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3-4 19: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njun5557 于 2025-3-4 19:19 编辑
脑师您好!我知道常老师的“半圈说”有他的道理。但是这个道理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不一定。试想一下,如果匝数(电感量)不够或匝数(电感量)过多,你从低端向上旋转了半圈,就万事大吉了?就一定是Q值最高、而且一定是电感量与谐配电容恰好谐振于465KHZ?常老师的这个结论,是基于他手中的中周的绕制数据,这数据囊括了他对自己手中所有磁性材料的特性的了解、他多年的制作经验等等。但是,换了其他人,你让他拿自己的中周骨架去绕制中周,哪怕是你把具体匝数告诉他,他按照数据照本宣科地绕出来,难道就一定能够从底部向上绕半圈,就能达到最高Q值、就一定能使电感量和谐配电容正好谐振于465KHZ?
我的观点是,中周绕制的数据不是绝对的,电感量有一个相对宽泛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匝数可以绕得少一些,也可以绕得多一些——绕得少一些的时候,调整时磁帽要下潜得深一些;而绕得多一些的时候,磁帽则下潜得少一些。磁帽到底旋转几圈最合适?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电感量和谐配电容恰好谐振于465KHZ。以这个标准为前提,磁帽也许正如常老师说的,从低端向上旋转半圈,也许更多的时候,不是半圈,而是其他未知的圈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