正值算
  如,测得电容的阻抗是 ( 0.22 - j20 )欧,那么a=(0.22+20)/300=0.07欧,电阻R与电抗X误差均为0.07欧
  如,电阻与一个电容串联后,测得的电抗是 ( 15 - j20 )欧,那么a = (15+20) / 300 = 0.12欧,电阻部分R与电抗部分X误差均为0.12欧
  以上算法对串联模式有效。
38、为什么频率不是整数?
  1、DDS的钟频只有62.5kHz,造成输出频率分辨力不足。
  2、为了减小相位噪声,取钟频1/8,频率是7.8125kHz
39、为什么短路或开路后视值是乱跳的?
短路时,测得的值是表笔的短路残余阻抗。由于表笔的残余阻抗小,当量程选择不正确时,表笔残余值可能小于LCR的最小分辨力(即下限超量程),此时视值是乱跳的。
开路时,测得的是开路残余阻抗。开路阻抗很大,当量程选择不正确时,残余值可能大于LCR最大分辨力(即上限超量程),此时视值也是乱跳的。
20R、1k、10k、100k档,阻抗下限分别是1毫欧,50毫欧、500毫欧、70k欧左右显示溢出,上限与表笔有关,但各档最大不会超过500k、20M、200M、1G欧,7.8kHz小于100M欧
40、LCD1602的背光电流多少比较合适?
  电流大,屏的亮度高,有些刺眼。有的LCD背光LED本身亮度低,所需电流也就大一些。通常10mA足够,背光源LED限流电阻取100至200欧即可。
41、R4b与G2b参数有何作用?
  是用于调整100k档和9倍增益档的7.8kHz下的精度。只是一个微调参数,一般要求10以内,不要超过10字,以免影响了整体精度。
42、本表可以用作电容器在线检查工具吗?
  可以,但不适合。因为前端保护电路不够严格,如果被测电容带电,可能伤了仪表。
43、夹具的选择与制作
  以下两种方示均可
  用Q9插座,使用四线法,带屏蔽开尔文夹具
  用香蕉插座,引线采用0.75平方,线长用10cm(不含夹具),夹子采用小铁夹。引线如果选用50cm,是比较长的,不能用于校准,也不宜用于高阻测定。也就是说,最好备有长、短两套线夹。
44、如何快速检验LCR的准确性?
  不同频率分别做以下测试
  1)、20档测定20R、25R、100R电阻是否准确
  2)、1k档测定200R、500R、1k、3k、5k、10k、20k电阻是否准确
  3)、10k档测定5k、10k、20k、50k、100k电阻是否准确
  4)、100k档测定90k、100k、150k、200k电阻是否准确(最好用并联法测量)
  相位验证
  1)、取0.33uF和0.47uF CBB/630V电容,20R/7.8kHz档,测得Q>500,最好测到999
  2)、取0.1uF和0.05uF和0.022uF CBB/630V电容,1k/7.8k档,测得Q>500,最好测到999
  3)、取1n和3.3n 高Q电容,10k/7.8kHz档,测得Q>500,最好测到999
  4)、取220pF NPO,100k/7.8kHz档,测得Q>500,最好测到999
  5)、以上电容在1kHz,并选择最佳量程,也应测到500以上,选100Hz应得到300以上(该频率下本表相位误差大)
  低阻验证
  1)、将表笔短路,保持表笔状态不变,三个频率下测得的表笔电阻应相同,相差小于2mR,并且1kHz档显示的表笔电感与7.8kHz显示相差小于0.2uH
  2)、四线法,用2.5平方铜线短路,电抗与电阻都应小于2mR
  高阻验证
  1)、取1M、2M、4M等电阻测试,用并联法(即Zp状态而不是Zs),1M以下误差应小于1.5%
2)、7.8kHz测4M时误差达到3%也是正常的
45、如何给DIY的表确定标称误差
  在2欧至200k欧范围内,用电阻高密度测试,测量时,采用最佳量程。如果误差小于0.2%,则那么可以标称为0.3%,如果误差小于0.3%,则应标称为0.5%
  电抗X的精度与电阻测量是等精度的。
电感与电容的精度则与“集中参数测定”模型的精度有关,也就是说元件是理想模型,就得到高精度。理想LC按以下换算:
  电感与电抗X换算关系:L = X/(2*PI*f)
  电容与电抗X换算关系:C = 1/(2*PI*f*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1: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是我总结的一些常见问题。
这些问题,大部分都是坛友提问的。我把平时的一些回复做了汇总。
或许对大家有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3 12:34: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许老师辛苦了,很及时。套件今天早上已到,以后有得折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3 13: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许老师辛苦了,太负责任了,常见问题都汇总回复了。

我收到了1号机,谢谢许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3 13: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xjw01 发表于 2012-3-13 08:52
为什么1398楼与1399楼两个短路值不同?是否误按了短路清零。可以用L键取消

你现在的验证方法比较乱。

1398楼图片是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3 13: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bigradio 发表于 2012-3-13 09:32
大电容测量,100HZ 1K是测容量,ESR值等.   7.8KHZ是测质量,测出的容量和标称容量差太多质量就不好。还 ...

7.8K20欧每一个电容都差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3 14: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4: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lnc 发表于 2012-3-13 13:59
7.8K20欧每一个电容都差很多。

电 解 电 容 的 容 量 不 是 象 你 这 样 测 的 .如 果 象 你 这 样 测 ,任 何 一 台 LCR都 无 法 测 准 他 的 容 量 的 ,0.01%的 电 桥 也 没 有 办 法 的 .

我 再 讲 一 次 吧 :

先 测 定 10毫 欧 的 电 阻 的 准 确 性 ,请 用 四 线 法 ,如 果7.8k档 测 量 这 样 的 电 阻  准 确 (许 可 误 差 2mR) ,那 么 这 个 LCR低 阻 测 量 是 没 有 问 题 的 .你 测 出 的 容 量 是 多 少就 是 多 少  ,LCR表 将 真 实 的 反 应 出 它 的 等 效 容 量

所 谓 的 等 效 容 量 ,是 包 含 你 的 导 线 参 数 的 .是 高 频 下 的 参 数 .

你 就 干 脆 把 电 容 焊 接 在 那 两 个 接 线 柱 上 测 ,免 的 导 线 影 响 测 量 .

大 电 解 电 容 在 高 频 率 下 ,不 一 定 表 现 电 容 的 ,而 表 现 为 电 感
同 样 ,大 电 感 在 高 频 下 ,不 一 定 表 现 为 电 感 的 ,而 表 现 为 电 容

电 解 电 容 有 一 个 自 谐 振 点 ,大 约 在 几 kHz到 几 十 kHz ,在 谐 振 点 上 ,它 的 电 抗 为 0.00000欧 ,即 等 效 电 容 是 无 穷 大 的 ,剩 下 的 是 它 的 等 效 串 联 电 阻 ,即 ES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3 14: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 001.jpg 图片 002.jpg 拆了四条兰线,上二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3 15: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批量采购,调试的确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5: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lnc 发表于 2012-3-13 14:57
拆了四条兰线,上二线,

这 样 的 线 夹 ,电 阻 就 是 15毫 欧 左 右 的 ,线 电 感 正 是 0.2uH左 右 .具 体 值 正 是 表 显 示 的 值 .
您 可 以 DIY一 个 10m欧 电 阻 再 测 ,或 者 下 班 回 去 后 ,我 测 一 个 给 你 看 吧 .
你 的LCR表 基 本 上 准 确 的 .
要 想 进 一 步 验 证 ,可 以 DIY "标 准 电  感 ",这 个 LCR可 以 准 确 到 0.02uH左 右 ,可 以 查 找 一 下 我 以 前 的 贴 子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5: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lnc 发表于 2012-3-13 14:57
拆了四条兰线,上二线,

这样 的 线 夹 ,电 阻 就 是 15毫 欧 左 右 的 ,线 电 感 正 是 0.2uH左 右 .具 体 值 正 是 表 显 示 的 值 .
你 的LCR表 基 本 上 准 确 的 .

您 可 以 DIY一 个 10m欧 电 阻 再 测 ,或 者 下 班 回 去 后 ,我 测 一 个 给 你 看 吧 .
要 想 进 一 步 验 证 ,可 以 DIY "标 准 电  感 ",这 个 LCR可 以 准 确 到 0.02uH左 右 ,可 以 查 找 一 下 我 以 前 的 贴 子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5: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 先 准 备 一 条 2.5平 方 的 铜 线 吧 .就 是 装 修 用 的 铜 线
如 果 没 有 ,用 网 线 也 可 以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6 05: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