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3-29 11: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天爱玛丽 于 2023-3-29 12:23 编辑
感谢楼上两位量子隧道和岑蓉络阳老师的精彩评论,
这样就理解一些老烧为何要在运放反馈电阻旁边预留电容的作用了,
没有人能预知PCB布线后的线路阻抗是否合适,这不失为一个好的补救方法.
运放早期主要目的是应用于直流运算,
在时域中任意一个时间点都可以看作一个直流状态,
应用于音频领域的运放,内部电路会引入一些负反馈电容,以衰减高频端增益,
这些小电容都是无阻尼的,反馈相位超前90度的信号,测试方波时边沿出现过冲波形,
所以才有了最大输出时频率值的概念,这个因素是设计之初人为引入的.
但是有效输出频率上限都很高,一般都在MHz级别,只是输出幅度小了,
负反馈并列小电容,则可以将衰减的高频再补偿回路,简单的负负得正.
电压反馈型再将超前90度的高频信号注入负反馈端,改善高频失真,
这种方法注定了对某些频点起作用,也受实际线路的分布参数影响较大.
也是因为内部小电容的无阻尼特性,运放都会有一个工作最佳的增益值,
有的运放手册会提供最佳增益曲线图,有的没有.
增益小了可能过冲,增益大了可能欠过冲,或者反过来,
这时就可以改变外围电阻调节增益,找到最理想的增益点,
输出端并列小电容改变负载容抗也是一个改善波形的办法,
这类运放用于音频电路坏处不大,用于电压比较(例如稳压电源采样比较)则效果不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