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9-2 10: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怕前辈耻笑,学习绕牛我是很随便的,因为没有理论基础支撑,所以只能象老邓说的“摸着石头过河”了。对于兔式牛我也不是全盘照搬,只是采用了其初级並联的方式,因为以前从不知道牛初级还能並联绕,因此凭自身的胆机认知,放开手脚,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反正试验,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初生牛犊不怕虎”,见笑了!具体不同在以下几个方面:1.矽钢片规格,2.初级匝数,3.初次层数,4.用线粗细。说到特点我只感觉到:在机时,通过R,L声道的瞬间切换,凭耳朵听,在不影响高低端频响的情况之下,通过对比听不同初级匝数的牛,可以轻松地将人声(中频吧)锁定到自己认为好听的最佳位置。
在这一实验过程中,不解的是,虽然初级匝数较少,但低音的量很充裕,就我DIY的6.5寸二分频箱来说已经很满意了。当初试绕确认后,开始买线正式开绕,初级是2700匝,结果觉得低音太猛了,后又绕了一对2400匝的才觉得颇满意,再后来又想绕一对2100匝的,结果漆包线不够作罢。下面图就是下岗的2700匝,辛辛苦苦,认认真真绕的舍不得拆了。
以上仅仅是个人的观点,并不说明正确,路过的客官,勿喜莫喷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