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whmks

正确认识单端胆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8 17: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LZ 及这里几乎所有人的概念错误就在于认为一直有一个固定的“直流”的存在。所以LZ的“直流电流随输出功率上升而上升”这个说法不存在。围绕这个观念的讨论也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所谓直流工作点,也许有人称之为静态屏耗。实际上就是在静止状态下,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均为零的情况下,先加一定的电压,电流,以避免功放管进入严重失真的区域,例如截止区。先说一下,也许我是错的,但是我不承认单端电路有什么偏甲之类的东西存在,单端一偏就要出问题。偏甲只存在于推挽电路,其实就是甲乙类。

继续说有输入信号时的情况,一旦电路进入放大状态,就不存在什么直流的事了。在信号的每一点,不管电压还是电流,它的取值和之前说的直流有相关性。以电压举例,如原始有一个3V的直流电压,现有一个峰值为1V的交流信号输入,我们先不考虑放大,放大了也一样,那么,现在这个信号变为一个在4V及2V之间变动的交流信号。这个以前的3V直流已经不存在了。有时考虑它完全是为了方便理解。

因此,你看到图上有一条直流负载线,你就认为这个直流工作点一直存在是错误的观念,实际的交流负载线是曲线。不要认为全是正值就认为有直流存在,只要电流方向改变(变大,变小)就是交流。

其余和大家说的差不多,例如音乐信号虽然看起来不是纯正弦波,但是变化的趋势差不太多,只不过不规律而已。因此可以以正弦波来测试,判断电路的失真,总平均电流增减不大即可判定失真不大。

尽管道理很简单,但是拘泥于书本,崇拜权威的人是理解不了这个概念的。

鉴于这里的情况,我只是发表我个人的观点,对也好,错也好,我不参与进一步的讨论。根本不会有好结果,再次互相攻击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8 18:18: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D711 于 2025-3-28 18:24 编辑

不能把电压从4V变为2V再回到4V就简单理解为有交流电压,流过变压器初级的应该叫有交流成分而不是交流电流吧,难道电子管屏—阴之间是双向导通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8 18: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大联赛 于 2025-3-28 18:39 编辑
HD711 发表于 2025-3-28 18:18
不能把电压从4V变为2V再回到4V就简单理解为有交流电压,流过变压器初级的应该叫有交流成分而不是交流电流吧 ...


直流是管子的工作电压,交流是信号的电压。初级有直流电压,交流电压。次级只有交流电压

补充内容 (2025-3-29 03:39):
工作时初级可测到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次级只能测到交流电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8 18: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shiuyipyuen 发表于 2025-3-28 13:30
还是您说的.通贴缺个失真仪

示波器设置成XY模式也能看到失真,李萨育图形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8 18: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大联赛 发表于 2025-3-28 18:37
直流是管子的工作电压,交流是信号的电压。初级有直流电压,交流电压。次级只有交流电压

IMG_3454.jpeg

这两个是一样的吗?BA都是交流2V?

IMG_3453.jpeg

这个图中,怎样早到对应的B、A、0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28 19: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谢谢各位坛友参与本帖的讨论,因本人水平有限不能对各位提出的一些问题作一一解答,望谅解!
      本帖一共分了二大段六小点,其中已有内容的是第一大段三小点,第二段仅三个题目。第一段中的第一小点大家肯定没有异疑,焦点在第二小点,如果这一点不能成立就没有必要讨论下去。检验是否成立,方法相当简单,请大家有条件的检验后再接着讨论更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8 21: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HD711 发表于 2025-3-28 18:18
不能把电压从4V变为2V再回到4V就简单理解为有交流电压,流过变压器初级的应该叫有交流成分而不是交流电流吧 ...

《流过变压器初级的应该叫有交流成分而不是交流电流》应该是的,也就是从电位器输进来的,被功放管放大的信号交流电压,通过初次阻抗转换感应耦合至次级推动喇叭发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8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m78321 于 2025-3-28 22:20 编辑

回到1楼,非常赞同楼主的发帖初衷(参见1楼)---

1)“在最近的热帖中,各资深坛友众说纷云,弄得大家一头雾水 ,所以感到有必要发一帖请大家讨论、验证和统一”。
2)“如一台满功率8W的300胆机,在纯A类时的功率约0.3W,但随着功率的上升,直流电流也会跟随上升(注:这里有些学问,暂不详说),按此现象就延伸出“偏A类”或“动态A类”的说法(有没有更贴切的称呼大 家一起想)”
   突然感觉楼主是在启发我(们)(就是想我这样的,以前粗略知道一些单甲,但没有认真思考过),通过重新审视单甲一些基本问题,才能知道一些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东西。因为我知道楼主已经验证出了一些东西,但不想一股脑自己说出来,那样额头上会都是包--挨砖,让我们自己去认识、理解、发现一些问题的答案。
   因为这一点,我才喜欢这个帖子,,,,,

补充1:
对一楼的问题,个人觉得“动态单甲”四个字可能好一些,因为偏甲会被从文字上理解成偏离甲类(指单端,因为推挽当然经常偏离甲类,偏到甲乙、乙类,,,),而且“动态单甲”既不影响又有别于“滑动甲类”的已有概念。

补充2:
其实有捷径(认知上)从“滑动甲类”转移(过渡)到“动态单甲”,只要不滤波、不延迟(时间上不滞后、幅值上无阈值)、既不要“滑动不足”也不要“滑动过头”,做到这几点就是新的“动态单甲”。

补充3:
对我个人老说,觉得自己处于讨论中学习阶段(不想在没有彻底理解之前动手,也缺乏测试经验,,),可能有朋友很快进入自己的验证阶段,过了这两个阶段,就能实现“两岸”统一了。

补充内容 (2025-3-29 10:36):
我是先查阅的是老晶体管收音机的滑动甲类为什么能够输出功率比单甲大,当然必须注意晶体管的集电极最大耗散功率与胆管的最大允许屏耗的限制因素不一样,胆管散热相对要难一点。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8 22:18: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输出变压器B-P、功放管屏-阴,可以等效为上下两只联动的可变电阻,当有信号输入时,B-阴的总阻值保持不变,则电流不变,这是理想状态,如果总阻值变了,电流自然也变,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等于是失真,至于这失真的原因需要进一步探讨,但这不是楼主开此贴的探讨范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8 22: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m78321 于 2025-3-28 22:29 编辑

俺对这一点有些疑虑:80.4mA 上涨到97mA(?这个也可能记错了),这样对应多大的失真?这可是20%(如果是89,那也是11%)的涨幅啊,如果只有几个mA变化俺就认了。因对数据计算愚钝,目前只凭粗浅的理解,个人脑子里暂时还不能支撑是由于失真的结论。--只谈主观感受,不是争论哈

补充内容 (2025-3-29 09:42):
楼下坛友翻看了,俺眼睛有疾,直接引用补充在这里:“当达到最大功率9.5W时,直流电流上升到97.5mA”,就是说上升了17.1mA,是因为线性不好?前级带来?栅负压安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8 22: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线性理想的管子,做甲类放大时工作电流的有效值是不变的,现实中,没有线性特别理想的管子,所以虽然是按照甲类设定的工作点,但工作起来还是会出现工作电流的波动,但是线性好的管子波动小,线性差的管子波动大,此外,还跟输入的信号有关,也跟管子是否有负反馈有关。这都是理论可以分析或者推论出来的,用不着非要再去实际测试,验证这个推论,当然也不反对验证。

实际观察到的这种工作电流的波动,认为是滑动甲类并不合适,因为所谓滑动甲类是为了降低功耗,人为的去设定一个信号检测环节,根据信号的大小来调整工作点,这个调整的范围是很明显的,范围是较大的。而前述的那种工作点的波动,范围还是比较小的,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后,可以几乎消除那种额外的波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8 22:38: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楼主所说的最大功率时,是从次级测还是初级测,如果从次级测得,考虑到变压器的转换效率,初级端可能已超了,当然可能还有别的原因很复杂,我想查下去也会是个无头冤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8 22: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大联赛 于 2025-3-28 23:18 编辑
HD711 发表于 2025-3-28 22:38
不知道楼主所说的最大功率时,是从次级测还是初级测,如果从次级测得,考虑到变压器的转换效率,初级端可能 ...


初级测是直流管功率(功耗),次级测是推动喇叭的有效功率(交流)。电路里交流和直流分清楚了不会无头案。
《转换效率,初级端可能己超了》,当然要超,超的是经功放管放大的交流信号电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8 22: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大联赛 发表于 2025-3-28 22:48
初级测是直流管功率(功耗),次级测是推动喇叭的有效功率(交流)

楼主说:当达到最大功率9.5W时,直流电流上升到97.5mA。那应该是指后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8 23: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HD711 发表于 2025-3-28 22:52
楼主说:当达到最大功率9.5W时,直流电流上升到97.5mA。那应该是指后者?

不知道你的单端机焊好后是怎么调试的,功放级的电压和电流是怎么设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30 06: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