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L.D.XIONG

一个奇异的矿机线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7 06: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早晨的实验结果……

还是和梁先生在顶楼发布的图一样的接法,线圈是28×0.05线绕75圈(可以在直径20mm的磁棒上自由移动直到移出磁棒的范围),RFC电感从8.6~19.8mH可调。

天线是从三楼窗户朝下扔下去的约5m长电话线,地线接在楼房供电的地线上(接地可靠)。

前两天都因为强大的干扰无法获得有效的电台信号,今天一大早就用个中波收音机插上耳塞在屋里屋外查找噪声源。找来找去发现主要的干扰来自两台PC的开关电源,将之一一切断,电磁环境立即变得大好!虽然,靠近楼道处还有一个从一楼到6楼的塑料电线管里面还有相当强的干扰,但由于没有直接从电源窜进来,干扰已经小很多了。整个中波段只有600kHz附近还有一处较强干扰,但那只能影响一个本地的生活广播603kHz了。

先不说判断,只看结果……
用常规的并联谐振不接入RFC,除了603和1395之外,本地的7个电台有5个可以收到,但要将磁棒上的线圈移动后方能覆盖,否则顾了高端就丢掉低端。用万用表50uA档直接测量短路输出电流约2~3uA,用坛中前辈赠送的美国耳机(10k阻抗)收听可以清晰听清节目内容,谈不上响亮;
再用梁先生发明的串联谐振调谐RFC并联电路实验,除了谐振点和并联谐振时有不同(可以移动磁棒线圈和将双连两连并用来补偿)外,接收电台数和最大信号值相同,看不出差别。
这个实验开始之前,我用一台DE1122收音机对长波、中波和短波低频段进行了扫描,应该没有任何强大信号进入本次实验。

希望各位提供各自的分析,谢谢。
发表于 2008-7-17 09: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光说不练 于 2008-7-17 06:33 发表
还是和梁先生在顶楼发布的图一样的接法,线圈是28×0.05线绕75圈(可以在直径20mm的磁棒上自由移动直到移出磁棒的范围),RFC电感从8.6~19.8mH可调。

天线是从三楼窗户朝下扔下去的约5m长电话线,地线接在楼房供电 ...


您的进一步实验在查找干扰信号源方面已经有了明显的成绩、如果不是那种扔下去的垂线做天线、而是远离墙壁的天线、那么电台信号进入两位数的微安级、恐怕没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10: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hbfydz.com/zlxz.html
济南兄这里有一个TINAPRO5.5中文版的绘电路软件很好用!
     
发表于 2008-7-17 10: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木有找到…………在那个页面里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10: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光说不练 于 2008-7-17 10:11 发表
木有找到…………在那个页面里呢?

在资料下载第一表格中直数第四行的第四实用小程序。
     
发表于 2008-7-17 10: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到了,正在当……
     
发表于 2008-7-17 10: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是DEMO版,估计不能打印。
     
发表于 2008-7-17 10: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6# 的帖子

济南,我认为你的分析,是基于元件都是理想元件而建立的,这个分析没问题,但是在分析当前矿石机这种情形下,有必要把模型更深入化才好.

我个人觉得,因为可变电容的Q值远远高于电感的Q值,倘若将负载接在电感两端,电感Q值下降,全电路Q值随着下降.若加在电容两端,电容Q下降,但是电容的Q实在太大了,就算加上负载,Q仍然大,全电路Q值下降不多,所以,依照理想电路来考虑的话,负载加在电感和电容上都是一样的,但对于实际电路,应该还是有所区别,

对于那个8mH,我个人的看法,电抗越高越好,同时直流电阻越小越好.

个人看法,请拍砖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7-17 10: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兄:不能打印也不能保存,这些选项都是灰色的。是否有其它技巧?若有请指教……
发表于 2008-7-17 11: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ike 于 2008-7-17 10:32 发表
回复 136# 的帖子济南,我认为你的分析,是基于元件都是理想元件而建立的,这个分析没问题,但是在分析当前矿石机这种情形下,有必要把模型更深入化才好.

我个人觉得,因为可变电容的Q值远远高于电感的Q值,倘若将负载接在电感两端,电感Q值下降,全电路Q值随着下降.若加在电容两端,电容Q下降,但是电容的Q实在太大了,就算加上负载,Q仍然大,全电路Q值下降不多,所以,依照理想电路来考虑的话,负载加在电感和电容上都是一样的,但对于实际电路,应该还是有所区别,

对于那个8mH,我个人的看法,电抗越高越好,同时直流电阻越小越好.个人看法,请拍砖  



完全赞同你的说法。

    所以我在叙述里几次前缀是“在理论上说........”如何如何、的确就是利用前人归纳的理论精华、学着进行所谓理想化的分析。

     实际上线圈存在直流电阻、分布电容、介质损、临近效应、集肤效应等等、当然还有其他的阻力和损失。阻抗、电抗一说不是已经包涵了以上方面的其中某些阻力的影响了?

    理想化的分析、如果暂时不牵扯那些次要的影响力、为的是就我这表述问题的本事、或许容易说的明白些、否则牵扯多了、怕复杂化了。

    另外、前几天建议也试试在线圈最大XL两端取出最大EL(小写的l容易误解,故使用L)的时候、也是说明了我建议的目的是:为了看看是否还存在检波器的“最佳接入点”并非评论孰优孰劣。

    因为、楼主在Xc取出最大Ec的那个回路里、是没有“最佳接入点”可选择的、只有C的热端、冷端即公共接地、那两个冷热端、在与检波器和负载组成机内的回路。
发表于 2008-7-17 11: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D.XIONG 于 2008-7-17 10:17 发表

在资料下载第一表格中直数第四行的第四实用小程序。


版主都替我说了、我就先谢谢吧。
     
发表于 2008-7-17 11: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容也可以加抽头的阿,谁说不可以
QQ截图未命名.jpg
发表于 2008-7-17 11: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楼主那是高质量的空气可变电容器啊、高Q的啊、再说要找最佳接入点也该是在那可变电容器的定片里找啊。

你加入的那些固定电容器、会不会接入了不必要的损耗呢?再说那仅仅是个分压电路、要是寻找最佳接入点、那得搞多少个串联电容器的分压电路呢?

还有、这接入的串联电容器、是不是影响了可变电容器的调谐能力和范围?

当然、也不妨试试、譬如在一定的分压比情况下、譬如搞几个类似于线圈抽头分压比的、那种比例的串联电容器分压电路、试试?

譬如来俩可变电容器的串联、可以不断的变换分压比.....?

就怕影响人家C的精确调谐啊。

[ 本帖最后由 济南 于 2008-7-17 11:55 编辑 ]
     
发表于 2008-7-17 12: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不想改抽头,就改二极管和负载的阻抗吧
发表于 2008-7-17 12: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条件的、不妨把那个“C”的单连、改作两个560P或者1000P可变电容器的串联、再与线圈组成串联谐振、有规律的调节那俩可变电容器、在谐振的条件下、改变分压比做“抽头”试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4-6-8 15: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