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7-19 20: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g1trk 于 2014-7-19 21:31 编辑
汉江水 发表于 2014-7-19 15:34 
不过对你第一次装机已经很好了。
不知你机的电路是自己设计还是拼凑的,电子管不失真功率与最 ...
这是做的第5台电子管功放,电路部分参考别人电路部分自己设计。倒相级和功率放大级其实大家都差不多,用的管子不一样,工作点重新算算而已。
失真1%时的功率即为最大功率,在此基础上再放宽25%,只能认为早期功放电路对失真指标要求不严。
这台机器,若将削顶的判断标准放宽点,波形还看的过去的情况下,8欧端输出最高可达17V(均方根值)左右,功率36W。若再按您说的75%换算,“最大”功率能算出48W,这应该符合大家说的了。但只是数据看上去高点,实质并没有变化,功率依然是23W。
推动信号本身可达60V以上波形依然良好,削顶来自功率管栅压的“牵位”效应。
FU7工作在AB1类,若只用倒相级直推,功率也就20多瓦,因为栅压在那摆着呢,若电路结构不变,四五十瓦的功率是放宽对失真的要求“算”出来的。
关于功率,除了实际装机测试、仿真验证,还做了纸面计算,结果均为20多瓦。您看看下面的纸面计算哪里有错。
栅压为零时的阳极电流即为最大推动信号时的阳极电流峰值,调试时短时间用小阻值电阻将FU7栅极接地,测得阳极电流为200mA多点。因为测试时机器静态电流设置为20mA,则最大输出时阳极电流动态峰值约为180mA左右,就按180mA算吧。
这个180mA电流通过初级半臂,初级半臂上的压降耦合到次级,形成输出信号的半周(推挽工作时形成全周信号),计算这个半周的平均电压,即可得到输出功率。
我的变压器P-P阻抗为6.6K,则B-P阻抗=1.65K
动态阳极电流在初级半臂上的压降(交流分量)=1.65*180=297V
整个变压器的变比=√6600/8=28.7
初级半臂对次级的变比=28.7/2=14.3
初级半臂感应到次级的电压=297/14.3=20.8V
20.8V为半周信号峰值,换算成全周均方根值=14.7V
在8欧负载上的功率=14.7^2/8=26.9W
如果计算没出错,长尾倒相级直推FU7的推挽机,最大输出功率就在27W左右!
我的机器加入阴随推动后,输出功率与计算值相当,27W。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度太高了,不由得让人怀疑大家说的50瓦功率水分太大。
计算使用的P-P阻抗为6.6K,与我的输出牛设计值相同,这也从侧面证明,输出牛的阻抗没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