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lq19512003

各种中波线圈Q值的测试,不断添加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9 09: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

[ 本帖最后由 lllsssppp 于 2007-10-29 12:03 编辑 ]
发表于 2007-10-29 17: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1# 的帖子

牌子SatX,其它见短消息。

楼主有机会,测试一下花蓝,到底那种方式绕制的线圈Q值最高?
     
发表于 2007-11-1 00: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铁!

一口7看完!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0: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以前的试验中发现:用粗一些的漆包线绕磁棒线圈Q值不高反低,这使我想起了坛子里有人用花篮线圈插入磁棒,做出的线圈很漂亮,这种线圈的比不用磁棒的Q值高吗?这样制作的线圈是否只有工艺价值而无技术指标价值,还是同时具有这两种价值,昨天做了花篮线圈加磁棒的Q值测试,试验的方法和结果如下:
花篮线圈内经38毫米,用9只大钉子作骨架,用直径0.59毫米漆包线绕60匝。
磁棒用的是直径10毫米长120毫米的中波磁棒。
测试频率795KHz。
花篮线圈插入磁棒前测得:L=100uH,Q=115。
将花篮线圈置于磁棒的一端测得:L=350uH,Q=225。
将花篮线圈置于磁棒的中间测得:L=460uH,Q=252。
从这次的试验得到的数据看,直径较粗的漆包线绕花篮线圈,中间插磁棒后的Q值比起用同样粗的漆包线贴着磁棒平绕要高得多(同样粗的漆包线贴着磁棒平绕的Q值见14楼)!看来用花篮线圈插入磁棒,做出的漂亮线圈不但有工艺价值还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惭愧!我的手艺不行,我绕的这只没有工艺价值!试验照片如下:

[ 本帖最后由 lq19512003 于 2007-11-5 11:49 编辑 ]
IMG_1681.JPG
IMG_1682.JPG
IMG_1684.JPG
IMG_168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1: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不少资料中见到用花篮线圈加磁棒的用法,但从来没有见过蛛网线圈加磁棒的用法,昨天做了一个蛛网线圈加磁棒的试验,试验情况如下:
蛛网线圈的内径是42毫米,用直径0.35毫米的漆包线绕62匝。
使用直径10毫米长120毫米的中波磁棒。
测试频率795KHz。
未加磁棒时测得蛛网线圈:L=270uH,Q=120。
将蛛网线圈放置在磁棒的一端测得:L=330uH,Q=130。
将蛛网线圈放置在磁棒的中间测得:L=490uH,Q=155。
通过上述测试可以看出蛛网线圈加磁棒后Q值提高的不多,这是不是没人这样用的原因?
测试照片如下:
IMG_1687.JPG
IMG_1685.JPG
IMG_1686.JPG
     
发表于 2007-11-5 11: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19512003友绕的花篮和我一样不怎么的,哈,终于有了花篮试验,再用多股线绕一个Q值不超300输您一瓶老白干!祝贺成功!
DSCI0004.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1: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D.XIONG 于 2007-11-5 11:09 发表
19512003友绕的花篮和我一样不怎么的,哈,终于有了花篮试验,再用多股线绕一个Q值不超300输您一瓶老白干!祝贺成功!

你绕的花篮比我的漂亮多了! 请问你照片上的这只花篮线圈不插磁棒时的Q值是多少?
     
发表于 2007-11-5 11: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8# 的帖子

不加磁棒300,加了磁棒380左右,还是1M测。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1: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噢!我看清楚了,你是用多股线绕的,我那个是单股线绕的,怪不得你绕的Q值是300,而我绕的那个不加磁棒时Q值只有115。
发表于 2007-11-5 13: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q19512003 于 2007-11-5 10:49 发表
在以前的试验中发现:用粗一些的漆包线绕磁棒线圈Q值不高反低,这使我想起了坛子里有人用花篮线圈插入磁棒,做出的线圈很漂亮,这种线圈的比不用磁棒的Q值高吗?这样制作的线圈是否只有工艺价值而无技术指标价值,还 ...


您的那个花篮式线圈,相当于60层的△、导线利用率低恐怕是电感量低的原因之一、应该选择13或者15根钉子的。您的实验是否实验说明、电感量上升的时候Q值也随着上升?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21: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济南 于 2007-11-5 13:13 发表


您的那个花篮式线圈,相当于60层的△、导线利用率低恐怕是电感量低的原因之一、应该选择13或者15根钉子的。您的实验是否实验说明、电感量上升的时候Q值也随着上升?

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好像是这样。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22: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L.D.XIONG在实验中发现线圈有抽头时比同样不抽头的线圈Q值要小一些,他建议我也测一下,我今晚做了测试实验,现汇报如下:
共准备了两个线圈做测试,每个线圈都是用7X0.07的纱包线在外径13毫米的有机玻璃骨架上绕60匝,其中线圈A不抽头,线圈B在20、25、30、35、40、45、50处分别抽头。
测试时将线圈置于10X120毫米的中波磁棒的一端,测试频率为795KHz。
测试线圈A:L=220uH   Q=235。
所有抽头均未上锡,测试线圈B:L=205uH   Q=220。
只将20匝抽头上锡,测试线圈B:L=200uH  Q=210。
将20匝和25匝抽头处上锡,其它抽头不上锡,测试线圈B:L=200uH  Q=205。
将20匝、25和30匝抽头处上锡,其它抽头不上锡,测试线圈B:L=200uH  Q=212。
所有抽头都上锡,测试线圈B:L=200uH  Q=205。
从以上的测试结果看,线圈抽头对Q值是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是很大,线圈抽头上锡后Q值比上锡前有所下降,但下降的不是很多。
由于本次测试线圈种类少,测试也不是很严谨故测试的结果不一定具有有代表性。
以下是测试照片。

两个线圈,无抽头的是A,有抽头的是B。

两个线圈,无抽头的是A,有抽头的是B。

线圈A测试。

线圈A测试。

线圈B所有抽头均未上锡时的测试。

线圈B所有抽头均未上锡时的测试。

线圈B只有20匝抽头上锡时的测试。

线圈B只有20匝抽头上锡时的测试。

线圈B只有20匝和25匝抽头上锡时的测试。

线圈B只有20匝和25匝抽头上锡时的测试。

线圈B只有20、25和30匝抽头上锡时的测试。

线圈B只有20、25和30匝抽头上锡时的测试。

线圈B所有抽头均上锡时的测试。

线圈B所有抽头均上锡时的测试。
发表于 2007-11-23 22: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难得的信息!测试一定很辛苦!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22: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济南 于 2007-11-23 22:44 发表
谢谢难得的信息!测试一定很辛苦!

不客气,祝大家玩得高兴。
     
发表于 2007-11-23 22: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q19512003 于 2007-11-5 10:49 发表
在以前的试验中发现:用粗一些的漆包线绕磁棒线圈Q值不高反低,这使我想起了坛子里有人用花篮线圈插入磁棒,做出的线圈很漂亮,这种线圈的比不用磁棒的Q值高吗?这样制作的线圈是否只有工艺价值而无技术指标价值,还 ...

.
不但有.....的价值..而且更多了教育价值...最有价值的帖.......
lq19512003友辛苦了,谢谢!谢谢!谢谢!
............受益啊!!!.......好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9 16: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