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aaa555000

晶体管收音机中周的业余制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4 11: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njun5557 于 2025-3-4 12:38 编辑
changwanren 发表于 2023-7-21 07:26
中周的磁路是影响Q值的一个重要参数,对TTF-2中周的磁路结构,磁冒离开最低端半圈时,空载Q值最大, ...


常老师的实作经验和理论基础都是很丰富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我现在要探讨的与理论无关,与实践经验沾点边。常老师的“磁帽离开最低端半圈时,空载Q值最大”的说法(此说法这几年不止一次的提及过),可能有点儿绝对,也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和出入。磁帽离开最低端半圈时(也就是Q值最大时),此时的电感量是多少?谐振电容是多大?常老师在后面给出了答案:“对于TTF-2中周,采用0.08毫米漆包线,465KHz中频,配振电容在470p左右,可以得到最大Q值。”常老师的这个崧郏欢ㄊ抢醋杂诔て诘氖导⒌玫搅酥疃嘁瞧鞯闹С帧U庖坏阄液敛换骋伞N抑蕴岢鲆煲椋且蛭兄艿拇判圆牧锨Р钔虮穑髦值缏范灾兄艿绺辛康囊笪寤ò嗣牛魑颐且涤辔尴叩绨谜撸趺茨芄槐Vぷ约核浦频闹兄埽琶崩肟畹投税肴χ螅琎值最大?而且此时的中周电感量与谐配电容恰好谐振与465KHZ?常老师是老江湖,您对手中磁性材料(中周)特性已经烂熟于心,您做到这一点不难,但是其他业余爱好者呢?所以,我的观点是:磁帽是否离开最低端半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电感量与谐配电容,必须谐振于465KHZ。只要能够谐振于465KHZ,中周的匹配电容是200P也好,330P也好,510P也好,乃至1000P也好,都是可以的。还有,不仅是否“离开最低端半圈”不重要,是否“空载Q值最高”似乎也不重要。因为,谐配1000P的中周的空载Q值或许更高,但并不一定电路所需要。更何况,相对较高空载Q值中周与相对较低空载Q值中周,在实际电路中的差别,比想象的要小得多。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4 12: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angwanren 于 2025-3-4 12:57 编辑
xinjun5557 发表于 2025-3-4 11:43
常老师的实作经验和理论基础都是很丰富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我现在要探讨的与理论无关,与实践经验沾点边 ...


     中周空载Q值重不重要,要看你追求中频的选择性能够达到多少分贝,若采用两级双中周+一级单中周,选择性达到不低于26分贝,空载Q值真的不太重要,要想选择性达到不小于40分贝,空载Q值真的很重要,因40分贝选择性需双中周的有载Q值都要大于100.
     有的坛友DIY的收音机其灵敏度不低,但是就是达不到接收电台密密麻麻且都清晰的效果,输在选择性不足上,要想清晰的接收与10mV/m相邻的0.2mV/m的电台,选择性不大于40分贝,会被10mV/m相邻的电台淹没。
     追求全部采用中周的中放高选择性,需要想办法尽力的提高空载Q值,中周的损耗决定空载Q值的有载Q值之差,差越大,损耗越小,有载Q值和耦合度决定选择性。所以,要想中周损耗小,也需想办法提高中周空载Q值。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4 12: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xinjun5557 发表于 2025-3-4 11:43
常老师的实作经验和理论基础都是很丰富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我现在要探讨的与理论无关,与实践经验沾点 ...

中间有些文字乱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4 12: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木老师严谨的风格值得学习!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4 13: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aaa555000 发表于 2025-3-4 09:50
您好!
由于中周谐振电容和分布电容的不同,无论在计算和实作中,中周的电感量,只能取中间值,才能保 ...

谢老爷子回帖!是可以这样理解吗?,比如磁帽一共能拧6圈,拧到下面第六圈是300uH,拧到最上面第六圈是150uH,拧在中间第三圈=中间值240uH。
还有个问题,我想用这种日本7*7中周改振荡线圈,经测量,初级为643uH,次级为12.8uH,这样能算出多少圈吗?
45BB2FE1-0251-4F9F-9AB9-E748C98A3FD2.jpe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4 15: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磁帽的位置,比如您说的6圈,电感150~300uH,其变化并不是等分的,而是称为非线性的,越处于底部变化越大。而且磁性材料不同,变化曲线也不一样。240uH就不可能在第三圈位置,而是在靠近底部的位置上。您可在实作验证一下,掌握其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4 15: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AX100 发表于 2025-3-4 13:55
谢老爷子回帖!是可以这样理解吗?,比如磁帽一共能拧6圈,拧到下面第六圈是300uH,拧到最上面第六圈是150 ...

光有电感数据,算不出有多少匝。
初次级的电感量比,也只算出匝数比,匝数比=电感量比的开平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4 16: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xinjun5557 发表于 2025-3-4 11:43
常老师的实作经验和理论基础都是很丰富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我现在要探讨的与理论无关,与实践经验沾点 ...

關於磁帽離開底部半圈的説法,我覺得常老師是有道理的,我自己也試驗過。還可以從壇友bobby_jack關於中周繞製的一文(http://www.crystalradio.cn/forum ... ead&tid=2121544)中得到一些旁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4 16: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AX100 发表于 2025-3-4 13:55
谢老爷子回帖!是可以这样理解吗?,比如磁帽一共能拧6圈,拧到下面第六圈是300uH,拧到最上面第六圈是150 ...

這種中周買回來以後,用合適的綫徑繞100匝(以盡量不繞滿磁芯為度),磁帽旋到接近底部半圈多的位置測量電感量,然後除以匝數的平方,就得到了電感係數AL=uH/sqrt(T),即一匝的電感量,T表示匝數。根據電感係數,可以反向計算出需要的任何匝數。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4 16: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short 发表于 2025-3-4 16:36
這種中周買回來以後,用合適的綫徑繞100匝(以盡量不繞滿磁芯為度),磁帽旋到接近底部半圈多的位置測量 ...

这个要拿小本本记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4 16: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乙猪 发表于 2025-3-4 16:48
这个要拿小本本记下来。

以後説話要注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4 18: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aa555000 于 2025-3-4 18:25 编辑
xinjun5557 发表于 2025-3-4 11:43
常老师的实作经验和理论基础都是很丰富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我现在要探讨的与理论无关,与实践经验沾点 ...


庄老师好!
其实您与常老师讲的都一样,您讲的是目的,是必须的根本——选频,常老师说的是在这根本上的最佳点。如何达到这一个最佳点,实作上确实不易。这是因为谐振电容的误差,中周绕组的线间分布电容差异难以确定;高质量的瓷管电容和云母电容,误差超过10%很普遍;不同磁性材料、不同谐振电容引起的不同匝数、以及不同导线,其线间的分布电容也相差较大,往往确定在底部的电感量,实作时常出现谐振点偏离在底部半圈的初衷。特别是小电容大电感量的组合,偏离现象更为严重。
因而,不得不以折中取值,更为妥当,免得盲目追捧我的人骂我。至于没有处于底部半圈的最高空载Q值问题,我就从阻抗影响上去弥补,比如采用高放大倍数的中放管和高检波负载,其效果更为明显。75型的中放管只找到小于400的管子,76型准备用1000倍来折腾 ,理论基础就源于电子管的高输入阻抗与选择性的相互作用,有了75型的铺垫,想必也不是不可能。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4 19: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njun5557 于 2025-3-4 19:19 编辑
longshort 发表于 2025-3-4 16:36
這種中周買回來以後,用合適的綫徑繞100匝(以盡量不繞滿磁芯為度),磁帽旋到接近底部半圈多的位置測量 ...


脑师您好!我知道常老师的“半圈说”有他的道理。但是这个道理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不一定。试想一下,如果匝数(电感量)不够或匝数(电感量)过多,你从低端向上旋转了半圈,就万事大吉了?就一定是Q值最高、而且一定是电感量与谐配电容恰好谐振于465KHZ?常老师的这个结论,是基于他手中的中周的绕制数据,这数据囊括了他对自己手中所有磁性材料的特性的了解、他多年的制作经验等等。但是,换了其他人,你让他拿自己的中周骨架去绕制中周,哪怕是你把具体匝数告诉他,他按照数据照本宣科地绕出来,难道就一定能够从底部向上绕半圈,就能达到最高Q值、就一定能使电感量和谐配电容正好谐振于465KHZ?
我的观点是,中周绕制的数据不是绝对的,电感量有一个相对宽泛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匝数可以绕得少一些,也可以绕得多一些——绕得少一些的时候,调整时磁帽要下潜得深一些;而绕得多一些的时候,磁帽则下潜得少一些。磁帽到底旋转几圈最合适?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电感量和谐配电容恰好谐振于465KHZ。以这个标准为前提,磁帽也许正如常老师说的,从低端向上旋转半圈,也许更多的时候,不是半圈,而是其他未知的圈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5 05: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xinjun5557 发表于 2025-3-4 19:15
脑师您好!我知道常老师的“半圈说”有他的道理。但是这个道理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不一定。试想一下, ...

xinjun老師好!我覺得這個問題不大,按照在這個磁帽位置實測得到的電感係數,無論設計匝數是多少,都在最大或接近最大Q值範圍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5 08: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short 发表于 2025-3-5 05:55
xinjun老師好!我覺得這個問題不大,按照在這個磁帽位置實測得到的電感係數,無論設計匝數是多少,都在最 ...

脑师说得对。国产中周骨架(10*10和7*7),大多内部空间有限,在满足电感量和谐配电容谐振于465KHZ的前提下,磁帽上下实际调谐范围不大,但至少两圈是有的,有的会多一些,少于两圈的我还没碰到(不一定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6 15: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