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小鬼头

合作设计基于mcu的数字式电容ESR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26 17: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abbey_tom 发表于 2023-3-26 13:28
多谢太师指教,
本来就是准备用单片机激励。
电路当然并不复杂,

miniRCL 硬件并不复杂,几个运放也只是跟随器,连恒流都没有
miniRCL.png


它在程序上使用了正交乘法实现虚实部分离从而可将 R 和 X 分离测量出来,而普遍的“ESR”表其实不管这事...

非虚实分离的“ESR”表,基于单片机而非模拟电路实现的还有一种是 TT,我也评测过,结果不太好,但可能是没有采用 4 线测量的缘故,我建议你也同时参考一下 TT 的测量原理,因为 TT 的电路实在是更加简单到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6 17: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abbey_tom 发表于 2023-3-26 13:28
多谢太师指教,
本来就是准备用单片机激励。
电路当然并不复杂,

相对而言,这是更简单的基于单片机的 ESR 测试方案,具体你可以参考其原型设计 TT 的文档

如果只是出于楼主“精度要求不高、简单易做且成本低的”目的,我认为它更有研究价值

无标题esr4.png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6 18: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考虑四线制,起码在线路上有相应的引出端,便于灵活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6 18: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washu 发表于 2023-3-26 17:46
相对而言,这是更简单的基于单片机的 ESR 测试方案,具体你可以参考其原型设计 TT 的文档

如果只是出 ...

好的,多谢washu老师提供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6 18: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你们出成品让我们可以购买一个玩玩,价格别太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6 1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希望能出个成品或套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26 21:48: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鬼头 于 2023-3-26 22:09 编辑
washu 发表于 2023-3-26 17:46
相对而言,这是更简单的基于单片机的 ESR 测试方案,具体你可以参考其原型设计 TT 的文档

如果只是出 ...


感谢washu的参与,你跟闻太师一样,担心电路过于复杂,心意已收到。

我本来想慢慢展开,看你们大伙也比较关注,我改了主意:先把我心目中最后的完整电路模样给出,见下图。

这个电路图中间的Cx为待测电容。已有的元件参数是按暂定的测量上限为19.99欧,最小分辨0.01欧来选取的。按我使用指针式esr表的经验,这样的测量范围已满足了绝大部分维修实际需求(不能满足的,只能靠4线法解决,不是现在2线法力所能及的)

估计除其他一些元件参数需要确定外,最终电路就是图中的样子,元件数量也相差无几。整个电路只有1块双运放,比你俩推荐方案的运放数量都少。

这个电路已加入了我在指针式esr表使用、能经受住直接测300v直流电压考验的保护电路。而且输出的是dc信号,也就是,不需要mcu负责ac/dc变换,应该可以减轻mcu的资源要求和编程难度,令mcu在编程和成本方面可以得益。

补充:如果mcu资源厉害、编程上又能解决ac/dc所带来的所有难题,那么,第2个运放及其后面的元件还可以省去,电路变得超级简单。
892429ED-FD68-4190-9C7D-6C0E1997BF6B.jpe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6 22: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abbey_tom 发表于 2023-3-26 18:17
好的,多谢washu老师提供资料。

TT (含 ESR)原始作者链接:
https://www.mikrocontroller.net/articles/AVR_Transistortester

Github:
https://github.com/kubi48

有关文档均可在 Github 下载到,可能要科学下,如果不行我再发你邮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6 22: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400多就可以买1个成品,其实也不贵,仪器仪表还是去买更合适,毕竟人家经过市场检验并改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6 22: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鬼头 发表于 2023-3-26 21:48
感谢washu的参与,你跟闻太师一样,担心电路过于复杂,心意已收到。

我本来想慢慢展开,看你们大伙 ...

不是“担心电路过于复杂”,而是“使用 MCU 的意义”

因此我说了两个方案,

第一个也是闻太师坛友的意思,就是 miniRCL 方案,它已经是一个成熟的 DIY LCR 了(当然不是成熟的商品 LCR)
第二个其实也是非常成熟的方案而且很多坛友都买过,就是 TT,它也能测 ESR

第一个方案如你所说也不见得简单,起码运放更多;你的方案通过一个 LPF 把来自 MCU 的方波滤成正弦波然后第一个运放做电流源第二个运放精密检波,其实是最优解:使用模拟电路的情况下

但我的意思是,相比第一方案既然都用运放了,第一方案作为正经(虚实分离)LCR 用处更多,而一个单纯的 ESR 表又有点“不太有用”的样子(人心不足蛇吞象)

所以我牵扯出第二方案,它...实在是太简单啦,一个运放都没 只需要几个无源器件就行,成本和硬件难度可减到最低:几乎不使用任何模拟电路

你的方案不用 MCU,直接一个 ICL7106(7107)也行,是否使用 MCU 意义不大,其实完全不需要楼主参与。

所以我建议楼主不如直接攻关第二方案,因为同样的这个方案不需要你参与也可行 如果它靠谱的话(需要攻关论证),它无疑具有最低成本最简电路最易制作的优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6 22: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等到老师们再出一个作品了。现在最起码板子好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26 22:35: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ashu 发表于 2023-3-26 22:18
不是“担心电路过于复杂”,而是“使用 MCU 的意义”

因此我说了两个方案,

你说的“不需要模拟电路”的方案,我不了解。

但我的方案里,只使用icl7106/7107时,还是有差强人意的地方。一是没有现成的激励源。二是不能测薄膜电容容量。即使能测,也要查表才知道结果,作为数字表,用起来很别扭。

因为测薄膜电容时,受隔直保护电容插入的影响。如果把保护电容去掉,虽然能测了,但此仪表又丢掉了他的坚固性优于lcr电桥的突出特点,得不偿失。

有了mcu,通过他的运算,把保护电容的影响因素扣除,从而可以解决这一矛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26 23:05: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ashu 发表于 2023-3-26 22:18
不是“担心电路过于复杂”,而是“使用 MCU 的意义”

因此我说了两个方案,

“所以我建议楼主不如直接攻关第二方案,因为同样的这个方案不需要你参与也可行  如果它靠谱的话(需要攻关论证),它无疑具有最低成本最简电路最易制作的优点”

楼主是我,而不是....

我明白你的意思,就是让abbey_tom研究tt的那个极少元件的方案。

如果tt方案能为我们所用,当然好,我也不用费神去合作设计。

但我想指出的是,有2个维修中的实际需求要注意满足:

1、可在路测量(即不需拆下元件就能测)。电路上,需要把测试电平控制至足够低。

2、设置有足够坚固的保护电路。因为维修中有时会遇到没放完电的电解电容,存储的电压可达300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6 23: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看网上说成年人不做选择题么,一共也没几个方案,而且都不复杂,把每个方案都做一遍多好,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27 01:00: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ashu 发表于 2023-3-26 17:46
相对而言,这是更简单的基于单片机的 ESR 测试方案,具体你可以参考其原型设计 TT 的文档

如果只是出 ...

看了你这里贴的英文内容,大概知道这个tt测esr的基本原理:

1、给电容充电时,测一次电容两端的压降Udiff。此压降包含了2部分,一是纯电容这部分的压降Uc,二是内部esr上的压降Uesr,这个压降等于充电电流乘以esr。

2、断开充电连线,只测电容两端的压降,此时没有充电电流,测得的是为纯电容的压降Uc。

3、把Udiiff减去Uc,就得到Uesr。用Uesr除以充电电流,就可计得esr值。而充电电流的大小是由引脚端口的外接电阻决定,电阻值已知,因此也可得到充电电流值。

4、mcu测Udiff,实际是正向充电时测1次、反向充电时测一次,以避免电容电荷累积而测不准。加上断开充电线测1次,共3次为1个完整的测试周期。而为了避免每次测到的电压太小影响精度,采用测128个周期累计求和取平均的方法得到计算用的压降值。

5、此页英文给出的esr计算公式没看明白,应该是与端口外接电阻的取值设计有关,这里没作相关介绍。

——————-

从上面看,只要把端口外接电阻的取值选取恰当,就可以满足在路测试的低电平要求(现在给出的值好像已能满足要求)。

至于保护电路,把我原来用在指针式esr的移植过来用,从原理上看,应该也不会影响这种形式的esr测试。

因此,abbey_tom可以考虑直奔此方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8 17: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