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MF35_

【恳请版主禁止在技术区发布某些线材影响音质的讨论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 18: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 19: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突发奇想:按照高档器材中线材能让声音变化明显的论点,建议生产高档器材的商家提供一个线材声音特性推荐书,最好再提供多种不同的线材,这样的话,消费者想要什么样的声音,就换什么样的线,岂不美哉!换线材比调整电路,更换零件简单多了!比如,摇滚线,古典线,民谣线,电声线,交响线,SOLO线,,,,,
声明:该创意放弃专利权,随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 19: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3po 于 2016-7-2 17:45 编辑
cdsylj 发表于 2016-7-2 03:03
突发奇想:按照高档器材中线材能让声音变化明显的论点,建议生产高档器材的商家提供一个线材声音特性推荐书 ...



下面这个帖子反映的现象一点都不夸张,
90% 的发烧坛的线材广告只会更谦虚。



换线如换肉, 换线如换耳, 换线如换脑: 换线如换机已经OUT了


by:  YTG


Hi-Fi 线材是整个系统里面最重要的, 没有Hi-Fi 线材各个模块根本连不起来。


换线如换机一点都不夸张, 俺近来还有了新体会。

1.  换线如换肉

前一排刚好买到一包很糙的米。想起这里的 Hi-Fi  电源线,然后就换了一根单晶的Hi-Fi 电源线试看看。结果很明显饭好吃了很多。
再煮其他很熟悉的菜,结论,很美味。单晶线材确实有用啊。
兴奋得受不了!  


后来突发奇想, 用蒸馏水煲了一锅汤, 没放一点肉, 可是仍然有浓烈的肉香。
某 GAMMA 的系列有马肉味道;  某  DELTA 的系列有德国香肠味道; 某  EPSILON 的系列有蛇肉味道 。。。。
总而言之,有了单晶电源线,  用蒸馏水煲汤, 没放肉仍然有浓烈的肉香。

换线如换肉, 超值到极点。

更神奇的是, 煲透了以后, 虾的味道也出来了,  蛋的味道也出来了。
这时候, 点着香炉, 扯一扯撸一撸电源线,  佛跳墙的味道也出来了。




2.  至于信号线, 那是换线如换耳。

普通人换 RCA 线有一耳朵变化,  俺觉得实在是低估了!!!!!
俺觉得至少有 十几个耳朵的区别。


3.  换 USB 线, 那可以说换线如换脑。

自从换了Hi-Fi 发烧 USB 线, 俺周围的人 IQ 从 100 飞涨到 180.
i386 的电脑不用浮点处理器解压也比  i7 快,  还不用 CPU 风扇.
你说值不值?

¥¥¥¥¥¥¥¥¥¥¥¥¥¥¥¥¥¥¥¥¥¥¥¥¥¥¥¥¥¥¥¥¥¥¥¥¥¥¥¥¥¥¥¥¥¥¥¥¥¥¥¥¥¥¥¥¥¥¥

cable-Figure2.gif


线材的抽象模型




参考文献:

"Speaker Cables: Can you Hear the Difference?", Greenhill, Larry, Stereo Review, Aug 83, pg 46-51.


"Are those Ears Really Golden? (Or only Iron Pyrites)", Smith, Thomas H., Peterson, Michael R., and Jackson, Peter O., The Audio Amateur, 1/80, pg 34, 36, 38, &32.

"The Great Ego Crunchers: Equalized, Double Blind Testing", Shanefield, Daniel, Hi-Fidelity, Mar 80, pg 57-61.

"Audio Specifications and Human Hearing", Davis, Mark F., Stereo Review, May 82, pg 48-52.

"Can you Trust Your Ears?", Nousaine, Tom, Stereo Review, Aug 97, pg 53-55.

"The Science of Listening", Masters, Ian G., Audio Dec 97, pg 40-47.

"Ten Years of A/B/X Testing", Clark, David L., Presented at the 91st AES Convention, Oct 91, Print #3167.

"High-Resolution Subjective Testing Using a Double-Blind Comparator", Clark, David, Journal of the 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 Vol30, no 5, May82, pg 330-338.

"Amplifier-Loudspeaker Interfacing", Greiner, R.A., JAES vol. 28, no. 5 May 80, pg

"Another Look at Speaker Cables", Greiner, R.A., BAS Speaker Dec 78, addendum March 79

"Cables and the Amp Speaker Interface", Greiner, R.A., Audio, Aug 89, addendum Nov 89,

"Effects of cable, Loudspeaker and Amplifier Interactions", Davis, Fred E., JAES, vol. 39, no. 6 Jun 91

"Speaker Cables: Testing for Audibility", Davis, Fred E., Audio, Jul 93

"The Amp/Speaker Interface", Meyer, E.B., Stereo Review, June 91

"Cable and Sound Delivery", Newell, P., Studio Sound, Jul 91

"Cable Bound", Olsher, D., Stereophile, Jul 88

"Getting Wired", Warren, R., Stereo Review, Jun 90

"Loudspeaker Cables", Moir, J., Hi-Fi News& Record Review, May 79

"Speaker Cables: Science or Snake Oil", Pass, Nelson, Speaker Builder, Feb 80

"Will 'Beasty' Speaker Cables Improve your Audio?", Honeycutt, R. A., Radio-Electronics, Feb 91

"The Wire and Cable Scene: Facts, Fictions and Frauds", Aczel, P. The Audio Critic, Part I- Issue 15, Spring-Winter 90-91; Part II-Issue 16, Spring-Fall 91, pg 51-57; Part III- issue 17, Winter 91-92, pg.50-52.

"Speaker Cables: Can you Hear the Difference?", Greenhill, Larry, Stereo Review, Aug 83, pg 46-51.

"Cable Conflicts: The Mystery of Getting Wired", Klein, Larry, Electronics Now, Dec 93, pg. 80& 83.

"Wired Wisdom, The Great Chicago Cable Caper", Nousaine, Tom, Sound & Vision(Canada), Sep 95, pg. 73-76.

"Speaker Cables, Measurements vs Psychoacoustic Data", Villchur, Edgar, Audio, Jul 94, pg 34-37.

"Cross Talk, Do Cables Have a Sonic Personality all their Own?", Kessler, Kehn & Nousaine, Tom, Video, May 96, pg. 36-40.

"Does Wire Directionality Exist?", Lampen, Stephen, Speaker Builder, 3/98, pg 30, 31.

"String 'em Up!", Butterworth, Brent & Griffin, Al, Home Theater,

"Walking the High Wire", Butterworth, Brent, Home Theater, Nov 98, pg 94-102.



Greenhill demonstrated audible differences in speaker cables, 21 years ago. No mystery to it.

An JAES paper on measurements:

"Effects of cable, Loudspeaker and Amplifier Interactions", Davis, Fred E., JAES, vol. 39, no. 6 Jun 91,

Further info from JAES

"Amplifier-Loudspeaker Interfacing", Greiner, R.A., JAES vol. 28, no. 5 May 80,

Another DBT listening:

"Wired Wisdom, The Great Chicago Cable Caper", Nousaine, Tom, Sound & Vision(Canada), Sep 95, pg. 73-76.

More technical info:

"Beating the Bafflegab & Filtering the FooFooDust", Hayward, James, Part 1- Marshall's Audio Ideas Guide(Canada) Summer/Fall 94

"Making the Connection. Part Deux: A Closer Look at the Role of Loudspeaker Cables", Hayward, James, Winter 95. Reprints available from Kimberkable.


DBT of different cables:

"1/4" Cable Roundup", Gallagher, Mitch, Keyboard, Apr 99, pg. 44-48.

Psychoacoustics for cable:

"Speaker Cables, Measurements vs Psychoacoustic Data", Villchur, Edgar, Audio, Jul 94, pg 34-37.

More psychoacoustics of detection:

"Level Discrimination as a Function of Level for Tones from .25 to 16khz", Florentine, Mary, et al, Journal of Acoustic Society of America, 81(5) May 1987, pg 1528-1541.

"On the Relations of Intensity JND's to Loudness and Neural Noise", Zwislocki, J and Jordan H., Journal of Acoustics Society of America, 79(3), Mar 86, pg 772-78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 20: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e3po 发表于 2016-7-2 19:17
下面这个帖子反映的现象一点都不夸张,
90% 的发烧坛的线材广告只会更谦虚。

简直是脑洞大开了!吾辈不如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3 08: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cdsylj 发表于 2016-7-2 19:03
突发奇想:按照高档器材中线材能让声音变化明显的论点,建议生产高档器材的商家提供一个线材声音特性推荐书 ...

你会举出许多专项的线的具体名称,这样的商业还算是有想头

但有人的指标就一个字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3 09: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3 22: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aba 发表于 2016-7-2 17:54
不用钱难道还有其他办法?你说说。

线材问答

问:
那全世界的人都被骗了吗?
答:
全世界的弱智发烧友都被骗了。

问:
那全世界的人都被骗了吗?
答:
全世界的弱智发烧友都被骗了。

问:
那全世界的人都被骗了吗?
答:
全世界的弱智发烧友都被骗了。


问:
那弱智发烧友的英文叫什么?
答:
audiophool  [One who spends mass amounts of cash on ridiculous Audio components and accessories.
They truly believe they can tell a difference, and come up with elaborate excuses to justify these purchases.]

问:
我不认为是骗局,只是性价比有点低。 您能告诉我这种情况的性价比么?
答:
零。


问:
好酒要有好的调酒师,线材生产也有好的调音师吧?
答:
这是个智商问题, 请做智商测试。如下:
http://www.arealme.com/iq-2015/zh/

问:
超导体还有分布电感么?
答:
有。

问:
超导体还有分布电容么?
答:
有。


问:
喇叭线镀银有用么?
答:
请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

问:
喇叭线每条丝都镀银有用么?
答:
请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


问:
喇叭线是纯银有用么?
答:
请用万用表电压档测量喇叭上的电压对比机器输出端口的电压。

问:
喇叭线换纯银的为什么没有用?
答:
音圈是铝线,或者铜包铝。分频器都有可能是铝线。 接线柱里面还有铁。


问:
电源线9N用么?
答:
请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直流电阻以及对比机器和插座输出的电压。

问:
电源线是超导体的有用么?
答:
请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直流电阻以及对比机器和插座输出的电压。

问:
电源线是超导体为什么没有用?
答:
小区变压器和电表目前还不是超导体。电厂出来的电缆里面有铁。


问:
我有钱, 为什么你不觉得我是发烧友?
答:
这是个智商问题, 请做智商测试。如下:
http://www.arealme.com/iq-2015/z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3 22: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3 23: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cdsylj 发表于 2016-6-28 23:11
小声的告诉您,我就是搞录音出身的 我们棚里几千万人民币的设备,都是顶级的录音设备和DOLBY(杜比)数 ...

     国产线材与好的线材区别不大,那么使用差不多材质的国产元器件和进口的元器件同理也应差不多性能甚至应该没差别,再同理电路相同相同,元器件分国产和进口的标称参数都相同的录音器材,按理说录音效果也差不多吧? 再有,看上去材质尺寸外形一模一样的国产话筒与进口大牌的话筒,出来的效果也会差不多吧?

   那么问题就是:为什么你们都选欧美大牌的呢? 而不去选国产的? 仅仅是可靠性等非主要技术因素吗?从“鸡线”到“发烧线”,其实大道理也是这样的。

   可以说,线材在系统中影向的比例很小,但不可能没有影响,因为理论就存在:不同线材的感容阻抗就可能不同,而不同的感容阻抗接入电路中,就肯定对电路的频响等有影响,至于是否仪器能否测得出戓人耳是否听得出,这还要看仪器的灵敏度与不同人耳的敏感度。如果以仪器收货的话,估计你的录音棚预算可以少个0!

  说到这,我就反感一些人的反应了。这个反应就象是你100米只能跑个15秒,你没见过戓者是视而不见那些能跑10秒的人,就狭隘的说,那些说能跑10秒的人都是在骗人的!可是,再睁大点看,这世界上,能跑10秒内的大有人在!放在这里就是说,你听不出,感受不出,不等于别人听不出,感受不出。这两条线区别不出,不等于另两条线并不出。

  于是又有人嚎了,跑多少秒有仪器测啊!其实这种说法就是违背客观的说法!我就想问一下,现在有能100%完全代替人耳的仪器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3 23: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aba 发表于 2016-6-30 10:55
你是版主,我尊敬您的职位,您那铁丝当喇叭线试试?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咸菜在低档音响中作用有限,甚至 ...
但是你不能否定它在高级音响中的作用,至于音色,每个人喜欢的不同,而且每个人听力不同。

我也可以拍胸脯地说,越是高级音响和音箱,越是可以用铁丝,越是对音质(色)影响不明显。要真正高级的,不是吹嘘着高级的音响。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3 23: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3 23: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清仁 发表于 2016-7-3 23:24
国产线材与好的线材区别不大,那么使用差不多材质的国产元器件和进口的元器件同理也应差不多性能甚至 ...
我就想问一下,现在有能100%完全代替人耳的仪器吗?

我只想反过来问一下,人的耳朵可以比仪器更精确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3 23: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e3po 发表于 2016-7-2 19:17
下面这个帖子反映的现象一点都不夸张,
90% 的发烧坛的线材广告只会更谦虚。

版主你对牛弹琴了,那个线材的分布参数等效电路图,那些人一窍不通的。他们只会一个劲地强调耳朵的重要,除此之外就没有论据了。说不赢的时候,就给你一句话,耳朵能听出来的仪器测不出来的,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3 23: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清仁 于 2016-7-3 23:50 编辑
岑蓉络阳 发表于 2016-7-3 23:36
我只想反过来问一下,人的耳朵可以比仪器更精确吗?


你这样问,就说明的显浅了。仪器是用来做什么的? 仪器不就是用来服务人耳的?!另外,不知你说为“准确度”是指什么? 
現时仪器很多方面的准确度还真的不如人耳。你只需答出: 能100%代替人耳的仪器是什么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3 23: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aba 发表于 2016-7-3 23:34
那您现在用铁丝了吗?

还在用!我前不久发了帖子,买了一对尊宝音箱,由于新房子装修刚刚完工,我的音箱让送货的送到新房子,我急于试听,又一时找不到音箱线(都被我铺进管道里了),还真的用了含铁的电话线,没问题的。声明一下,我试听的曲子都是无损文件,交响乐的,自己很熟悉的,几分几秒是什么乐器我都能背出来的。今天傍晚我因为怕下雨,雨水会打进我开着窗户通风的新房子,还到了那里,开着音响边听边打扫,邻居还听见我放的音乐,过来串门,说我的音响非常高级,声音非常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4-6-16 23: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