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2-4 23: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冰岛 于 2022-12-4 23:35 编辑
“声音大好几倍”从何说起?1.5V供电阻流圈功放,不算阻流圈的直流电阻损耗和耦合电容的容抗损耗,功放管饱和电压按0.4V算,最大输出也就1.1Vp,算上阻流圈直流电阻和耦合电容损耗肯定还要降低,您仿真的1.0Vp已经是很理想的结果了。按照最大输出1.0Vp算,如果喇叭阻抗8Ω,那么输出功率=1.0V*1.0V/(2*8)=0.0625W=62.5mW,与楼主测试结果“不小于50mW”相当。实际上,阻流圈功放除了阻流圈的直流电阻损耗之外还有阻流圈交流阻抗对功放管输出电流的分流损耗,再加上输出电容的分压损耗,即便输出功率勉强提高20%,阻流圈功放效率也不占优势。
您仿真的这个,Q3、Q4基极被电阻分压定在了0.75V,要让Q3、Q4处于放大状态,那么Q3、Q4发射极电位必须是准确的0.1V、1.4V,这就意味着它只能在1.5V稳定电压下才可以正常工作,并不像楼主制作的BTL功放那样可以在1.0~1.8V宽电压下工作。与经典的OTL功放一样,D1、D2并没有“稳定Q3、Q4工作点”的效果,二极管伏安特性与三极管发射结相同,用上D1、D2顶多也只是让Q3、Q4集电极电流与R4、R5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如果Q3、Q4是输出管这么点电流变化还影响不大,但这里Q3、Q4是推动,Q3、Q4集电极电流的变量被Q1、Q2再放大H倍之后,功率管电流就会极不稳定,哪怕电压有±0.1V的波动也很可能造成声音失真或者耗电过大。自己都没弄懂,就别让别人做了。
这个不是您仿真的,不好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