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9-25 00: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upeter 于 2018-9-25 00:16 编辑
这个问题当然考虑到了,接三的时候,抑制栅依然保持接阴极,而不是接屏极,就没事了。
一般5极管接三,抑制栅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原本就内部接阴极的,那没办法动。所以大部分情形,帘栅极接屏极就算是接三了。另外一种是抑制栅独立的,接三时,可以考虑接阴极或者接屏极两种方式,类似FU50等管子。
无论接阴极还是接屏极,性能上的差别都不是太大。6P9P的手册上只说是接三的图,没有具体连接图。也许龙壕手边的资料比较全,烦请指教。
我的看法是按照惯常做法应该接阴极比较好,一方面是针对这个管子有外壳的带电安全性问题,另外一方面考虑到G3的栅耗问题。
我知道标准接法G3是要接阴极,不存在栅流的,一旦接到屏极上带上高压正电位,一定会产生一定的栅流,也就是说G3要消耗一定的功率。它不像帘栅极,本身要考虑帘栅耗的问题,在结构上要采取一定的散热措施,i仔细观察G3没有特意制作散热结构,加上手册也没有给出具体的栅耗,G3接屏极会不会长期安全地工作要打个疑问,也许我有些多虑了。所以,既然G3可以接屏极,也可以接阴极,我们有啥理由非得把G3接屏极去自找不自在呢?
如果真有资料表明手册这张三接的图确实是G3接屏极测绘而来的,在与G3接阴极的图差不多的情况下,我觉得依然保持接阴极比较好,大不了根据后者适当调整。 |
|