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347|回复: 90

:) 消声室聆听经验总结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9 04: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qfans 于 2016-6-29 13:50 编辑

去年和合作的一位朋友准备建造一间接近理想状况的喇叭房,因为之前我是搞录音的,所以从录声的最初原理出发,和朋友探讨多日,梳理了我们认为的一些常见的房间误区,最终一致决定建造一间消声室作为我们的日常喇叭房,同时也作为测试房间使用。

  建造过程经历很多波折和困难,历时六个月,终于建造完成。本来造一个房间听音乐,并不值得什么去大书特书,建好快一年了,没什么想说的,只是最近有一些朋友提出了半是好奇半是疑问的一些问题,使我萌生写一点什么的想法,这样可以给更多人参考。
  我想了一想,在消声室有过听音乐经历的人不会很多,而在这个环境里常年累月听各种类型音乐的人就更少了,我的这点经历也许在其他朋友看来真的具备了一些代表性,从这点看来可能真值得写一写吧,所以真的写了。但也只是想到哪里写到哪,欢迎坛里老师批评。
想进一步了解的,自然会去买一些书本资料来了解这一方面的基本理论。我这也只是对书本的二次贩卖而已,重点我都已经提到。所以如有提出问题,原则上不准备回复。

一.为什么把喇叭房建成了消声室

从录音的角度观察,发烧友通常容易混淆两个不同领域的边界
1.将录音空间的声学处理与回放空间的声学处理混淆,没有清晰的知道这两块之间的区别和边界在哪里,盲目模仿录音棚去处理自己的听音空间。
简要来讲,录音空间是在均匀扩散的基础上才考虑吸收,而回放空间是在均匀吸收的基础上再考虑如何将剩余声能扩散,且特别注重不能发生早期传播的扩散。

2.不能把录音师的工作准确理解为唱片艺术的一部分,盲目追求和现场比较,对于录音艺术与现场演奏艺术之间没有清晰的边界理解
基于以上两点常见的边界混淆,发烧友通常会犯下A+B=A的错误。A,录音内容中的空间信息;B,回放场合的空间信息。
我们的目标是努力削弱B的影响,尽量让A无障碍的回放出来。所以不考虑任何扩散措施,而是将打到墙壁之上的声能尽量全部吸收,创造出一个无声反射的空间,让A内容中的信息量畅快而无染色的播出来。
(下面这句解释已经给很多朋友解释过无数次了,这里再解释一次:全吸收空间绝对不会造成声音干瘪,它不会吸收喇叭出来的任何直达声能,只将打到墙上的声能给吸收掉, 声音是干还是湿,只取决于所播放的唱片,该空间对此保持中性,不会额外添加任何染色)

二.建造过程

1.测量房间长宽高,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房间简并模式
2.根据测量结果,结合主箱的参数,确定吸收截止频率
3.根据截至频率计算出尖劈模块的宽度,并确定填充材料的容重和吸收系数
4.根据简并公式的计算结果,观察高频部分的共振情况,以此参考确定出尖劈的高度和开角
5.根据尖劈底部的宽度开始在墙上打龙骨,龙骨框架之间的宽度即尖劈模块的底部宽度(喇叭房要处理五个墙面;测试房要处理全部六个墙面,地面做浮筑处理后拉钢丝网)。
6.定制钢架
7.定制覆盖布
9.定制、裁剪填充物
10.安装吸收模块

(强烈建议:不要使用任何玻璃绵或者矿岩绵作为填充材料,因为只有薄薄一层透声布包裹着,很容易发生穿透飘落,对健康影响极大)
(补充提醒1:应对房间的面积缩水有心理准备
一般20平的房间做完吸收后大约还可剩11平-13平;通常是截止频率设定越低,占用室内面积也越大,但有一种较少见情况,就是房间原比例非常糟糕,经过计算后发现在高频某处有较强的共振,势必要把尖劈的高度延伸到这个对应频段来处理,这时候也会发生占地面积骤然增加的情况
补充提醒2:务必做好十足的消防工作
我们这边做了这些:所有的照明线路节点全部采用无铅锡焊接,音响线路用煤矿下井电缆单独铺设,线路套防火管线,只采用钨丝灯照明,不使用LED\节能灯等带电源模块的灯具,安装了烟雾探测头和视频监控头,配置了多只灭火器,消防栓距离房间在十米以内)

三.半年多的听音体会

1.有脑颅微疾的人,会在房间内有耳鸣或压迫感,轻微人群会在半小时后消失,敏感人群则短时间不能消失不良感
2.正常人会在一分钟多后即适应
3.距离侧墙过近(10公分以内)听音,靠墙的那只耳朵会感觉失聪,但离开一定距离后即消失。其实是墙壁吸声能力太强,导致两只耳朵感受到的声压差过大,偏离了一般的听觉经验,就会产生这种错觉
4.这种无声反射空间具有良好的催眠作用,人很容易在听音乐时候睡着(胎儿在妇女的子宫内,即是处于一个典型的无声反射空间;只是人在出生以后,多数人在此后的一生中再无体验无反射空间的经历)
5.真正实现了发烧友梦寐以求的空间小而声场大,光线很暗的时候,听觉感觉上像在寂静的旷野。基本上唱片内容是多大的录音空间,听觉上就会准确的体现出这个空间
(我珍藏有一辑寺院师傅赠的雁荡山密宗宏觉法师唱颂《六字大明咒》CD,录音之佳媲美任何发烧CD,开始时候的一段自然场录音的密宗仪轨,播放时候简直就象把山谷搬到喇叭房里了)
6.音乐细节分毫毕现,密度感极佳.但糟糕的录音也会毫不留情的暴露出来
7.立体声播放系统的包围感变强,当把音量调节为真实人声音量或真实乐器音量大小时候,结像感非常优良,更可贵的是可以很明显的听出唱片录音中的高度信息
8.再也不用考虑靠墙距离这回事了,不管怎么摆放箱体,墙都只是一个惰性的参考,不会反射任何声音,摆位变得很轻易,只要考虑内凹角这一个节点就可以了。

(以后可能还会做补充和整理)


以下图片由我那只耐摔的诺基亚手机拍摄

IMG_20151204_043132.jpg



IMG_20151204_043244.jpg



IMG_20151204_043310.jpg



IMG_20151204_043353.jpg



补充内容 (2016-9-12 00:07):
第二页20楼有关于相位的补充答复

补充内容 (2016-10-5 12:14):
用我的诺基亚录制,消声室播放朱哲琴唱片“黄孩子”
http://v.qq.com/x/page/j0334gcdzn6.html[/media]

补充内容 (2016-11-4 18:52):
第三页36楼有著名工业设计师西安张教授的实听记录。

补充内容 (2016-11-26 10:58):
西安张教授审听 http://www.crystalradio.cn/thread-961492-1-1.html

补充内容 (2016-11-26 15:20):
42楼有新的补充。

补充内容 (2017-2-7 13:49):
我接待过来听的人也大约有百人左右了,有不适感的只有两个  

人们的对舆论的心理 对一百个人中那98个人的顺畅体验不着笔墨,对那2个人是如何不舒服的特别强调   

只有当事人才能真正体会那两个人的体验报告的影响是如何盖过那正常98个人的  人啊 呵呵

补充内容 (2017-5-30 15:22):
追更:表面材料是透声布

补充内容 (2018-1-28 16:12):
使用高性能全频系统,经由本房间重播,由于同时消除了(近似认为已经完全消除)喇叭的电声相位问题和房间的空间相位问题,,这时候只要给音频信号中添加一个反相信号,就会出现头后发声的结像,且结像清晰稳定。

补充内容 (2018-1-31 01:19):
再次提醒一个理论事实:人耳对立体声的感受是建立在“四个差”的基础上的:时间差,方位差,响度差,频率差。
你稍加思考就不难得出结论:房间里的反射声(扩散)是对这四个差的抹平和削弱。

补充内容 (2019-2-23 22:52):
最近在网上找到文献了
房间是15年建造,当时确实没有这方面的生理学现象研究。前段时间年底闲暇,再找终于找到有人在17年做了这方面的实证研究。
作者是清华大学物理声学实验室主任,联合了耳鼻喉科方面的专

补充内容 (2019-2-23 22:53):
联合了耳鼻喉科方面的专家一起做的样本人群实验。

论文地址:http://www.doc88.com/p-3758404287130.html
作者采访视频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_tAWKcz5-0XnRO6NvgCP-w

补充内容 (2020-4-10 10:15):
才发现张教授审听记录的链接发错了  实际记录是在本贴的56楼!链接里那个是一个唱片录音技法相关的讨论贴

补充内容 (2020-4-10 10:18):
才发现张教授审听记录的链接发错了  实际记录是在本贴的36楼!链接里那个是一个唱片录音技法相关的讨论贴,有当时的审听的一些照片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12-11 06: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消声室的设置,本来是用于声学器件测试用的,用于人耳聆听音乐不太合适。

若用于人耳聆听,应当在完全消声的基础上,再注入约37dB~40dB响度的粉红噪声,以此来营造人耳最适合的安静环境。

完全没有噪声的环境对人类不适合。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1 13: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y.qfans 发表于 2016-9-10 19:26
不会。声音的吸收是声波能量在多孔性结构内摩擦以热能形式消耗掉,四棱锥的形式会在锥形顶部有较多泄露空 ...

我是进去长时间耳呜那种,感觉象把五磅水瓶口放于耳朵旁,

你与某人说话,要是没对准他说,尽最大声音嚎吼,他都听不到

就象到了星空的荒原,世界只剩下自己的孤独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9 06: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消声室一般人做不到。但是 “声音是干还是湿,只取决于所播放的唱片” 非常理解,
用耳机就可以鉴别。一直认为通过CD等收听的最好的还原是 原录音室的声音 而不是现场
的声音。和过去不同现在有的录音歌手离话筒很近,减少了声音通过空气传播的感觉,
要是在现场听 可能感觉还不如C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9 09: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因为我家的环境不理想,无法做一个好的影音室,所以,我买了森海塞尔的HD580和耳放来听音乐。谢谢科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 19: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究好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 16: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3 15: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这一套装修下来的成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4 16: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渴!还想看...请楼主继续!另“...计算房间简并模式”和文中别处“简并”一词,均是“简化合并”的意思吗...请回复一下,谢谢老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7 15: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啊,一直想弄这样一个视听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1 18: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maojc 发表于 2016-6-29 06:16
消声室一般人做不到。但是 “声音是干还是湿,只取决于所播放的唱片” 非常理解,
用耳机就可以鉴别。一直 ...

   现在录音上是制作技术进步了,录制技术其实处于退步状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2 03: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14: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胎儿在子宫内的时候,就是在一个无声反射空间里直接接受声波能量的振动。我们从娘胎里生下以后终其一生基本是再无机会体验无声反射的的空间了。长大后在社会上混这几十年,接受了太多既有观念的框框,重新回到无反射空间,会有一种特别的踏实感觉。
在这个房间里睡觉极少做梦,而且入眠速度非常快。经常是我一首曲子还没播完,沙发上听音乐的人里就有人睡着了,睡着了播放大鼓都不会惊醒来,看似不可思议,在这个房间里却稀松平常。本来是做一个喇叭房,但做好后收到了太多意外之喜悦。现在觉得这并不是一个音乐房了 更像回归之处 一个朋友说 这个房间就像世外桃源
这种无声反射下的深度安静非亲身感受是难以描绘的的。 确实,这个房间对我们工作室来说,并非一个简单的音乐房了,开始对这个房间有了特别的感觉。
一个做瑜伽班的朋友来听过,他说这就是他找了多年的空间,只是装修造型太奇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5 22: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想去体验一下!
我只进过电波暗室,消声室公司好像也有,但是没机会去体验。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6 00: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瞎猜一下. 如果将所有尖劈做成四棱锥是不是消声效果会更好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0 19: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眉间尺 发表于 2016-9-6 00:02
瞎猜一下. 如果将所有尖劈做成四棱锥是不是消声效果会更好一些?

不会。声音的吸收是声波能量在多孔性结构内摩擦以热能形式消耗掉,四棱锥的形式会在锥形顶部有较多泄露空间,无法达成有效多的孔阻尼摩擦。而这种“一正一反”的结构和安装形式可以很好的实现声波能量在微孔内的阻尼摩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0 20: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想到这个房间里去睡上一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3 18: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