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Hongxiang

OCL电路中点电压不为0求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9 17: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没看到扬声器保护电路,不怕烧箱子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19 17: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糊涂啊 发表于 2022-4-19 17:18
好像没看到扬声器保护电路,不怕烧箱子吗?

这是16MM甘光电影机的扩音机,好像这类扩音机都没有扬声器保护电路。但是电源进线处有两个保险管,功放级故障保险丝经常会烧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9 20: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致 看了一下图纸,电路的设计有问题。1  R46和 R41确定了整个低放部分的电压增益大约为21倍左右。变压器后面的功率输出部分是射极输出电压增益基本等于1,输入推动变压器的变比不知道,不过一般情况是降压的,升压的可能几乎不存在。BG8,BG9的电压增益由R40和R38决定等于3倍。所以R46和 R41的负反馈回路是根本不起作用的。2   输入推动变压器的初级通过C23好像是接地,但是电路不完整无法确定。这样的话变压器初级没有直流通过,由于电磁特性的原因,信号的交越失真是无法避免的,即使输出级的静态电流有300ma也无法消除交越失真。3  电路输出端R59这一路串联了一个20欧的电阻,喇叭的阻抗是8欧,输出功率在这个电阻上面消耗60%,这样的设计欠妥当。整个电路如果做局部调整无法解决问题,建议找合适的电路重新制作彻底解决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19 21: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3042775020 发表于 2022-4-19 20:00
大致 看了一下图纸,电路的设计有问题。1  R46和 R41确定了整个低放部分的电压增益大约为21倍左右。变压器 ...

你好,谢谢你的专业分析(我是个业余爱好者,增益计算这部分还看不懂)。这是完整的电路图,R59是用来降压接机内喇叭的,外接音箱时会自动断开R59这一路。照您这么说,也许这个电路设计就是先天缺陷,没法局部改进,也只能捣鼓捣鼓玩玩了。
11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9 22: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Hongxiang 发表于 2022-4-19 16:06
我曾经把R45断开,这样正负电源就平衡了,测量中点电压是0,所以我一直觉得是正负电源不平衡造成的。

这种电路还是在输出串个电解改成OTL的比较好,对于失真要考虑上、下两对管子是否匹配、静态电流是否合适?适当调整上偏流电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9 22:19: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3042775020 发表于 2022-4-19 20:00
大致 看了一下图纸,电路的设计有问题。1  R46和 R41确定了整个低放部分的电压增益大约为21倍左右。变压器 ...

不对。

末级的那4只管子看似是接成上下推挽的射极跟随器形式,放大倍数略小于1,但实际上,他们是工作于共e极放大器形式。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9 22: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电路的中点电压是靠元件的一致性来保证的,前级耗电不会大于50毫安,如果电源正常的话,区区50毫安是不会造成正电源跌落的,除非电源功率过小或是有故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9 22:43: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电路的输出级上下臂,站在输出0位电压的角度来考虑,可分别视作为上下2个Vbe的倍增器,其中,上臂倍增器的两端电压由Vbe、R47与R48之比决定,也就是,上臂大管的Vce近似等于Vbe*(R47/R48),Vbe为上臂两管的Vbe之和。

就楼主所遇到+0.8V的输出0位电压问题,可通过减少R49的值来予以矫正。

至于小音量出现交越失真,则需要增大输出管的静态电流来克服。同步增大R48、R50,可达到这样的目的。

需注意的是:1、不能一下子就把R48、R50的阻值增大得过多,否则容易烧管。2、看电路,没有设温度补偿,容易出现热崩溃,所以,静态电流也不宜过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9 23: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负载0.8V是故障机,空载0.8V正常,无直流反馈的机器有点漂移正常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9 23: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zfjct 于 2022-4-19 23:35 编辑
Hongxiang 发表于 2022-4-19 15:35
谢谢指点,调整起来很复杂的样子,有时间再试试。之前大功率管全烧坏过,现在每次测试都很小心。我觉得这 ...


不要相信全盘否定的看法,这个电路是可以正常工作的。
4楼减小R47/R49与23楼增大R48/R50作用是相同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9 23: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来说就是调整BG10-BG13管子的偏置电阻值,改善工作点在线性区避开截止区来避免上下管推挽过程产生交越失真,上臂与下臂偏置电阻相对的微调改善BG10,BG12和BG11,BG13的导通等效平衡降低中点偏移电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0 00: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对。

末级的那4只管子看似是接成上下推挽的射极跟随器形式,放大倍数略小于1,但实际上,他们是工作于共e极放大器形式。


如果按照末级输出管工作在共发射极状态考虑,负电源的回路可以解释,但是正电源回路我无法理解,因为正电源这边管子的集电极是直接接电源也就是接地的,如果说工作在共发射极状态我无法理解,请层主 说明一下。另外如果按照共发射极状态考虑,这时候的电压放大倍数是β乘以负载电阻除以信号源内阻。这儿的负载电阻就是喇叭为8欧,信号源内阻是R51或者R52和输出功率管的输入端电阻的并联值,功率管的输入电阻等于β乘以功率管发射极电阻再加上功率管基区电阻的阻值(功率管基区电阻的阻值我不太清楚暂时按照200欧估算),如果按照功率管的β值为50倍来估算,即使电路工作在发射极状态,电压放大倍数也很有限。这是我个人的 看法,如果有出入再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0 00: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类输出电路 除发射极电阻外本级自身不带反馈,也没有大环路直流反馈 要中点为零 可以调节R47,或R49.。

如果不熟悉调整可以用并联电阻方法比较安全, 比如1K左右电阻并联在R48或R50上(不能同时进行),

观察中点电压有变化就可以进一步调整。调好中点电压,还要检查静态电流是否合适。 最后才可接入扬声器试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0 01: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电源负载是串联在发射极输出 不介入输入回路 与串在集电极是一样的。

单级电压放大倍数应该要加入输入变压比参数。

这类线路要根据管子输入曲线 选择合适的信号源内阻 负载, 可获得最小失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0 08: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当年为了赶非OCL的OCL时髦而搞出来的一个失败设计,变压器驱动的OTL不应该直连扬声器的,那样风险不是一般的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7 11: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