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12-5 10: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qfans 于 2018-12-5 11:17 编辑
从理论上来看 存在两个需要关注的点:一是强吸收的房间等效于无声学边界 在这个条件的支持下,我们可以认为处理后空间的是大还是小,是不碍事的。二,那么大小涉及到什么呢,其实是喇叭的立体声早期传播干涉。简单的理解,可以简化为就是你能拉多开。如果你的是落地大喇叭,你处理的过于小了显然是不合适的,墙壁倒是不会形成反射干涉了,喇叭之间形成传播干涉了;如果只是间距拉不到1.5米的小书架,你怕的是什么呢,那就是无所谓的事情了,随意做多小都可以的。
你提到的直接覆盖海绵的方法,因我没有测试过不同容重型号的海绵的吸收系数,无法回答是否可行。简单的看法,是参考尖劈的制作,目前没有看到用海绵制作尖劈的案例,我个人猜想是因为海绵的微孔结构是类球体状的,而吸音棉的微孔是条索状的,是否因为这个差异导致某些频带的声能无法有效穿透海绵层呢?无法穿透的频带就意味着这个声域的声能不能转化为摩擦热能消耗掉,又是那个吸收不均衡的老问题了。究竟如何,不得而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