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yngz

超外差收音机新式检波器及AGC电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0 12: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孔景元 于 2014-7-10 13:05 编辑
yngz 发表于 2014-7-10 10:51
我用下面的电路测试过许多三极管,包括9014。

输入比较小的交流信号,调节电位器改变三极管的静态电流 ...


三极管放大电路的根本原理是集电极电流会跟随基极注入电流的变化而变化,这个变化范围应在0至集电极极限电流之间,为了交流信号的正负半周都能放大,就需要给晶体管一个初始的偏置电流,假定偏置电流为1毫安,那么此电路在理想的情况下(不计非线性因素)可以输出0-2毫安范围内的交流电流信号,超过这一范围将会产生切顶失真(同时还要考虑集电极的动态电压范围是不是足够),把这个电流与集电极阻抗相乘就会计算出输出信号电压。
以你的三极管电阻负载实验电路为例,最佳的静态电路为2毫安,理论可以输出峰峰值4v交流信号,如果静态电路为1毫安,理论可以输出峰峰值2v交流信号,如果静态电路为0.1毫安,理论可以输出峰峰值0.2v的交流信号,这只是理论结果,实际输出幅度只会比这个窄,而不会更宽
以中周ttf2-9为例,如果次级检波输出电压为1v(楼主前文提供依据),那么峰峰值电压应为2v(因为检波仅取交流信号的一半),由于中周初级抽头与次级的匝数比为2左右,末级中放集电极交流电压应为峰峰值4v左右,根据集电极的实际负载阻抗(大约数千欧),其集电极电流应至少大于0.5毫安,在实际电路中为了尽量避免小电流的非线性影响,末级静态电流多为1毫安左右,并且为了保证末级的动态范围,在没有其他措施保证动态范围的情况下,自动增益控制应尽量避免波及到末级中放,这是每个设计者必须考虑到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0 12: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iuyipyuen 于 2014-7-10 12:45 编辑
yngz 发表于 2014-7-10 11:51
我不觉得调幅波的“调幅度”是一个需要限制的指标。调幅波的频谱宽度是最高调制频率的2倍,与调幅度无关。 ...


〝我不觉得调幅波的“调幅度”是一个需要限制的指标。〞
这是从【我】去规定世界的一切法纪的世界观.我反对.全世界的法纪就无效了

这范筹是您比较少接触的范筹;【AM调制深度与发射生成杂波量的关系】
这即使是搞了几十年发射的业余者.都极力否定.都从自己的6P1 . 807 的效率去考虑.都是从【我】的6P1. 807.想出去世界.几十年来我从来没有能说服过一个火腿.或者香肠.按调制量玩AM实验
如果有时间.还要旁及无线电类以外的其他领域.无线DIY者除钳工/电工技能要优秀.
学发射.我主张还是先理论后6P1.除了学法规.邮电的【信道】的知识.调制的类别的规定.是非学不可的.业余无线电或无线电很多法规.是源于邮电.服从于邮电的.而不是服从于某个个人对世界的今天的认识水平.明天某人的认识变了.那世界的法规都要跟着变.那对于另六十亿人不公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0 13: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shiuyipyuen 发表于 2014-7-10 11:15
我己经多次向楼主申明调制深度28%.是AM发射理论研究的成果.也是国际无盟的规定在用发射指标.全世界的中波 ...

我不是楼主,在与楼主蹩脚设计的辩论中使用了“用85%调制度检验动态范围”的建议,本意是检验其末级信号承载大调制(模拟音乐信号的动态范围)范围的能力,也声明说普通信号发生器在业余条件下对收音机的检测,无意对抗世界标准,也无意对抗总理。
不是我天生愿意砸场子,只是看到违背常识的设计感到不可思议,如:
http://www.crystalradio.cn/forum ... read&tid=255645         
以及本帖,如引起不快我先表歉意,并保证在今后只看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0 13: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孔景元 发表于 2014-7-10 13:02
我不是楼主,在与楼主蹩脚设计的辩论中使用了“用85%调制度检验动态范围”的建议,本意是检验其末级信号承 ...

那个数字是您引用上段楼主的话的.所以上帖是对楼主而言.但我想也要让你知道调制度问题上我曾与楼主有过这样的不同论点.故点击你.看一下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0 13: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总理提点,欣然受之。
业余论坛虽然不要求百分百严谨,但立足实验,分享心得才是初衷。故而看到明显谬误与违背常识的帖子就如鲠在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0 13: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楼主应该进行一些哪怕是简单的计算来解析一个电路,凭空设想可能适得其反。大信号检波,以这种电路产生的中频谐波幅值将会大大增加,形成中频自激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采用普通的三极管并且多级增益同步控制,不会让各级都能工作在较好的状态,如果控制量过大,势必严重影响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电阻,最终可能选频回路失谐严重;在大信号时,如果这个电路能够工作,反向控制可能将放大器驱动到截止的边缘又会造成新的问题;电路设计应该是用最少的元件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不是堆砌许多三极管、凭意志让他们发挥作用,楼主的三极管几乎都是直流耦合的,带来的不稳定可能使得这种电路调试成功难度更高。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0 14: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孔景元 于 2014-7-10 15:00 编辑

把对楼主的最后一段话说完,然后调到休眠模式
问题之一:楼主的末中放虽然有别于常规,采用了升压设计,比ttf2-9的初次级应用传输系数大4.5倍的样子,这样对末级的电流要求可能有点小,如此算来保证动态范围仅需0.25毫安的电流,这是必要条件,应该在设计里给予保证,但恰恰相反,在信号增强需要末级提供大的动态范围时,楼主的电路却做着减小电流的动作。
问题之二:75p的滤波电容与2.2兆欧电阻构成的低通滤波电路的通频带在不考虑分布电容的情况下也不足1千赫兹,如果考虑实际情况可能仅数百赫兹,但对于中频二次谐波的旁路作用却可达2千欧以上,对中频谐波缺乏应有的抑制作用,也就是是说抑制谐波聊胜于无,传输音频却衰减严重,高频部分被切割
问题之三:对agc电路的初衷缺乏认识,agc不是限制灵敏度,是保证接收机不会阻塞,应当保证末级动态范围(末级是接收机防阻塞的关键部位)的同时去采取措施,通常是控制第一级中放的工作点,只有这一级的信号较小,不容易引起失真,加在末级会使动态范围变窄,加在变频级会引起混频效率变化或频率漂移,都应尽力避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15: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孔景元 发表于 2014-7-10 14:56
把对楼主的最后一段话说完,然后调到休眠模式
问题之一:楼主的末中放虽然有别于常规,采用了升压设计,比 ...

讨论问题是为了求得真知灼见,并不是要争个你对我错,希望能与你进一步探讨。如果能够准确击中我的要害,我会心服口服。

我这个电路检波器的设计,使得末级中放不需要大的动态范围。输出同样的音频幅度,末级中放只需要传统电路1/5的动态范围。这意味着如果传统电路末级中放需要1毫安的静态电流,按照你的推断,我的末级中放只需要0.25毫安就够了。这也意味着末级中放管的静态电流可以安全的在几个毫安到0.25毫安之间变化,来获得增益的变化。末级中放增益的动态提高有利于提高小信号的灵敏度,而末级中放增益的动态降低有利于减轻大信号下前一级增益控制的强度,这样就提高了综合性能。虽然“在信号增强需要末级提供大的动态范围时,楼主的电路却做着减小电流的动作”,但却是在安全范围之内的变化,因为初始静态电流远超所需要的最低限度。如果末级中放增益不能动态变化,那么当信号很强的时候,AGC会把前级的电流降到安全范围之下,AGC性能就要打折扣。变频级施加AGC是进一步提高大信号耐受力的方法。虽然可能导致本振频率偏移,但并不会导致接收的不稳定。调谐的时候,总存在一个稳定的点,使得AGC控制下的变频级接收频率对准所要接收的信号。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0 16: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提出问题并尽力解答,发表自己的观点,探讨未知问题,我很赞同;探讨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共同学习提高,沿着正确的方向摸索也需要实时校正才好,捷径没有它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17: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JHXC 发表于 2014-7-10 13:41
觉得楼主应该进行一些哪怕是简单的计算来解析一个电路,凭空设想可能适得其反。大信号检波,以这种电路产生 ...

在小信号状态,AGC电路是不工作的,处于截止状态。只有检波器所产生的直流电压超过电位器所设定的“阀值”,AGC电路才发挥作用。AGC一旦发挥作用,便牢牢的把输出电压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更优化的设计是AGC起作用后,让各级以不同的速率变化其增益。
这个电路的重要优点是检波器的增益很高,得益于检波器最少的从中周中直接提取能量,从而从中周的Q值中获得额外的增益。传统电路末级中周还需要为AGC提供能量,加重了中周的负载。检波器增益的提高,意味着获得同样的灵敏度,中放的增益可以降低,这意味着可以使用接入比更小的中周,中放可以变得更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0 18: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回复,和楼主商榷,另一个问题是:那个共同的偏置电阻470k是不是起太大,可能要远低于100k才合适。因为假设选用的中放I和ll工作时每管需要4uA的基极偏流,那么AGC管的Ic就仅剩下不到2uA了,这种状态下的AGC管子很难正常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0 19: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9011有类似电子管6K3P、6K4的遥截止特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20: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Julie 发表于 2014-7-10 18:19
感谢楼主的回复,和楼主商榷,另一个问题是:那个共同的偏置电阻470k是不是起太大,可能要远低于100k才合适 ...

这个用不着担心。在无输入信号的情况下,这个管子是完全截止的。只有输入信号达到一定的强度时,这个管子才导通起到控制作用。从直流导通而不是交流放大的角度来看,三极管的集电极电阻是大还是小是无关紧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22: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ngz 于 2014-7-10 22:42 编辑

这个是变频级引入控制的电路。
新式检波及AGC方案的超外差收音机2.gif
在静态情况下,双栅管源级的那个三极管是饱和的。当输入信号足够大的情况下,这个管子会脱离饱和状态,双栅管源极等效电阻增大,双栅管工作电流减小,振荡减弱,变频作用也减弱。

某些元件的值相对于上一个图有所修改,图中目前的某些参数值可能还不是最佳。
上面的电路还存在一个问题,集电极输出的稳压电路需要用一个电阻接到9014三极管的基极和电源端启动一下,不然没有输出,以后再给出带有启动电路的版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23: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那个单管电路重新测试了一下9014在不同的静态电流下放大倍数的变化。
对于一定的交流输入信号,在0.14毫安下,输出信号的幅度是0.1Vp-p;在1.64毫安下,输出幅度是0.9Vp-p;在3.12毫安下,输出幅度是1.5Vp-p。
由此看出,9014的静态电流从0.1毫安到3毫安,增益大约变化15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8 03: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