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Lee_88

几块张丝表和老表的比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6 08: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一下用于这次评测的老108表,度盘也是左疏右密,非线性较明显。
DSCF007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6 08: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块80年代的63表,换过外壳,我以前的帖子有过介绍,度盘的非线性更明显了。
DSCN303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6 08: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dick_C 发表于 2016-7-16 05:49
我也有一块张丝表头的万用表,表盘直流刻度看不出左疏右密。实际上,游丝也有非线性的问题,所以,游丝表头 ...

张丝表头如果采用螺旋式预应力张丝就可解决此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6 09: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randchen99 于 2016-7-16 09:03 编辑
Lee_88 发表于 2016-7-16 08:52
这是一块80年代的63表,换过外壳,我以前的帖子有过介绍,度盘的非线性更明显了。


游丝表头度盘的非线性有多种原因,上图的非线性主要是为了增加下部游丝的长度,借提高表头灵敏度(原来MF63、MF64的磁钢是用于小表头的磁钢,如果把这个磁钢用于大表头必然会显现表头的回零不尽人意等弊病,所以上四采用了没有办法的办法),增加了表头的下游丝的长度后,这样一来虽然线性就变差了,但表头的灵敏度提高了,回零变好了,动圈可以少绕了,电流档的内阻可以做得低一点。牺牲的线性可以从通过重画表面来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6 11: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比较赞同"sunstar126"坛友在"改制指针表之---绝版79张丝表"这个帖子的77楼的分析: 磁隙的均匀程度与装配的同心程度对非线性的贡献更大.
在现有技术水平和成本的限制下, 非线性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 但是非线性本身不是重点, 重点的是非线性的一致性是否很高.
如果非线性的一致性很好, 甚至不需要绘制多套表盘就可以获得较好的测量精度.

比如电动式表头, 非线性特性中包含二次函数和三角函数关系, 但是如果动圈与定圈的绕制精度和装配精度有保障, 做到只用一套度盘通吃所有表头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6 11: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眉间尺 发表于 2016-7-16 11:14
我比较赞同"sunstar126"坛友在"改制指针表之---绝版79张丝表"这个帖子的77楼的分析: 磁隙的均匀程度与装配的 ...

一般来说磁隙的不均度对线性的影响并不太大,动圈大都是在较匀强的磁场中运动的,即使磁隙稍有不准确,万用电表的精度也往往在规定的精度以内,只要用一套表盘就足够了,但很多厂家在制作万用电表时往往是为了吸引消费者,制作了新的款式,调用了新的游丝、新的吊丝。有的厂家的新的技术人员还没有完全地懂得老一辈制作万用电表的绝招(比如要怎样的工艺才能保证线性良好),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唯一的办法只有重新画一个表面来解决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6 12: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ee_88 于 2016-7-16 12:21 编辑

这点我赞同,三和的表实际上就是一个表盘通吃的,右下角的4F2并非度盘编号,因为所有能找到的EM7000图片都是这个4F2,包括经销商和广告商及TB的图片。
另外,得益表的度盘上只有2000 911007字样,这应该是出厂年份和出厂号,而不是表盘的特别编号。
要做到一致性好,主要还是要减少人工干预环节,表头的制作和装配过程由机械手完成,人工部分最多就是装配外壳和校准。国内厂家一直是手工作坊式,根本不可能达到高的一致性,所以五花八门的度盘就出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6 15: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忽视刻度盘与动圈组件的匹配,特别是30表线性的误差绝大部分与刻度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6 16: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6 16: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randchen99 于 2016-7-16 16:53 编辑
青龙枫叶 发表于 2016-7-16 15:40
不能忽视刻度盘与动圈组件的匹配,特别是30表线性的误差绝大部分与刻度有关。


老牌30的线性误差甚小,刻度盘看来都是等分的,但后来出的(新)30型就不是这样的了,这主要是改动了下游丝的长度,减少了动圈的内阻,减少了动圈的绕制圈数,并使其表头的灵敏度不变。(新)30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电流档的内阻的。但这样做扰乱了原设计的初衷,表头的线性变得很差。所以新30型的线性的每次改变表头的表面都得重新画制了。

原来具有良好线性的表的上下游丝的长度比例是一定的,是不能随意更改的。新30型更改了上下游丝的长度比,当然线性会改变,当然表面得重画。

补充内容 (2016-7-17 08:20):
无独有偶,MF30型的改进型──MF41型(老表)不但线性出奇地好,还能处处压线。这个表不愧为哈精工称号,叹!叹!叹!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22: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ee_88 于 2016-7-20 23:09 编辑

我的两块30表(上四74年和永跃87年)的度盘都是左疏右密,且比较明显。
30表线性不好设计上也有一定的原因,因为30表的15V电池在侧边,并且有较厚的档铁,由于体积的要求,档铁紧靠表头,对表头的一侧磁场产生了干扰。
368表也有这个问题,但368表在表头的另一测装上5号铁壳电池后,对磁场的干扰有一定的平衡作用。
15V电池和档铁安排在表头的顶端,而5号电池安排在侧边会好一些。将两个电池都安排在表头顶端更好,如47表和一些大体积表。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1 03: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Lee_88 发表于 2016-7-20 22:50
我的两块30表(上四74年和永跃87年)的度盘都是左疏右密,且比较明显。
30表线性不好设计上也有一定的原因 ...

错!先生想当然!
你没有看我上面的贴,新30型的表的线性主要是换了下游丝(你这个表也是新30型表),使下游丝的长度变长了,改变了游丝弹力的互补作用。不管你铁块放在这一侧还是另一侧,对磁钢线性的影响是较小的。这是因为即使左右磁钢不对称,动圈从指针的零位转动到90度,不管你如何改变左右磁钢的强弱,始终是动圈的一侧强,动圈的另一侧弱的,对线性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10: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74年的上四30表应该不是新30表。
这是经过实验证实的,档铁的存在改变了内部磁场,取下档铁后表头的灵敏度会提高,指示特性也会变化。
如果在取下档铁前测某电压正好压线,取下档铁后调后面的电位器也使其压线后,表头的线性也发生了变化,这很容易验证,实际上,利用铁块或小磁铁干扰内部磁场是改善线性的一种方法。
我上面给了几块表刻度都明显不均匀,不能都归为游丝的问题,只能说游丝是一个方面,磁场的不均匀对线性的影响也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10: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只要认真去测一些老表的话,会发现即使仔细调整支架的位置,使从前面量铁芯位于磁隙中央,此时从后面量往往铁芯是稍有偏离的,这是支架或磁钢的加工精度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1 10: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Lee_88 发表于 2016-7-21 10:31
74年的上四30表应该不是新30表。
这是经过实验证实的,档铁的存在改变了内部磁场,取下档铁后表头的灵敏度 ...

不认同你的观点,看来你还没有看懂我的文章和我写过的关于这方面的全部论述。动圈是双臂的,是两头的,即使这一头磁性强那一头磁性弱也无多大关系,这个你想过吗?对总体的线性影响也不会太大,主要是游丝,你调过游丝吗,调整过万用电表的线性吗?注意:我们这里说的是线性,而不是灵敏度和精度。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6 09: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