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4-21 11: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次顺手还做了有关输出0位的仿真,仿真目标是求出上臂电路的内阻。
因为整个电路与常见的电路不同,对于输出0位的控制来说,他的内阻是很高的,因此,输出0位电压的实际大小与负载情况关系特别紧密。也就是,没有接负载(喇叭或实物电阻假负载)时,即使(测得的)输出0位电压比较高,比如楼主1楼说的0.8V。但实际使用时(即接上喇叭负载时),由于内阻与喇叭的DC电阻构成一个电压衰减器,喇叭上得到的DC电压会比空载时测得的低得多。
仿真时,用1K电阻取代喇叭负载,在电源中加入10HZ的扰动电压,通过测量扰动电压、喇叭两端得到的低频AC电压,可计得上臂电路的内阻。
用仿真图片上的读数可计得,上臂电路的内阻约为5.6K(即近似等于偏置电阻)。由此可见,整个输出级的内阻与喇叭负载构成的分压器,衰减比率是 5.6k/2与8欧姆之比,即是350:1
因此,如果楼主当时测的是空载时的输出0位DC电压,那么接上8欧姆负载(喇叭或电阻)后,按上述关系推导,此负载上实际得到的DC电压约为800mV/350=2.3mV.
同样地,正负电源电压的不对称,也会因为这个分压器的关系,被大幅弱化为原来的约1/350倍。类似地1K反馈电阻引过来的0位电压偏差,也将被弱化为原来的8/1000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