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Lee_88

几块张丝表和老表的比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3 23: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grandchen99 发表于 2016-7-23 14:17
先生想得太多了,实际上指针式游丝万用电表的线性是很好的,比起张丝表来要好得多,完全没有必要那样做 ...

较软的游丝在不同摆位下由于重力的作用难免会产生可觉察的影响. 即便是用较硬的游丝的表头对摆位也是有要求的. 绝大多数仪表的刻度盘上都对摆位是"水平"或者"垂直"有一定的要求的.
设计精良的表头可能不需要一表一盘也能不超差, 但是据说很多高档标准表也还是采用了一表一盘的做法. 而这些表的表头品质应该也不一般. 所以一表一盘的做法对好的表头是锦上添花, 对低档表头则可能起到 "一白遮百丑" 的功效. 在目前的情况下, 系统纠正先生提到的那些指针表设计生产中的不足已经不太可能. 就好比一个足球队从前锋到后卫都存在严重问题, 这时最无奈的也许还有点用的办法就是弄一个神一般的守门员守在门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4 00: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Lee_88 发表于 2016-7-23 14:19
眉版的想法不错,实际上这种系统的成本不低,首先是照相,因为镜头的成像都是有畸变的,因此要用畸变很小的 ...

如果相机光轴与动圈的转轴共线, 那么任何具有轴对称特性的畸变都不会影响其对角度的测量. 这也正是我要求用高分辨率相机的原因. 如果采用伺服跟踪系统, 那么对摄像头的要求更低, 甚至是早期的QQ聊天用的 VGA 分辨率摄像头都足够用了.

当然在完成实图像数据采集之后, 后面确实还有不少工作要作. 但是考虑到经过这样单独绘制表盘的仪表在一定条件下完全"消除"了测量的非线性误差, 这个亮点对提高销售业绩应该是有帮助的. 如果收益大于成本投入, 难说没有人会真这么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4 02: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randchen99 于 2016-7-24 02:20 编辑
MRBM 发表于 2016-7-23 20:30
说错了,是游丝表.应该不是故障,而是缺陷,我接触过好几块500型都这样


游丝表如果有回零差一般来说是更换动圈,但也有极少数高手是通过研磨轴尖来修复,不过在我们矿坛里我还没有见到过。回零差一般比较小,最多是1/3格或者1/4格,如果要求不高可以忽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4 02: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眉间尺 发表于 2016-7-23 23:48
较软的游丝在不同摆位下由于重力的作用难免会产生可觉察的影响. 即便是用较硬的游丝的表头对摆位也是有要 ...

就好比一个足球队从前锋到后卫都存在严重问题, 这时最无奈的也许还有点用的办法就是弄一个神一般的守门员守在门口了.

//////////////////////////////////////////////////////////////////////

精辟!
但是我想除了守门员之外其他足球队的队员还是须要严格地挑选的,哪有把烂竽充数的踢足球人随便拿来当足球队的队员的呢?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4 09: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4 09: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涨丝表没有回零差,涨丝表的灵敏度可以做得较高。但涨丝表线性没有游丝表的好,涨丝表也较脆弱,涨丝在受到强裂的振动时容易断裂(尽管某些商家宣传得如何如何,这是个不容置疑的问题)。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23: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眉间尺 发表于 2016-7-24 00:05
如果相机光轴与动圈的转轴共线, 那么任何具有轴对称特性的畸变都不会影响其对角度的测量. 这也正是我要求 ...

我觉得厂家应该不会在这方面花心思,这是隐性的指标,即使花大力宣传,但买表的人不会带一标准源去现场检测的,而价格、是否外磁表头、是否PCB或开关板、是否贴片等显性的东西更容易让买家做决定。
指针表宣传精度如何如何可能号召力不大,对精度有要求的人不会买指针表,买指针表的人看重的不是精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5 00:25: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grandchen99 发表于 2016-7-24 02:29
就好比一个足球队从前锋到后卫都存在严重问题, 这时最无奈的也许还有点用的办法就是弄一个神一般的守门员 ...

系统优化属于治本,眼下不具备推广的条件。一表一盘是治标,是权宜之计,相对容易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5 00:47: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ee_88 发表于 2016-7-24 23:40
我觉得厂家应该不会在这方面花心思,这是隐性的指标,即使花大力宣传,但买表的人不会带一标准源去现场检 ...

未必。只要能看懂首楼图片内容的人,很自然会选择曲线平直且靠近横轴的那种表。也许将来这种曲线就像是扬声器的幅频特性曲线一样成为指针表的基本参数之一。
虽说指针表精度不怎么重要,但是如果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有选择的余地,谁会轻易放弃这个机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8 10: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支持grandchen99的观点。相同加工精度时游丝表线型好于张丝表。张丝表精度高不等于线性好。是表盘标识精度高重复性好,其实游丝和张丝各有优点。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普通表张丝完全能满足要求。你会发现严谨的德国佬就没有从来生产过使用张丝的普通万用表。现在也只有日本坚持大量使用张丝表头。如果说张丝表好于游丝表就有点过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8 23: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ee_88 于 2016-7-28 23:22 编辑

德国现在基本上不生产指针表,还能买到的只有MA1H,这是一款很老的设计,九十年代就和永跃厂合作生产。
较早将张丝表头大量用于万用表的应该是美国的辛普森,我认为那时的表头在技术上还不过关,我的这块260表的度盘并不均匀,是左疏右密的,和47楼的63表度盘类似。
2000年以后的张丝表头万用表主要是日本和台湾的,日本的基本上都是张丝表头,台湾的低端表也有游丝表,而台湾的张丝表用的是日本表头。现在的日本张丝表度盘的不均匀性已很低(33楼和39楼的图片),应该说是技术上的进步。
我认为现在的张丝表比游丝表好,是依据手上张丝表的度盘均匀性和与游丝表的对比实测数据,手上的游丝表有二十多块,度盘的均匀性都比不上39楼的度盘,但坛友手中也许有。
有坛友指出可以采取调整游丝长度的方法,使上下游丝不对称来改善游丝表线性,从原理上说应该是有效的,但这属于有针对性的调整,和重绘表盘是异曲同工。
只有没经过针对性调整的量产表之间进行比较才有意义。
要说明一种观点,就要有实测对比数据和图表作为依据,否则就没有立足点了。也希望其他坛友能给出自己的测试数据,以便共同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9 18: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总体上张丝表头的结构比游丝表头简单,安装、调试、维修都方便许多,换张丝就比换游丝容易,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日本的张丝万用表很常见,应该是他们较好地解决了张丝制作材料的韧性问题,弹性与韧性兼顾,加上优秀的支撑设计,日本的张丝万用表表头不容易摔坏。我国当年应该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上海遵义电表厂试制了mf11和mf13,据说还有mf17,南京电表厂生产了mf24和mf24-1,这些张丝万用表都没有形成气候,留存下来的更是寥寥无几。从一个不怎么起眼的万用表,也能看出我们在材料和工艺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9 18: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在同等条件下,感觉张丝表头比游丝表头成本低,这应该也是日本大量采用张丝表头的原因吧!我们由于没有较好地解决相关问题,只能采用结构相对复杂的游丝表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9 19: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ynkmljx 发表于 2016-7-29 18:23
另外,在同等条件下,感觉张丝表头比游丝表头成本低,这应该也是日本大量采用张丝表头的原因吧!我们由于没 ...

同意。相同工艺水平下,张丝成本更低,加工更容易。也许我没有理解其中的奥妙。我感觉修张丝更容易,基本不用调整,张丝的张力由上下弹簧片控制。修游丝表调整工作要多一些。从表芯受力来看,如果是水平使用张丝要优于游丝。垂直使用相反。等有时间做个对比测试看看差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9 19: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Lee_88 发表于 2016-7-28 23:03
德国现在基本上不生产指针表,还能买到的只有MA1H,这是一款很老的设计,九十年代就和永跃厂合作生产。
较 ...

德国现在依然有大量指针表使用。不同与我国的是。表头都有专业大厂生产。比如西门子。早期的标准表(40-80年代)西门子也是张丝表头。后期由数字表取代。从指针表头机构的变化上看,各大表头生产厂也在不断探索各种形式的结构。张丝表头万用表就是日本厂家成功的探索和推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6 09: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