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9-13 10: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wjx591010 发表于 2015-9-13 07:59 
按照11楼图,我是这样估算,流过负载Rfz电流为lrfz,调整管Q1选最大电流=3XIrfz的,Q1的Ib=Irfz/贝它,Z1的 ...
你这个是我所看见的最有价值的回贴!
1、调整管的选取最起码的要求是最大允许电流不小于最大工作电流,所以您选3倍是合适的。
2、三极管的Ib=Ic/hFE(注意不是β!——虽然都是电流放大倍数,但一个是直流一个是交流)没错,但要注意的是对一个现实存在的三极管来说,hFE的数值与Ic、Vce和温度都有关系。并不能简单地把万用表上的hFE档测试的数据拿来用,在这里是要用最大电流下且Vce在设计规划的最小压差下时的hFE的测试值。
3、关于稳压管的工作电流:一个是最小稳定电流Izmin,工作电流小于这个电流时,其稳压特性会变劣。另一个要注意的是稳压管的功耗不要超过,并且考虑到实际散热条件与标准散热的差别,要留有足够的余量。一般来说,用在其1/3左右还是比较合理的。比如说1/2W的6.2V稳压管,设计其最大工作电流不超过 Izmax=0.5W/3/6.2V=27mA。
4、关于R1的选取,要注意的是C1两端的电压在不同的工况下是不同的!所以要考虑不同的工况下的情况(最坏情况下):空载时,C1两端的电压最高,达到Ucmax,而此时调整管的Ib=0,也就是说流过R1的电流都需要稳压管消耗掉。那么为保证稳压管的功耗不过大,则R1>(Ucmax-Uz)/Izmax (Uz为稳压管的稳定电压)。而另一方面,当满载时,C1两端的电压要降低,并且是波动的,为了保证稳压管的稳压性能,我们希望在“谷点电压”Ucmin下流过稳压管的电流不小于最小稳定电流,也就是:R1<(Ucmin-Uz)/(Ibmax+Izmin)。
5、关于调整管两端的电压(压差),我们总是希望小些,但要保证最坏的情况下调整管仍然工作于线性条件下——满载时“谷点电压”时调整管仍然处于线性放大区。也就是说“最小压差”希望尽量低些。
6、调整管的散热主要考虑调整管的最大功耗和散热条件。保证调整管不发生过热而失效。最大功耗往往发生在满载时,其值的计算时压差要用该工况下的平均压差——该工况下Uc的平均值减去输出电压。
7、C2的作用是对通过R1"漏"过来的纹波进行滤波,对于工频全部整流来说,其最主要的成分是100Hz。要想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则需要其在100Hz频率下的容抗远小于R1的电阻值。也就是Xc=1000000/(2*3.14*100Hz*C)*K<R1 (K为Xc与R1的倍数,一般取3——20倍),即:C≥1590K/R1 (式中C的单位是uF,R的单位是Ω,K=3---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