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4-2 15: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有专门就此发帖,一开始我其实是从维修我的指针表开始的,但具体的调试还是很复杂而繁琐,其时间和精力上绝不亚于买一块MF35,但我觉得不能从这个价值方面来衡量,只从如何做好这件事情来论。首先得把表头的动平衡调好,且要保证表头在回差方面有较好的性能。有了这个先决条件后,接下来就是校核指针表的电流档,从低电流档一个一个逐级校核,需要的校核用的标准表等等自然是必备的,起码要4位半以上的标准表,校核过程要要细致而有耐心,包括对指针表的读数观测,严格按垂直于表针正上方的位置多次观察,以做实验的标准读数,记录每个电流档位的满偏相对误差,根据相对误差核算分流电阻的阻值偏差,然后根据分流电阻的实测值分析,以现有实测值朝向该调整到的计算值调整,调整时建议从最大电流档开始,因为大电流档的分流电阻的调整和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后级电流档的分流电阻。如果想更精益求精,对一般的指针表灵敏度调整电位器可以更换成3296金属玻璃釉的精密电位器,因为本人发现在调试过程中,普通碳膜电位器在轻轻敲打指针表外壳时,正在整定的满偏电流在标准表上有1%以上,甚至是2%的变化,而且在调整的同时,螺丝刀插入电位器调节孔后,用力当将要转动又还没有转动的临界状态时,标准表中显示的电流都有差异,这明显是电位器触片等受力而引起的阻值变化,而且即使是调定后,等一会重新再次校核,标准表与被校核的指针表又有偏差,且误差大的有可能超过2%,原因我分析有多种,但认为电位器的稳定性、温度特性,以及仪表内其它分流电阻的温度特性都有影响。如果有条件的话,在调整各级分流电阻时,更换成1%以下金属膜电阻,当然如果能更换成低温漂的EE电阻会更好,如此方法依次调定各直流档。繁琐是繁琐,但当你用调定这块这只表测量时的那一刻,你会感觉到之前的努力完全没有白费。譬如用25V档测量一24.33伏的电压,4位半标准表显示24.3335,你的指针表读数绝对不会是在24.31~24.35之间,而是在24.32~24.34之间,哈哈,我相信你此刻心里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