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10-11 21: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xinjun5557 发表于 2016-10-11 15:13 
请教版主,逐点描绘的方法是如何操作的?我对此一头雾水。 另外,向版主汇报,我开始准备尝试上次你发 ...
这是个很陈旧的方法,但也是一个比较准确的方法。用这个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绘制出一个四端网络的幅频特性曲线。一个四端网络,可以是一个单调谐中周,一组双调谐中周,一级带有谐振回路的中频放大器,或者几级带有谐振回路的放大器。当然一个四端网络也可以是其它形式。要想绘制一个四端网络的幅频曲线,可以在其输入端口加上信号(定频或者扫频),在其输出端口测量其对于输入信号的幅度响应。具体到手工绘制一部收音机中频放大器(一个特定的四端网络)的帧频特性曲线(这个,有专门名词:静态特性曲线),我们要做的事是:初频调试好这部收音机的各调谐回路,用手工绘制这个已经初步调试好的中频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以验证调试是否正确。方法与步骤:1,把中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加到可变电容器的信号连上,并控制其输出幅度为一定值(如峰峰值为1毫伏),把交流毫伏表接到最后一只中频变压器的次级(也就是接检波二极管的那个绕组),档位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可以调节在1伏档位上。3,把AGC作用取消。4,准备好坐标纸,直尺和铅笔。5,开启各电源,预热十分钟。
开始绘制:把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调整到465千赫兹处,幅度为1毫伏,如果此时输出端的交流毫伏表的示值很大(如10伏)或很小(如零点几伏),则说明些四端网络的增益大或增益不足,这都需要需要调整信号发生器的幅度,使输出端的毫伏表计数适当(如1伏)。这个输入信号幅度一确定,以后的测试,都必须保证都是这个幅度不变。也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对于不同的频率,输出的幅度的变化情况。这时,可以在横坐标上,标示出465KHZ这一点的幅度。为了以后绘制出的幅度曲线比较清晰,纵坐标需要适当,不要过低,如用10格表示1伏,而不要用1格表示1伏。然后,信号频率加(减)1千赫兹,在对应的横坐标上标示出这个频率及幅度。这一步至关重要的是保持信号发生器的信号输出幅度不变。然后,频率再加(减)1千赫兹,手工标示出相应点。然后,频率加(减)1千赫兹,标示。然后再......。最后,把这些测量得到的点用曲线联结起来。这时,我们就知道了这个四端网络,在调试过后,它的幅度特性曲线到底是个啥样了!也许,它很完善,也许它还行,也许它真的很不中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