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yngz

超外差收音机新式检波器及AGC电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1 10: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这个电路设计是不会工作的,原因:(1)直接耦合,相位分析是正反馈,射随前的那个2.2M衰减不敌4级放大的总增益;(2)就算电路修改成负反馈,AGC也不能环路直接耦合,因为这样做,通过检波两极管的电流被锁定,无法检波,AGC电路中的延迟电容对直流无作用,对音频或低端音频作用不大,可能只有高端音频能部分才有检波输出;(3)供电电压为5v,9014集电极负载电阻选用470k, 这个管子最大工作Ic约为10uA,己经低于管子的Iceo指标(引用:CS9014资料给出最大值为30uA),就算能挑选出可用的管子,nA级的基极电流控制无法保证其稳定性。(4)2.2M和51p的时间常数超出AM广播指标很多,不规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1 11: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2AP9~ 发表于 2014-7-11 10:44
感觉这个电路设计是不会工作的,原因:(1)直接耦合,相位分析是正反馈,射随前的那个2.2M衰减不敌4级放大 ...

这些电路都是实验成功了才发上来的,可能还不够完善,但肯定能工作。

中周线圈的直流电阻很低,抽头接入的线圈部分则更低,中放管静态电流很小,通过中周的直流压降极低,不会影响通过二极管的静态电流,检波级前后的直流工作状态没有关联。

在常温下,几乎所有的小功率硅管的Iceo用机械万用表电阻档都测不出来,意味着小功率硅管的Iceo都在1uA以下,是可以工作在微安级电流下的。另外要注意的是,用于下偏置的这个三极管集电极电压很低,等于它的发射结压降。它的基极要注入更多的电流才能使它的集电极电压变得更低,使集电结正偏,通常状态的电流放大关系在这种场合并不适用。

时间常数问题可以通过进一步减少检波器滤波电容的容量来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1 12: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1 14: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飞机迷 发表于 2014-7-11 12:54
46楼说的没有错,相位不对。不知道楼主叙述有误还是图纸有错。

相位怎么不对。信号增大,射极跟随器输出端直流电压上升,左侧AGC差分管导通程度降低,降低到一定的程度,右侧差分管开始导通,右侧差分管导通增加到一定的程度,AGC控制管导通,中放管的偏置电压下降,中放管电流下降,增益减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1 23: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进一步优化的版本:

新式检波及AGC方案的超外差收音机3.gif
变频与中放之间使用双调谐。如果后级中放的增益很大,双调谐是必须的,以更好的滤除前级谐波,否则调谐时容易出现啸叫。
变频级的AGC控制经测试效果不够理想,去掉了。
二中放的发射极电阻的旁路电容拿掉了,以利于提高这一级输入动态范围,改善本级的线性。
高频与低频部分100欧的退耦电阻拿掉了,这是不必要的。
偏置电阻取300K,适当加大中放管的起始静态电流。
稳压电源部分的启动电路补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00: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新改进

新式检波及AGC方案的超外差收音机4.gif
使用独立本振,混频级施加AGC。
这个方案效果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4 09: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yngz 发表于 2014-7-10 10:58
使用反向AGC我觉得有降低噪声的优势。因为三极管的静态电流越小,噪声越小。使三极管本身的放大作用变得越 ...

这个观点我不赞同,衰减式AGC,衰减有用信号的同时噪音也会同样受到衰减。
怎么说衰减式AGC的降噪效果比反向AGC差咧?


还有反向AGC,起控到一定程度后,晶体管会工作到截至区,使放大信号的正负半周不对称,造成信号失真。

正向AGC,起控后,降低增益的同时,集电极电流加大输出阻抗降低,降低中周的Q值,有利于展宽通频带,提高音质。
这是早已定论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11: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66718 发表于 2014-7-14 09:39
这个观点我不赞同,衰减式AGC,衰减有用信号的同时噪音也会同样受到衰减。
怎么说衰减式AGC的降噪效果比 ...

三极管本身就是噪声源,衰减式AGC不会降低三极管本身产生的噪声。噪声是一级一级被放大的。前级噪声会被后级放大,所以要求前级噪声越小越好。从降噪的角度来说,AGC控制应该从后级开始。如果后级的放大倍数减小,那么前级噪声被放大的程度也减小,总的噪声就小。

正向AGC与反向AGC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反向AGC使用得当,就不会有阻塞的问题。我的方案是每一级都施加AGC,这样就避免单级的AGC控制过深。更为关键的是,末级使用了超高效率的检波电路,它使得检波器达到恒定音频输出幅度时,末级中放管的输入信号幅度很低,远远小于三极管即使在低电流下的不失真动态范围。正向AGC效率太低,三极管需要工作在很大的电流下。一般只用在交流供电的,对振幅失真特别敏感的电视机的接收电路中。收音机对振幅失真不敏感,但对噪声敏感,反向AGC最合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00: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的版本

之前的电路越弄越复杂,现在有了更简单的方案。
新式检波及AGC方案的超外差收音机5.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7 01: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7 11: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化版本

改进检波器一中放超外差收音机.gif

如果对灵敏度要求不是很高,一级中放就行了,可以大幅度减少背景噪声,无台的地方很宁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7 11: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类型的电路存在的一个缺陷就是对电源电压的大范围变化比较敏感。当电源电压大范围变低时,射极跟随器的偏置电压降低,输出端的电压也降低,动态范围也降低,同时AGC电压降低,中放增益变大。中放增益变大到一定的程度,检波器的输出幅度就会超过射极跟随器的动态范围,产生削波失真。传统的检波方法,可以做到接收部分电源电压从10V降到1V都能正常工作,性能不发生明显下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7 11: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7 16: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飞机迷 发表于 2014-8-7 11:55
没有实用性做来干什么

玩电子的一个乐趣在于一次又一次的改进,永不休止的进步。越接近低层,改进的余进越大。
用集成电路制作的东西更实用、更强大,但改进的余地不多。
西方的科技为什么强,因为他们掌握最底层的东西,能够不停的有所改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0 22: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yngz 发表于 2014-8-7 16:17
玩电子的一个乐趣在于一次又一次的改进,永不休止的进步。越接近低层,改进的余进越大。
用集成电路制作 ...

赞一个楼主,请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8 03: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