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10-22 02: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瞬态失真与频率有关,引发的机理是一个萃发的信号进来,由于环路反馈回路的电容(结电容,分布电容等)充放电需要时间(这个电容很小),导致这个反馈回路瞬间是失效的,就是瞬间开环,在一定深度的负反馈的线路里,这个信号因为没有负反馈导致了过载削顶,导致声音恶化。
那么会有两种情况:
1,在带有输出牛的胆机里,因为牛的带宽限制,而引起瞬态失真的猝发的信号频率较高,导致被衰减很厉害,没法引发瞬态失真,我记得我看过一篇文章,大部分胆机在20Khz就开始衰减,是不存在瞬态失真的。
2,就是比较浅的环路反馈,或者推崇的无反馈的线路,瞬态失真自然也很小或者不存在。
3,现代那些带宽超过1M的晶体管,因为带宽足够,也不存在瞬态失真。
综上,我一直认为,最少在胆机,瞬态失真是不值得重点关注的,除非你的输出牛有几百K的带宽。
至于因为输出牛的相移导致的反馈回路的不精确补偿,那个不属于瞬态失真范畴。这个只会导致在极低频或者高频段(输出牛相移最大就是低频以及高频端),由于相移导致反馈深度变浅甚至消失,甚至变成正反馈,然后引发失真剧烈增加,或者自激。
ps,胆机比较难加深度反馈的原因,主要原因就是变压器的相移几乎没法解决。深了,虽然中频测试不错,但高低端都劣化严重,甚至带外自激然而你不知道。
此外,胆机放大倍数可以很高,一个高跨导的五极管结成共阴,随便就几百倍放大。
再Ps, 我认为真正的高手是,能给胆机加很深的反馈,但不导致高低频劣化,也不会自激,带外频响也平整。 而采用无反馈的方法,是无奈之举,毕竟怎么都失真较大。
再再Ps,本人做过的推挽胆机(RS1003),最深的反馈深度是-24db,此时THD+N小到0.002%,除去N应该就是小于0.001% ,阻尼系数达到16,得益于良好的线路设计和制作工艺,以及非常优秀的输出牛,频响从8-35khz全平,之后缓缓下降,75K -3db。 方波表现为没振铃,仅仅前沿的角略微有点圆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