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7-20 13: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g1trk 于 2014-7-20 13:28 编辑
汉江水 发表于 2014-7-20 12:06 
不是我理解错了,而是就有现成的例题,请问十几位专家用了几年时间搞的成果难道是错的吗?
您贴的这些内容没有错,您用反射阻抗+直流阻抗计算初级阻抗也没有错,错的这个计算是在没有考虑效率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出现偏差得出错误结论。
咱们刨除直流电阻等因素,用理想值计算,给您举个实例吧:
红灯711收音机的输出变压器,2800匝:84匝,匝比33.3。
按您不考虑效率的计算方法:
阻抗比=(2800/84)^2=1111.1,次级阻抗是4欧,则初级阻抗=1111*4=4444欧。
结论:这是个4.4K:4的变压器。
但这个计算结果错了,此变压器厂家标称阻抗是5.5K:4
正确的计算应该是:
阻抗比=(匝比)^2/效率=33.3^2/0.8=1389 ,初级阻抗=1389*4=5555欧。
计算值与厂家标称值一致,此变压器阻抗为5.5K:8。
按您的计算方法,不仅我的变压器“不合格”,还会有很大一批变压器都“不合格”。
代入效率值,您再算算我的变压器阻抗是多少?
您说的没错,仿真软件不能作为设计手段来用,但可以作为验证手段辅助设计。仿真截图是为了验证参数改变后的电路状态,电路设计在前,仿真验证在后。
电子管功放电路相对简单,仿真软件的辅助效果体现不明显。若换成相对复杂的数字电路,善用仿真软件对提高开发效率很有好处。前几年做过几个使用单片机的玩意,编程环境与仿真联调是必须的,开发过程若没有仿真软件辅助,简直苦不堪言甚至无法完成,当然用的不是multisi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