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求知无足

共源共栅电路用于混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8 10: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求知无足 发表于 2019-1-28 09:59
这个图中的R8如果用1.3K时,共源共栅级联电路的工作电流是1mA,这时,无论输入信号和本振电压如何变,都不 ...

可以调整共源管的Vds,让它低于Vp嘛。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8 10: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求知无足 发表于 2019-1-28 10:02
因为后面的输出是半波峰值,所以,输入信号按0.5mVp计算了。不能再按1mVpp计算。

老朋友是真的掉坑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10: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T3、T4分别输入RF和Lo的,现在改为T3输入了,为什么呢?
分别输入时,在相同本振Lo信号幅度时,RF只有达到10mVpp时,才有明显的混频输出。而从T3源极输入本振信号时,RF仅为1mVpp时,就有明显的混频输出。相比较后,还是取从T3的源极输入本振信号吧,这时的混频输出是这次实验的最佳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10: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short 发表于 2019-1-28 10:03
老朋友是真的掉坑里了。

实验了这个电路,但混频输出达不到最佳值:

02e1f16125c82656d39ff63c72dcf6e8_084236vssfwgwcub2ouhef.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10: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乙猪 发表于 2019-1-28 09:54
你最早不是T3、T4分别输入RF和Lo的,现在改为T3输入了,为什么呢??
Q大的电路,我只能制作,不能做 ...

有了扫频手段,实验结果可以一目了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8 10: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求知无足 发表于 2019-1-28 10:08
T3、T4分别输入RF和Lo的,现在改为T3输入了,为什么呢?
分别输入时,在相同本振Lo信号幅度时,RF只有达到 ...

此时,T4还有啥作用呢?和只有一个T3混频比较比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8 10: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求知无足 发表于 2019-1-28 10:22
有了扫频手段,实验结果可以一目了然!

没有这些手段哈。。。。。。。
就算有,我最多也只能定性分析一下,不会定量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10: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short 发表于 2019-1-28 10:03
老朋友是真的掉坑里了。

这样计算 是不是正确,还真的是心中无数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10: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乙猪 发表于 2019-1-28 10:25
没有这些手段哈。。。。。。。
就算有,我最多也只能定性分析一下,不会定量分析。

我的这些定量计算,可以说是正确的?或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10: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乙猪 发表于 2019-1-28 10:24
此时,T4还有啥作用呢?和只有一个T3混频比较比较??


这时,T4的作用,仅相当于一个共栅电路,用来防止自激,提高输出阻抗。它对混频的效果,只起辅助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10: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第一次亲眼看到了镜像干扰是什么!两个一样的混频输出峰,相差930KHz,自535KHz到675KH,在横轴上平行移动。直到675KHz以上的频率,双峰才消失。
也就是说,中波段里,535--675KHz这一段里,可能会有镜像干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8 11: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求知无足 发表于 2019-1-28 10:35
我第一次亲眼看到了镜像干扰是什么!两个一样的混频输出峰,相差930KHz,自535KHz到675KH,在横轴上平行移 ...

这也很平常啊,再拿一个收音机在边上就能收到,我常用这种方法调中频。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8 11: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1、混频输入信号:信号频率fx,本振频率f0。
2、混频输出的主要频率成分:信号频率fx,本振频率f0,和频f0+fx,差频f0-fx,(当然还有其他高次谐波成分,但相对比如弱,这里忽略不作讨论),其中一般幅度最大的是本振f0,其次是信号fx,和频与差频成分是一对双胞胎,对称于本振信号的两侧。其幅度要小于前两个信号。
3、混频的目的一般是为了获得中频,该一般中频便是差频(f0-fx)
      所以混频输出的所有成分中我们唯一需要的是差频成分。而其他成分都不是我们所需的,我们将其视作干扰信号,这些信号越小越好。而一般的混频电路滤除这些非我们所需信号都靠的是中频选频网络滤波作用来滤除。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8 11: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扫频获得的曲线是电路对输入信号的频率响应。
      因为混频输出有中频谐振回路作选频,所以扫频获得的曲线中只包含输出结果中有关中频输出的频率成分的响应情况。所以为什么曲线中只有所谓的“中频成分”与“差频”“和频”成分。实际上这个所谓的“中频”成分是输入信号fx,只不过这个fx的频率是中频而已(因为频率不是中频的话会被输出的中频谐振选频给滤除掉),而“差频”成分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中频!“和频”则是我们所说的“镜频干扰”,镜频干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接收的信号频率是多少,中频选频网络无法进行选择,因为他也是中频,只不过对应的接收频率不同,滤除“镜频干扰”靠的是信号输入回路的谐振选频(有谐振高放的话还有高放的谐振回路)。不管这个“镜频干扰”是否在接收的波段内。他都客观存在,都被输入谐振回路等所抑制。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8 12: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调试的话,应该是“差频”成分越突出越好,而其他频率成分越小越好(虽然有中频谐振回路去滤除非中频成分,但现实中的滤波效果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理想的滤除)。而所谓的“中频”成分其实是信号频率,也就是当外界有中频频率的干扰时,电路对其的响应,我们当然希望其越小越好,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电路抗“中频干扰”能力。一般收音机也是通过输入谐振(有谐振高放时还有高放谐振回路)回路的滤波来提高抗中频干扰能力。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9 05: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