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6-21 08: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经多次组装过中频放大器电路,也曾经多次遇到过中放级的自激。如果是成熟的印板设计,那么当遇到中放自激时,对于单管组成的中放,增加中和电容并进行适当调试其容量,是个解决中放自激的好办法,有时在中频变压器两端并联一只适当的电阻也能消除自激,有时加入适当的负反馈(如在中放管发射极串联一只小阻值电阻)更能使中放稳定工作。当然有时解决中放自激只需要把某只中频变压器的绕组调换就可以解决问题。总之,自激是经常会发生的事,解决起来也不难。可这次,诸多办法好象是都不灵,只有一个办法,也就是把某级的放大能力减为零才可以消除自激。这哪成?从根本上来说,楼上的朋友说得对,这两级中放的增益过大,已经处于自激的边缘,不知什么扰动都可以引起自激。这次制作的本振级,其输送到混频管发射极上的电压幅度很大,有150--200mV以上的峰峰值,并且更为严重的是其幅度的起伏十分明显,含有基波和二次谐波成份并且这些成份也较大,这时造成中放自激的基本原因。串联了一只1K的电阻,衰减输送到混频管发射极上的本振信号,此时这信号幅度大约在50mV峰峰,同时幅度起伏也基本上没有了。至于减小末中放与检波级的耦合电容的值,其目的只是在低放输出幅度足够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噪声的输出幅度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