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5-4-11 10: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一张自偏与固偏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中的波是指输出波。
看了下面的示意图后再想想有没有必要把二种电路区分开(因有些坛友认为同是甲类就不要分了)。
示意图
图的说明
一、上部分是自偏电路的设定与工作原理。
功率管的栅极是地,工作时受栅地和阴压的限制,正常工作(交流)电流只能在限制区域内运作。工作的中点在1/2电流处。
由于栅地属于硬限制,绝不能突破。但阴压属于软限制,可有少量突破。所以在额定功率和失真下,工作电流也会上升一点。如300B到8W约有几mA的升幅(可能有5mA左右的升幅),因此,有些老烧说300B只有6W功率是有道理的,当超过6W左右就会有电流上升现象。在实测和仿真上都能证实电流略有上升的现象。
二、下部分是固偏电路的设定与工作原理。
功率管的阴极是地,是硬限制。栅极电压无限制,仅受0电流限制(但不可能用到0电流),因此固偏电路仅受屏阴电压限制。
1、工作中点不在设定电流的1/2处,而是在设定电流向下一点,向下多少与浅偏和深偏有关。假如设定电流为65mA,浅偏的工作点在55mA处,深偏的就在60mA处。
2、图中分上下二个区,下部是甲类区,在设定电流内(是功率转换的低效区),上部是乙类区,在设定电流外(是功率转换的高效区),所以能超出自偏甲类的效率。
3、由于乙类区在高电流区,输出电流越高,管子栅极的推动电流也是越大,所以推动信号的推动力要强。常用的阻容耦合结构推动力较弱,因推力不足而出现圆顶性谐波失真,用有源跟踪的推动力强而且失真小。
4、自偏与固偏在音色上肯定有一定区分,也不能说那一个好与不好,属于风格性差异,但功率肯定固偏的大。
5、在制作上自偏的容易,固偏的就难一点。
上述不对和不到的地方请坛友们纠正和补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