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9-12 12: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重感冒 于 2024-9-12 14:43 编辑
其实最直接的就是人耳对手声波失真阈值是多小,谁能听得出同一信号的失真是1%还是5%,这是没人能做到的,只觉得有点不一样,这就是人耳,我自认为低于5%以下的动态失真人耳察觉不到失真的量的大小的。某人说某机中频很好,殊不知这是高低频下降厉害,他有说频率响应发生失真了吗。他只会说听感的不一样。关于一楼,我其实已经说完的了,就是想看看别人对此有什么看法罢了。
关于偶次谐波,既然是偶次,那么就是偶数,这就是已经说明了机子产生了信号不该有的偶次倍频信号了,这多余的信号本身就是失真的一种,但却可以让人听到更多音乐信号中没有的信息,感受到密度和空气感堂音的提高。如果你接受这样的事实,那么就可以理解某些机子为甚加了负反馈后总感觉听少了一些东西和细节,感觉和以前比更加淡而无味了,但你去用失真仪去测他的总失真度还真的是降下去了,但是是真的没以前好听了。这里不是提倡失真越大越好,而是想说胆机的独特声音的确源自偶次谐波特性。加了负反馈后消灭了这些不该有的信号就是理性的对输入信号高保真放大状态的趋势,取消负反馈保留这些多余的信号就是往感性听感为主的方向趋势。百分之几的偶次谐波的量人耳才能察觉呢,按个人经验看要到1%以上才有所感觉。我用解码器的输出给300B后级直接听也不差,比较爽朗,也有一定的空间感,但音乐显得瘦和薄,再加入一胆前级这个问题就有所改善马上变厚,我的前级就一级放大没有负反馈减低失真,该有的谐波都有,我的前级也很普通6N1而已,但比6n11和6dj8好听,谁的偶次谐波失真大还用我说吗。不信的当我没说,又说加入一台零失真的前级会怎样?那就相当于没加,既然没有失真,就不会影响信号,就不会改变声音,当然这是理想状态下的说辞,实际或大或小声音还是会有一定变化的,因为理想的零失真是不存在的。相信的从此可以找到全新的道路和视觉去玩胆机。其实我说的统统都可以验证,我的习惯是首先在大脑中验证可行性,再到实体验证理论是否复合现实情况,都没问题才会到论坛闲聊,绝不会无故发些毫无营养的口水贴。就像我当初说的直热管可以看成是里边有至少两个管在并联工作来分析灯丝电位器为何能降低交流声的理论一样,全论坛我第一个提出这个概念,这已经是2009年的事了,现在被广泛接纳这一思想了吧。我看东西的角度确实有点另类,但还是遵循物理理论约束的。
补充内容 (2024-9-12 15:17):
再结合8楼说的,这些因素都是石机不会有或者说已克服的失真因素。对胆机却是无法避免的因素,用胆机去和石机比失真是个毫无意义的陷阱。一台胆机的失真追上石机是永远都做不到的事情,电子管本身的曲线特性导致的。是输出变压器限制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