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7-3 11:54: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dts 发表于 2020-6-30 23:16
今晚才有空坐下来看了这个楼主发起的这个帖子,首先还是要欣赏楼主的探索精神,给论坛带来一丝的生机。感谢 ...
感谢你的回复,借你良缘,我想还是把演进在推一步吧,实际上新时代对电子管已经很陌生,我也是一知半解,老一辈对电子管有深厚的,如果有出现错误,请指教。只是把电路重新摆放一下,我们看到了长尾推挽的本质,如果末级两管一样,尾巴不在了,如果不一样,需要设置双电源,后续的回旋切换跟去掉电阻一样简单,点到为止。
主要特点是复合横流源与两组放大电路互为幻影,并且下臂推动上臂的时候互为补偿,所谓的管子非线性相互补偿,这是极其重要的性质。
有人说6c3推不动6c19,其实等于再说老三篇的末级推动技术是个残疾人。半残废。
等效拓扑的并列模式如图,下一贴提供一个实用电路,源自1940年俄罗斯【无线电与电视】杂志。串联回旋的实用电路我就不公开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