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求知无足

一台玩具:幅度键控发射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11: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shiuyipyuen 发表于 2013-6-20 10:57
可能你没看到本区专于实验电路和发明电路的专家yngz实验复合管中放的实验文章.

这复合管中放一级只差一 ...

yngz朋友有许多新思路,勤动手勤动脑。但其设计的电路也有许多是只存在于想象中的,如果用于实际则尚缺乏实验数据的支持。或者是,他的技术能做到而别的人则不易做得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11: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正象朋友所说的一样,目前这两级中放,存在的问题是极易自激。增加个示波器探头就能引起自激,一段导线稍长些,就是用了屏蔽线也能引起自激。甚至动动检波部分的电路,也能引起自激。在正常不自激时,用扫频仪扫了一下,输出信号衰减80dB,输出幅度(在B6新增加的次级绕组两端)稳定在峰峰2V左右。两个谐振峰十分明显,其中一个是镜像。想照像,结果一开相机,直接就自动关机,上次刚买的新电池,又不能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21: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晚上,彻底解决自激问题。主要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减小B6与检波之间的电容。这个电容,用两段单股带皮导线绞合而成。是热机试验中绞合,直到检波输出最大,又不自激时停止绞合,剪掉多余导线,焊入电容。二是在本振与混频之间的耦合电容上,串联一只1K的电阻,减小本振电压幅度。采取了这两个措施,自激没有了。也充分体会到了两级共射-共基中放电路的增益效果了,两个字:真棒!


幅度键控接收机电路原理图.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1 07: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求知无足 发表于 2013-6-20 21:46
今天晚上,彻底解决自激问题。主要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减小B6与检波之间的电容。这个电容,用两段单股带皮 ...

三个七朋友真是电路孔明.现在情况印证了119#最后两句话 精彩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08: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经多次组装过中频放大器电路,也曾经多次遇到过中放级的自激。如果是成熟的印板设计,那么当遇到中放自激时,对于单管组成的中放,增加中和电容并进行适当调试其容量,是个解决中放自激的好办法,有时在中频变压器两端并联一只适当的电阻也能消除自激,有时加入适当的负反馈(如在中放管发射极串联一只小阻值电阻)更能使中放稳定工作。当然有时解决中放自激只需要把某只中频变压器的绕组调换就可以解决问题。总之,自激是经常会发生的事,解决起来也不难。可这次,诸多办法好象是都不灵,只有一个办法,也就是把某级的放大能力减为零才可以消除自激。这哪成?从根本上来说,楼上的朋友说得对,这两级中放的增益过大,已经处于自激的边缘,不知什么扰动都可以引起自激。这次制作的本振级,其输送到混频管发射极上的电压幅度很大,有150--200mV以上的峰峰值,并且更为严重的是其幅度的起伏十分明显,含有基波和二次谐波成份并且这些成份也较大,这时造成中放自激的基本原因。串联了一只1K的电阻,衰减输送到混频管发射极上的本振信号,此时这信号幅度大约在50mV峰峰,同时幅度起伏也基本上没有了。至于减小末中放与检波级的耦合电容的值,其目的只是在低放输出幅度足够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噪声的输出幅度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08: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为解决中放自激,我听从坛友的建议,在末中放的B6加绕了一个16T的绕组。试验中,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事情:把这个绕组的两端都接入电路,也就是绕组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入检波电路,这时,低放输出信号十分微小,在有中频信号与没有中频信号时,低放的输出差别几乎一样,从静态时的0.5V到有信号时的不到1V(直流),这种情况是不行的,费这么大的劲,又是高放又是中放的,现在到了检波,几乎没办法输出有用的信号了。可当把这个绕组的的接地端焊下时,低频信号幅度输出猛增到5V以上,差值出来了5V-0.5V=4.5V,太棒了。此时,这个次级绕组,不过相当于一只与初级绕组之间的一个耦合电容罢了。一个绕组的一端悬空,一端接入电路,看上去有点怪怪的,有点回到再生电路的感觉。所以,返过头到,就想到了直接从B6的初级,用两段绞合线的方法形成一只容量合适的电容,与检波级相连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08: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调试中放级,真的是费了不少的心思,总算是还有点点儿收获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1 09: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减小对检波器的耦合度来消除自激的方法我觉得只是使末级电路失谐,如果你调整末级中周,很快又会自激。自激主要是前后级中周之间的微弱磁耦合造成的。虽然中周有屏蔽罩,但毕竟不是屏蔽得密不透风,多少还是会有所泄漏。共射共基电路只是阻断了电路固有的反馈,但不能解决中周间微弱的磁耦合的问题。通过加大前后级中周的距离也难以奏效,我曾把前后级中周增加到20厘米以上,还是避免不了自激。因此在一定的屏蔽条件下,中放所能达到的稳定增益是有限的,一级中放如果阻抗匹配理想就有可能超过这个限度,实际的电路还需要通过阻抗失配的手段才能让中放稳定工作。阻抗失配的有效手段是减小集电极负载中的中周的接入系数。你这个电路末级中周是全部接入,虽然共射共基极的输出阻抗很高,全部接入从阻抗匹配上是合理的,但产生的增益太大,就是单级也是很容易自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0: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yngz 发表于 2013-6-21 09:40
通过减小对检波器的耦合度来消除自激的方法我觉得只是使末级电路失谐,如果你调整末级中周,很快又会自激。 ...

谢朋友!
这个中放电路,是由两级共射-共基级联放大器组成了,并且没有AGC,其增益始终处于最大,只是当信号幅度高到一定程度时会自动限幅,使输出不能再增大。这样的特点,就为自激埋下了祸根,真的稍不留神,就会产生自激。至于那只检波与末中放B6之间的耦合电容的大小,从理论上来说,电容越大,信号的导通角会越小,检波对前级的影响会越小。可实践中也发现这只电容大了真的会引起自激。原因,我分析,还是由于两级中放的增益过大造成的。这只电容大,检波级与中放级的杂散耦合会更大,残余中频信号就会更多的反馈到前级而造成自激。这只电容小,就会减小检波与中放之间的杂散耦合,残余中频信号反馈到前级的就会小些,因此就不自激了。说到底,还是两级中放增益设计过高而导致的自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1 10: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求知无足 发表于 2013-6-21 10:03
谢朋友!
这个中放电路,是由两级共射-共基级联放大器组成了,并且没有AGC,其增益始终处于最大,只是当 ...

我建议你再统调一下,看看有没有自激点。有时自激消失只是失谐的表现。当然了,有时也没有必要统调在一点上,因为带宽会变得过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1 13: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iuyipyuen 于 2013-6-21 13:30 编辑
求知无足 发表于 2013-6-21 10:03
谢朋友!
这个中放电路,是由两级共射-共基级联放大器组成了,并且没有AGC,其增益始终处于最大,只是当 ...


现在找眼镜才看了零件数值.之前由于没戴眼镜.对不起误人时间

一;检波后两n型虑波C23. C24 电容改0.01和6800PF.这是关键之关键.原图这数值是虑不去465的.这我作了大量测试〔只不过是在一九六三年做的

二先行取消C14.C19.不起振后再从小数值渐加回一点点容量.但不要加到临振点.这两电容应配合发射机而确定数值.不应单独调整.太化时间和精力了

很对不起

还有问题;这接收机应不是接收声音.低频部最后输出应接继电器或开关管.怎么会以电容输出音频呢?是否有那种航模共振继电器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5: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shiuyipyuen 发表于 2013-6-21 13:21
现在找眼镜才看了零件数值.之前由于没戴眼镜.对不起误人时间

一;检波后两n型虑波C23. C24 电容改0.0 ...


朋友太客气!没有什么对起对不起的,讨论一个问题,亮明自己的观点,这本身就是很好的风气,值得称道。
朋友你是元老级的,六三年就认真研究了检波后的滤波电容对中频频率的滤除效果实验,这值得我好好学习一大阵子的。想我六三年时,才刚上小学,连一点点的无线电知识都没有呢。
向你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5: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shiuyipyuen 发表于 2013-6-21 13:21
现在找眼镜才看了零件数值.之前由于没戴眼镜.对不起误人时间

一;检波后两n型虑波C23. C24 电容改0.0 ...

这机的输出,是脉冲波。所以,可以用容量较大的电解电容作为输出。当然,如果后级的解码电路的输入端的电平允许时,也可以取消这只电容。但有这只电容最好,可以阻断直流对后级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5: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C14C19,它们是两级中频放大器前管的发射极电阻的旁路电容。我曾经有专贴,做过一次AGC的控制作作用的实验。当时,如果把中放管的发射极电阻的旁路电容去掉,虽然还是有一定的增益的,即中放的增益不会消失,但衰减的确实很厉害。一个25dB的中频放大器,如果去掉这只旁路电容,其增益会锐减到只有几分贝。我还用一只场效应管的通道电阻,串联到这只电容的通路中,用控制栅极电压的方法,进行了AGC实验,证明,在完全不改变中放管的直流工作点的前提下,也能的效进行增益控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5: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AGC实验,也是用的共发共基级联电路。实验证明,C14C19是必须要的。如果要手动控制增益,把那只发射极电阻用电阻值合适的电位器,其中点就接旁路电容。这个控制增益的办法,特有效,可以作为手动增益控制用。当然,这个办法用来消除自激,也是十分有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4 22: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