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HD711

关于输出牛的电容,可能有个误区,大家来探讨一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6 14: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超人胆 发表于 2024-8-26 13:37
根据电容的原理。

垫纸厚了减少了分布电容,一定,因为两极间距离大了。

你这说得不够严谨:
1,垫纸厚了,改变的是初/次电容不是分布电容,分布电容无数无量,谈不上增加和减少!,除非你把初次电容等同分布电容。
2,初次电容虽然大了,但如果这个电容的介质材料很理想,音频范围内响应平直,则这个电容就可以等效为一只纯电阻,最后可能改变的是电子管的负重,频响基本不受影响(请看我前面的分析),所以我说“不一定”。
3,用大铁芯,接触面是大了,但改变的主要还是初/次电容,理由同第1,但铁芯大了,铜线就粗了,R0就小了,信号走Cx 通道的机率也小了,所以我说“不一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6 14: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超人胆 发表于 2024-8-26 13:44
线圈的狗皮膏药贴的太多了。

别看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26 14: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26 14: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26 14: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HD711 发表于 2024-8-26 09:11
其实并不复杂,归根结底还是名词概念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怎样理解“分布”一词(又称为潜布),我是从中 ...

虽然不会做牛,也不会做机,但还是想说说

变压器的分布电容无非就是匝间,层间,组间,杂散这几个参数,这里的杂散是对铁芯,对屏蔽罩的。

分布电容的产生原理:任何两个存在压差的绝缘体之间都会形成电容。

再看看蜂房绕法是为了避免哪一种?

Z字形回线为了避免哪一种?

层层垫纸为了避免哪一种?

初级分段又是为了避免哪一种?

再回到楼主画的一些图

CX(匝间/层间)对高频影响更大一些,因为绕法复杂,变压器的关键工艺就在这里,值钱的地方也在这里。

而C2(组间)与漏感形成敌对,一般都会做些妥协,多夹的话,次级用粗线,串联也可有效降低。

而且有次级不接地的手段可选,相对而言组间电容处理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26 16: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0.01mm厚的特氟龙薄膜我都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6 16: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老曹 发表于 2024-8-26 16:36
0.01mm厚的特氟龙薄膜我都有。

用它来DIY电容,用在喇叭分频器上,性能一定会很优秀,我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6 17: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刀尖踢踏舞 发表于 2024-8-26 14:55
虽然不会做牛,也不会做机,但还是想说说

变压器的分布电容无非就是匝间,层间,组间,杂散这几个参数 ...

……分布电容的产生原理:任何两个存在压差的绝缘体之间都会形成电容……


这一句,要把“绝缘体”这几个字去掉,理论上0.000…1欧电阻两端也存在分布电容,初级电阻上百~数百欧,当中有数不清的分布电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6 1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赵云百万军中藏啊豆那样,即便告诉了你操军的确切人数,你也无法   “事  前 ” 知道赵云将会掉几根毛操军将会损失几个兵,即使现在叫赵云再闯一次也是如此,唯一可办的是   “事   后 ”  去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人能活着跑到终点,对于分布电容也是一样,我们只能用耳朵或仪器,对比一下输出和输入,看看具体少了哪些东西,每一刻的结果可能都不一样。
所以我说,分布电容只是一个概念的存在,它对高频的影响也只能是一个概念的存在,不可以提前计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26 17: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山老曹 于 2024-8-26 17:31 编辑
HD711 发表于 2024-8-26 16:51
用它来DIY电容,用在喇叭分频器上,性能一定会很优秀,我想



TFL1.jpg

TFL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6 17: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口水啊~~
你太强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6 17: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中的金属膜是怎样搞到的?要是能把它卷绕成无感的就更牛逼了。 IMG_1214.jpe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26 19: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HD711 发表于 2024-8-26 17:41
当中的金属膜是怎样搞到的?要是能把它卷绕成无感的就更牛逼了。

你不会不知道吧,除了金属化膜以外,还有金属箔。

铜箔电容。

铜箔-1.jpg


纸介电容,0.01mm的纸箔。

微信图片_20220713093306.jpg

1500V100UF的纸介油浸电容和10UF的纸介油浸电容:

三剑客.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6 21:14: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RIFA的亮点是做成无感结构,看你上面的电容,Z=70+欧,这电容的优势还能进一步发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26 21: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HD711 发表于 2024-8-26 21:14
这个RIFA的亮点是做成无感结构,看你上面的电容,Z=70+欧,这电容的优势还能进一步发掘。

我的铜箔电容,做到第四代了。哪里是这么简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9 07: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