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changwanren

DIY仿红灯745电路五波段调幅部分收音机(陆续整理发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3 12: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牛,武汉小花老师你俩都是木匠中的战斗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4 04: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3、高、中、低放电路板元件焊接完毕。
高放版(图15).jpg
高放板制作(图16).jpg
中放板(图17).jpg
低放板制作(图18).jpg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4 06:54: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工程!看得眼花缭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4 0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sgeli_sh 发表于 2022-5-2 18:43
听了录音,各波段效果太好了!那波段开关是否没有连锁?等常老师后续介绍!

波段开关没有连锁,使用是只能按下某一个波段。若按下波段开关两个或更多。则不能收到电台,但也不能造成损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5 04: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4、机壳的制作:
      受加工工具的限制,对于本人来说,制作机壳有一定的难度,又不想在制作机壳上花钱买材料,制作机壳的材料都是捡来的装修用的边角料。
机壳前脸采用的是白色亚克力板加工,切割采用一个微小电锯。
       机壳前脸的边框,采用捡来的薄铝片,此铝片两面有漆,一面为白色,另一面为棕色,前脸的频率指示标度,是采用热转印法,转印到薄铝片的白色一面上的。直接转印到亚克力板上,亚克力板承受不住转印的温度。
机壳前脸制作(图19).jpg
机壳前脸制作(图20).jpg
机壳木板加工(图21).jpg
机壳组装(图22).jpg
微小电锯(图23).jpg
薄铝片(图24).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5 07: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angwanren 于 2022-5-5 07:09 编辑

    三、整机内部结构布局:
     此布局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由于空间大,磁棒与中放板,低放板可以做到较远的距离,有利于消除由于反馈带来的自激和噪声。
结构布局有千万种,个人有个人的偏爱,各有侧重,我的认识是没有最佳,能够消除相互影响,使其稳定工作就好。
     拉线结构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带有减速轮的双联转向与大传动轮相反,造成刻度盘左边为接收频率高端,由于小轮以固定,没有再改。
结构布局(图25).jpg
调谐结构(图26).jpg
结构布局(图27).jpg
结构布局(图28).jpg
结构布局(图29).jpg
结构布局(图30).jpg
顺便发一个调试过程中接收标准时间标准频率发波台的视频,网址: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g2Njk5MzY0MA==.html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5 07: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changwanren 发表于 2022-5-5 07:07
三、整机内部结构布局:
     此布局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由于空间大,磁棒与中放板,低放板可以做到 ...

既大气,又漂亮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5 15: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机壳用亚克力的做似乎更好看些,纯粹是个人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5 16: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赞!赞!必须点赞!!!
不过相对于悬臂联接两个双联来说俺更倾向于用拉线盘联接(振荡联的拉线盘用得比天线联和高放联更大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6 07: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angwanren 于 2022-5-6 07:34 编辑

    四、调试:
      我觉得业余DIY收音机是三分制作,七分调试。PCB板的走线设计和结构布局设计决定了最大稳定的不自激增益,但是实际增益能够做到多大,关键在调试。
    1、音频低放板的调试:
低频调试非常顺利
(1)在调试过程中,避免烧毁功放管,首先把R129阻值调到最小,调整R119,使中点电压为电源电压的二分之一,然后调整R129,用示波器监测,刚好没有交越失真为好。调试中功放管的电流调到12毫安,交越失真消失。低放总电流18毫安。双踪示波器输入和输出波形比较,幅度失真较小,只是频率为10KHz时,输出和输入相差较大。
200.jpg
1000.jpg
10000.jpg

(2),音调控制:高低音调电位器调到最小时,1KHz左右幅度最大,低音100Hz处幅度可降低9分贝。高音5KHz处可降低4.6分贝。高音音调电位器调到最大时,低音100Hz处比1000Hz提升6分贝,高音5000Hz可提升6分贝。
测低放幅频特性.jpg
测低频幅频特性a.jpg
高低音最小.jpg
高低音提升.jpg
  (3)、试听,选择扬声器
    通过手中的几个扬声器试听,还是口径大的扬声器放音效多好,手中的一只飞乐扬声器与另一只相同口径的橡皮边扬声器比较,飞乐扬声器中音明亮,灵敏度高,但低音不如橡皮边扬声器,最后选择了橡皮边扬声器。
扬声器1.jpg
扬声器2.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6 10: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牛人,牛机,牛效果!加分,加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7 05: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2、中放板的调试:
     (1)调静态电流(增益粗调)
      中放为小信号放大,总是要追求如何获取最大增益,最佳匹配可以获得最大增益。但在实际应用中,不需要达到最大匹配,中放管的输出阻抗可以达到100-200千欧姆,而负载阻抗一般只有10千欧姆左右,下一级的输入阻抗与中周内阻也没有达到最大匹配,中放的最大增益受三极管Y参数和电路布局的限制,调到最大稳定增益即可。当中周的匝数比一定时,通过调整两级中放管的静态电流,来调整中放增益,静态电流变大,中放增益变大,调到够用即可。
调整电阻R67,使二中放电流为1.4毫安。此时二中放三极管基极对地电压为1.6伏,二中放发射极的R72电压为0.95伏,二极管D6D7两端电压为1.2伏,R71和R73两端电压为0.31伏,检波二极管两端电压为0.09伏。0.31/(10+3.9)=22.3uA,0.09/10=9uA,22.3-9=13.3uA,所以检波二极管正向导通的电流为13.3微安。二中放静态电流调整完毕后,测得一中放发射极电阻R59两端电压为0.3伏,0.3/470=0.63毫安,为了满足设计的0.75毫安,将R59换成390欧姆,0.3/390=0.769毫安。静态电流调整完毕。
      增益测量:当给中放输入10微伏465KHz中频电压,中频检波前输出51毫伏,电压放大倍数5100倍,增益为74分贝。
中放AGC.jpg
     (2)调整中频幅频曲线
       双中轴的耦合电容的大小决定于幅频曲线的形状,调试中将耦合电容的数值取7p,觉得幅频曲线很理想,略有双峰,通频带8.5KHz,偏调±10KHz,选择性达到大于40分贝,达到1级收音机要求。
中放幅频调试.jpg
中频465.jpg
中频465a.jpg
中频465b.JPG
     (3)、接收试听发现,中放增益过高,无台时,底噪沙沙很大,将一中放管发射极的390欧姆电阻改回470欧姆,将二中放的1.4毫安电流适当的调小。感觉底噪适当为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8 05: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angwanren 于 2022-5-8 05:22 编辑

3、高频电路板的调试:
     高频调试是最难的,决定着灵敏度能否达到预计指标。
高频调试的主要任务:
  (1)调谐输入回路的最佳匹配。
  (2)高放电路的最大稳定增益
  (3)本振的最佳输出电压
  (4)最佳同步跟踪统调
(a)初调静态电流:
      将R65由10千欧姆换成3千欧姆,使D4和D5两端电压为1.3伏。此时本振为0.33毫安,觉得太小,将R68的2千欧姆换成1.5千欧姆,本振电流为0.44毫安。混频管的发射极电阻R13由1k换成2k,得到混频静态电流0.35毫安,高放管电流预调到静态电流0.6毫安。
(b)本振输出电压的调试:
       本振的输出电压,对混频噪声影响很大,加大本振输出电压,会使混频增益变大,混频噪声也随之增加,所以本振输出电压有一个最佳值。
      本振的输出电压的大小,对相对灵敏度影响很大,对于本振基波混频,输出电压在100-200毫伏之间较合适,采用二次谐波的本振要在200-300毫伏之间。为了使本振输出电压在100-200毫伏之间,需反复的改变本振线圈的匝数比,不要怕费事。调试中,把本振管的原集电极串联的1千欧姆电阻改为100欧姆。
      调试中发现对于本振电路,原电路设计,对于DIY不太合适,为了保证各波段本振输出电压都达到设计要求,只靠改变本振线圈的匝数比很难完成,需要在本振线圈与本振三极管发射极的耦合串联一个适当的电阻,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线圈的耦合也需要一只适当的电阻,不同的波段,电阻的阻值不同。这个电路最好不要简化。
调中波本振电压.jpg
中波本振调试a.jpg
(c)同步跟踪粗调:
      在频率低端接收到一个电台,调整输入和高放线圈电感,使声音最大,在频率高端找到一个电台,调整如入回路和高放回路的微调电容使声音最大。在整个波段内接收电台,检查自激情况,由于初始高放增益设计较高,出现自激的可能性很大。出现自激可以在高放线圈初级并联一直适当的电阻来消除,最好还是减少高放线圈初级抽头的匝数来降低增益,保证高放线圈的高Q值。
(d)同步跟踪精细统调:
    本振回路的垫整电容和调谐回路的垫整电容是按计算好的数值选取的,选不到合适数值的电容,采用小数值的瓷片电容并联。调试中要想同步跟踪状况良好,中波同步跟踪是最难统调的,中波要保持高Q值,他的通频带就很窄,对统调同步跟踪要求精准度很高,调试中必需掰动花片,尽力的使最大偏调控制在小于5KHz。短波同步跟踪调试很轻松完成,因为短波通频带比中波宽的多,即使偏调几十KHz,对灵敏度降低影响很小。
调试结果:中波四点的最大偏调做到了 2KHz(频率低端)3KHz,4KHz和6KHz。
中波同步跟踪掰花片.jpg
中波中点跟踪a.jpg
中波跟踪b.jpg
随带发一段短波2同步跟踪统调的视频: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g2Nzg2MTQwOA==.html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8 06:47: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得真好!我也想仿几个老机,67-4和工农兵403,可惜我实力不行,只能干看着别人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8 13: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机的抗像频干扰指标:短波3大于16分贝,短波4大于12分贝。达到一级收音机指标。
短波3跟踪a.jpg
短波3跟踪b.jpg
短波4跟踪a.jpg
短波4跟踪b.jpg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9 09: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