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6-18 08: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ooty 于 2020-6-18 08:51 编辑
六月了,天热,蚊子多,偶尔上论坛玩玩嗡嗡的,你说拍吧搞的一脸血,好歹也是一条命。
还是做个结吧,结扎一个帖子,总比崩漏着污染少一点,烂尾贴的时代,很少上来玩了,人性的本位主义从古至今从来不会变,容不得说别家的孩子好,得称赞这才叫才懂规矩,鲁迅先生说,中国大概是太老了,倘若你说要剪了辫子,他们便跳起来说,这成何体统。
这个图纸实际上有很多争论,主要是新时代在玩,玩了的说好,可是基本上都会被老前辈喷成垃圾,其实这是HIFI的指标党 与HIEND的音乐党的派系之争,前者服务与曲线指标,后者服务与听觉,典型的案例是爱因斯坦的奇葩胆机,怪头日脑,指标很LOW,可是音色却非常感人。好在就此讨论的论坛视乎重新在认知,给于了正面的评价,曰:偶次谐波的失真对音乐感染力具有贡献,甚至来说,吉他放大器与音响激励器企图制造这种失真,这正是这个电路的LOW处所在,LOW得其所。青菜萝卜,各有所好。以好坏论之,便又落入丑陋的人性二元性劣根里去了。
很多小众管子其实声音很好的,某些热门管子,仅仅是服务与商业需要的钱包而已。比如我的211直热单端,音质很好,不喜欢。而此类垃圾,虽说很LOW,可是口味对口,可能自己是重口味吧,没办法。你不能说人家周润发扫大街很LOW吧,人家喜欢扫。
发个递进版上来吧,我想告诉新生代,不要走入指标的死循环里,相信自己的耳朵,音响器材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与听觉,而不是仪器指标,音响系统里,90%的失真发生在音箱里,另外部分的80%发生在功放与喇叭的配合上面,因此你应该把投资放在音箱上,放在功放与喇叭的匹配上,麦景图研究CIRCLOTRON成就了自己,其实不过是部分解决了喇叭与功放的自动匹配上而已,这却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号筒喇叭,即使是MP3手机播放,搭配这类很LOW的电路,你可以清晰的分辨出每一件乐器,而不是一碗连乐器都分辨不清的稀饭。听音乐未必需要端坐大堂,火电水电各种滤波,各种镀金,很简单的配置,您同样可以进入HIEND的海洋,以音乐润养自己的人生。
当然也许我是错的,作为一个音响老戏骨,虽说四十年老烧,脑子比较笨,烧坏了脑子也很正常,。
如果此贴给您带来不适,我深表歉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