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3-17 19: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aihao 发表于 2015-3-17 16:52 
首先谢谢前辈的回复,关于第一问题,可能我问的有问题,50/80兆后,覆盖变小,肯定对电视机本振要求高了, ...
兄弟客气了,现在明白你的意思了 。
你所疑问的,也正是我当初构思这部短波机时所困惑的事情,甚至比你担心的更严重,因为没有用电视高频头接收短波的先例,也没查到有使用有源晶振做本振的资料,所以这个螃蟹还是我来亲自尝尝,看是不是“嘎嘣脆!鸡肉味儿的”。
1、起初构思时,首先想到的是频率漂移,在没有锁相环,手动调谐的情况下,接收短波尤其是单边带时会不会漂到天上去让我手足无措。现在看来这个担心多余了,影响本振漂移的最主要因素是设备的温升(实测冷热机之间频漂为50KHz),预热三十分钟后,本振频漂基本稳定,听上几个小时甚至一夜,涛声依旧,感官判断最多不超过1KHz失谐,听广播是没问题的。
2、其次担心,经四次变频后整机信噪比指标会否严重恶化,这个顾虑目前也打消了,二极管平衡混频器在这里表现得很好,加上电视高频头A波段7.5dB的噪声系数,只有在接收极微弱的单边带信号时才对听感上有所影响,对于广播信号来说就微乎其微了(从录音能感受到,信号质量清澈如水),以后加上0-30MHz调谐高放后整机灵敏度和信噪比指标将有一个飞升。
3、最担心的是本振的相位噪声,正如你疑问的。本机破天荒的采用两级有源晶振做本振,加上电视高频头的一级本振,对于他们的phase noise表现,说心里话当时是没底的,这个指标也只有TDA5736规格书上给出的 “81dBc/Hz" 。phase noise最直观的就是用频谱仪观测本振频谱的纯度,没有频谱仪只有实践了,这个螃蟹到底是不是鸡肉味儿的?通过接收CW可以肯定它是鸡肉味的,而且嘎嘣脆!前面有一段多个CW混在一起的录音就是最好的检验,因为每个CW信号的音高不同,但都清澈可辨并不嘈杂失真,仅仅因为450KHz滤波器这道门太宽,让不同音高的CW同时跑了进来,合唱而不是独唱。
上面的解释不知是否清楚呢,手里没有仪器,无法定量测试,咱们随时交流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