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3-28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m78321 于 2025-3-28 22:20 编辑
回到1楼,非常赞同楼主的发帖初衷(参见1楼)---
1)“在最近的热帖中,各资深坛友众说纷云,弄得大家一头雾水 ,所以感到有必要发一帖请大家讨论、验证和统一”。
2)“如一台满功率8W的300胆机,在纯A类时的功率约0.3W,但随着功率的上升,直流电流也会跟随上升(注:这里有些学问,暂不详说),按此现象就延伸出“偏A类”或“动态A类”的说法(有没有更贴切的称呼大 家一起想)”
突然感觉楼主是在启发我(们)(就是想我这样的,以前粗略知道一些单甲,但没有认真思考过),通过重新审视单甲一些基本问题,才能知道一些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东西。因为我知道楼主已经验证出了一些东西,但不想一股脑自己说出来,那样额头上会都是包--挨砖,让我们自己去认识、理解、发现一些问题的答案。
因为这一点,我才喜欢这个帖子,,,,,
补充1:
对一楼的问题,个人觉得“动态单甲”四个字可能好一些,因为偏甲会被从文字上理解成偏离甲类(指单端,因为推挽当然经常偏离甲类,偏到甲乙、乙类,,,),而且“动态单甲”既不影响又有别于“滑动甲类”的已有概念。
补充2:
其实有捷径(认知上)从“滑动甲类”转移(过渡)到“动态单甲”,只要不滤波、不延迟(时间上不滞后、幅值上无阈值)、既不要“滑动不足”也不要“滑动过头”,做到这几点就是新的“动态单甲”。
补充3:
对我个人老说,觉得自己处于讨论中学习阶段(不想在没有彻底理解之前动手,也缺乏测试经验,,),可能有朋友很快进入自己的验证阶段,过了这两个阶段,就能实现“两岸”统一了。
补充内容 (2025-3-29 10:36):
我是先查阅的是老晶体管收音机的滑动甲类为什么能够输出功率比单甲大,当然必须注意晶体管的集电极最大耗散功率与胆管的最大允许屏耗的限制因素不一样,胆管散热相对要难一点。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